认知语义学_语义学论文

认知语义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学论文,认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2)02-0058-05

一、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一场革命

20世纪前60年语言学研究主要是结构主义倾向,50年代开始从描写(语言是什么、怎么样)转向解释(语言为什么会这样)。TG学派在解释方向上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一反昔日仅对语言加以描写的研究方法,从而形成了语言学界的一场革命。但从结构主义到生成学派,都是从语言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的:索绪尔强调语言的内指性、系统性;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自治的,具有生成性。TG学派与认知语言学派都研究心智,认为语言和认知存在于人们的头脑里,但对于心智的来源、表征的方法、研究的内容、得出的结论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根本的分歧。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的内部,而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来源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认知语言学与TG语言学在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自足性、客观性、生成/概括的优先性、普遍性、形式/功能观等很多基本假设上存在很多对立。因此,如果说生成学派是对描写学派的一次革命,则认知语言学则又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一场革命。笔者去年7 月有幸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访问世界著名认知语言学家雷可夫(Lakoff)教授。在交谈时他说:We are the counter-revolutionaries to the Chomskyan revolution。认知观为语言研究带来了方法上的更新,近年来发展迅猛,越来越得到普遍承认,形成了结构主义学派和生成学派渐渐让位于认知语言学派的总趋势。

认知语言学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认为语言的发展是以最初的认知为基础的,同时语言的发展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可见语言与认知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年有本新书Linguisitcs:An Introduction《语言学导论》,作者开宗明义指出:语言学的主要方向应该将语言作为一个认知系统来进行研究。著名学者威诺格雷德(Winograd)有本专著就叫《作为认知过程的语言》(Language as a Cognitive Process)。很多语言学家预言:21 世纪将是认知语言学的世纪。

二、认知语义学概述

认知语言学主要是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其哲学基础为体验哲学(the embodied philosophy,the philosophy in the flesh,笔者将另文论述),着重从认知角度来深入探讨人类的思维,语言与身体经验、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种种辩证关系,研究语言与认知模式、知识结构,与神经系统、心理、生物基础等之间的关系。因此,要能够将这些关系论述清楚,就必须将语义研究置于核心地位,因而从认知角度研究语义就产生了认知语义学,而且成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很多认知语言学家都对其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如:杰肯道夫(Jackendoff)于1983年出版了Semantics and Cognition,Lakoff于1988年发表了“Cognitive Semantics”论文,他(1987,1999)在“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1]和“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与Johnson合著)[2],这两本专著都有专门章节论述认知语义学。法国认知语言学家拉斯提埃尔(Rastier,1991)出版了《语义学与认知研究》,Langacker、 Johnson、Givón、Taylor、Geeraerts、Fauconnier等著名学者对认知语义学也有很多重要的论述。据Lakoff教授去年对笔者所作的介绍,Jackendoff教授将很快出版一本1000多页的《认知语义学》专著。

Lakoff & Johnson(1999:497 )认为:认知语义学主要研究人类的概念系统、意义和推理,简而言之,研究人类的推理。认知语义学是描写概念结构,而概念结构又是认知过程的产物,认知又是与人类的心理经验、认知模型、知识结构等密切相关的,这就构成了认知语义学研究基础。他们充分强调人类的经验能力和认知能力,认为没有独立于认知以外的语义,也没有独立于人类认知以外的客观真理。他们坚决反对客观主义的真值对应论、真值条件语义论,认为语义是一种心理现象,语义的形成与人类概念的形成同时并举。

在西方文化及哲学中,客观主义从前苏格拉底时代一直到今天,始终占统治地位。该理论认为:范畴及其特征和关系是客观现实中就存在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人类的心智、意义仅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是对自然的客观映射,可正确地推理出外部世界的范畴和逻辑;意义是客观的、形式的,排除了所有主观因素,意义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思维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心智可像计算机一样对符号进行运作;符号是通过与外界事物对应而获得意义的,它具有独立于有机体的特性;思维具有原子特征,即可被分解为简单的“建造构块”,并可结合成复合体,根据规则运作。在这种思想下就必然会产生这样的观点:语言符号与它们所指的客观范畴密切相关,如此语言符号才有意义。这就产生了研究语义的一种特殊方法:客观主义语义学,主要包括真值对应论和真值条件论。

客观主义者在对语义用外延法研究时,注重描述话语与环境是如何匹配的?一些语义学家运用了“真值对应论”或叫“真实论”,真值在于符号与事态之间的对应,话语与情景相匹配或相对应则为真,否则为假。真值对应论始于弗雷格,他认为所有的意义和思维是与身体分离的,是形式的。另一种理论就是“真值条件论”。他们认为语言惯常赋予每句一客观意义,决定了该句的客观真值条件。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能够确定所述话语的真值条件,即使语句成真的条件。

这两种学派都采用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因此客观主义语义学又常被叫作形式语义学,但在传统上一般将真值条件语义学称为形式语义学(注:Saeed(1997:268)将形式语义学定义为:以外延论为语义观,将逻辑学运用于语义分析的理论学派的总称,包括:真值条件语义学、模态论语义学、蒙塔古语义学。形式语义学有时亦被称为逻辑语义学(Logical Semantics)。), 这是在认知语义学之前语义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两者都以外延论为基础,本质上属于客观主义,在语义描写时避免受心理因素的干扰,并认为语义与任何种类的概念形成和认知处理过程无关。

客观主义是构成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基础,与其针锋相对的是体验哲学和互动论,构成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基础。客观主义语义论者没认识到人在产生真值意念时所起的作用,人们对一句话成真的条件与人的心智和概念化密切相关。他们否定主观认知在形成语义时的任何作用,意义被认为是与我们的体验、想象和感觉没有任何关系。在弗雷格(Frege)的影响下,英美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哲学和自然语言哲学)被定义为对所谓普遍的、脱离身体的系统意义、命题、功能进行形式和逻辑分析。词有客观的sense,能在世界中找到reference。meaning就被视为词和所指物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哲学观的影响下,哲学主要关心:分析脱离身体的意义、指称、真值条件和由命题构成的知识。可是Frege的语言哲学思想并不能解释自然语言中的大部分情况。

在客观主义语义学中,形式语言中表达式的意义可被概念化成表达式和集论模型中成员的关系。世界状态中的真理被概念化为“满足”世界状态的模型,“满足”被定义为集合的成员。一旦世界被概念化为集论模型,就可通过形式语义学使用集论来描述形式符号的意义。关于世界状态的集理论模型被处理成好像就是世界本身,模型的抽象数学实体就描写了客观现实的特征。

Lakoff & Johnson坚决反对客观主义者用形式主义的方式来描写语义,也坚决反对语义成分分析法,认为语义与人类的知识密切相关,主张百科式语义分析方法,用几个语义成分就想将一个词的词义说清楚是不可能的(详见第三节第3点)。同时,语义具有动态性、可变性、 不确定性等特征,这是因为人类在认知客观外界进行类属划分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人类在认知世界和进行范畴划分时必须遵循“经济原则”,这种认知经济原则和语言经济原则必然要导致范畴语义的模糊性和词语语义的模糊性。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语言符号在语音、词形、句法结构等方面与其所表达的意义存在象似性,主张唯实论,反对唯名论和任意说。象似性理论是对索绪尔的语言任意说的一个最大挑战,也是一个有力的补充。隐喻认知理论、意象图式理论、认知域、激活理论等都是认知语义学研究中的新内容,具有传统观点所不及的解释力。

三、认知语义学的主要观点

1.经验观 认知语义学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语义是基于经验感知的,正如Lakoff & Johnson(1997:497)所说: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我们完全可以想像,我们的祖先是从认识空间和自己开始认识世界的,因此空间概念和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若干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它们成为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是人类最重要的隐喻源,如:山头、山腰、山脚。因此祖先的思维具有一种“体认”的特征,常常把人和人的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古希腊哲学家普塔哥拉斯(Protagoras)有一著名格言:人是万物的尺度(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了概念和范畴,语义与概念、范畴同时形成。在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认知和概念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靠认知结构和范畴知识,就无法接近现实,因此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而用特殊的、一贯的方法来感知客体、人、空间、时间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认知结构和感知机制是密切相联的,这就与传统的真值对应论针锋相对。我国古人认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就反映了我们的祖先认识和描写事物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戴浩一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可用人类的基本感知能力,尤其是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感知能力来解释汉语的语法结构。[3]

2.概念观 语义等同于概念化、心智结构、象征结构。认知语义学家明确地把语义形成的过程等同于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形成的过程,概念化过程又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过程。概念是概念化的结果,因此语义实际上也就等于概念。Jackendoff主张概念和语义合而为一。(注:亦有学者不同意在语义和概念之间划等号,如Frawley(1992)就认为,概念和意义并非同构。如“死”与“活”两概念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楚,但两者语义的界限是清楚的。甚至词语half-dead 所表示的语义仍可作“活”的语义范畴。程琪龙(1997)同意Frawley的观点,认为:概念可比语义精细,而语义是概念的抽象。)戴浩一指出:表层句法结构直接表示语义结构,而语义结构又等于概念结构。

概念的形成主要是以人类对客观世界类属划分为基础的。各民族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类属划分,既与事物本身的特性有关,也与各民族的认知、实际交际需要等因素有关。不同的民族对同样的客观世界有不同的认知途径和划分范畴的方法,例如颜色场、亲属场等等。盖顿福斯(Gardenfors)也持同样的观点,他指出:认知语义学的主要口号就是:语义在头脑里。[4](P21)因此他认为语义等于心智结构,即认知结构。语义学就研究语言表达如何被映射到心智实体上。兰格克(Langacker)[5]认为语义等于象征结构,语言中只有三类单位:语义单位、语音单位、象征单位。语义单位和语音单位构成象征单位(具有双极性Bipolar),象征单位的组合构成象征结构, 象征结构就是意义。

3.百科观 坚持百科式的语义分析方法。既然语义基于人的经验感知,等于概念化、等于心智结构,它就不完全取决于客观世界,主要是一种心理现象,用客观主义的研究方法是行不通的。语义是先于真值的,因此认知语义学家否定用真值条件来解释语义,也反对用成分分析法来认识语义,而主张语义是与人类的知识密切相关,应该运用百科式语义分析方法。Langacker(1987)认为,“意义不等于真值条件, 但等于认知的操作”。因此,语义是根植于语言使用者和接受者的百科知识体系之中,也就不能在语言系统内部的横组合和纵聚合关系中求得解释,而只有在其它认知结构中才能被理解,这就得依赖人类的知识系统。因此语义就与人们的主观认识、背景知识、社会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如说到car, 人们一般不会想到通过成分分析法获得的语义特征:无生命、具体物、会移动,而更多地会想到:有轮子、方向盘、座位,有发动机驱动、油门、刹车,舒服、速度快,甚至还会包括社会地位等。这些都是人们基于自己的经验而获得的对事物的印象,是有关该事物的百科性的知识,它们就形成了该事物的意义。

认知语义学家认为把自然语言分析成人工的“语义成分(CA)”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也是不可行的。这种静态的分析方法,忽略语言运用的环境、社会文化信仰,在语言实际交流中有很多局限性。他们主张用原型范畴理论来描述人类的基本概念结构,并认为语义具有动态性、可变性、不确定性等特征,这是因为人类在认知客观外界进行类属划分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如成分分析以及后来Katz & Fodor的分解语义学将bachelor分析为:male,adult,-marriage,但从对该词的知识和语义角度来说,仅有这样几个特征分析是很不全面的,它还应包括很多其它语义属性,例如:异性结婚、一夫一妻、人要结婚、养家糊口、离婚、独身等知识。Bachelor正是由这些认知模型形成的概念范畴,远不是原来那些语义特征所能分析得了的。

可见,认知语义学十分重视人类语言的语义丰富性和语义理解对百科知识的依赖性,尝试从人类知识的角度建立更富心理现实性的语义学。从mother、father找出几个语义特征如parent,-male,male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Lakoff(1987)认为“母亲”的认知域应包括:(1)遗传模型;(2)生殖模型;(3)哺育模型;(4)谱系模型;(5)婚姻模型。这样人就可能有5种母亲。Taylor(1989)认为“父亲”的认知域应包括:(1)遗传模型;(2)责任模型;(3)权威模型;(4)谱系模型;(5)婚姻模型。这用传统的CA是无法解释的!还有很多学者对此法也持反对态度,如意大利符号学家Eco认为:语义分析问题不得不越出语言范围,而诉诸于文化语境。

4.原型观 一个范畴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形”概念,范畴划分就本质而言是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范畴是通过范畴成员之间的“家族相似性”(维特根斯坦)建立起来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Rosch、Labov、Lakoff等人对一些最基本概念(如:cup、bird、fruit、furniture、vegetable等)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原型(Prototype)”,从而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不能用一组充分必要条件特征来下定义。实体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好的、清楚的样本基础之上的,然后将其它实例与这样的样本进行对比,若它们在某些属性上具有相似性,就可归入同一范畴。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就是原型,(注:“原型”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范畴内的典型代表;二是指范畴的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象(schematic representation)。)它是非典型实例范畴化的参照点,这种根据与典型样本类比而得出的范畴就是原型范畴。

传统上我们将范畴视为一个“意义包(packet of meaning)”, 并给其一个符号,这样就可确定范畴的意义,意义就具有确定性、稳定性、静态性、绝对性、单一性、定位性(reside in one place)。 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可变性、动态性、相对性、多样性。

特纳(M.Turner)[6](P57 )认为:意义来自跨越一个以上心智空间的联结(connections across more than one mental space)。语义并不是概念容器中的存放物,而是有生命的、活跃的,具有动态性和分布性,意义不是限定在概念容器中的心理物品,而是投射、联结、将多个空间进行融合的复杂运算。他强调上下文对单个字词的作用,字词的意义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受它的上下文制约。语义不是由固定的一组特征构成的,也不是由语义网络的某个静态的部位来表征的,字词是从受到上下文影响的语义空间获得意义的。Eco 也认为词语的义素结构是非常不稳定的,所存的某种语义确定性是由语义环境暂时促成的。

5.意象图式观 认知模型主要是意象图式(而不是命题),最重要的语义结构是意象图式结构。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最早由Johnson于1987年提出,托而密(L.Talmy)于1988年重点分析了动力意象图式,后来很多认知语言学家,如Lakoff、Langacker、Sweetser、Brugman、Turner等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意象图式是初始的认知结构,形成概念范畴的基本途径,组织思维的重要形式,获得意义的主要方式。意象图式的扩展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而且当一个概念被影射到另一个概念时,意象图式在其间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我们通过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体经验(如感知环境、移动身体、发出动力、感受力量等)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然后我们就用这些基本意象图式来组织较为抽象的思维,从而逐步形成了我们的语义结构。因此意象图式对于我们研究人类的语义结构、概念系统、认知模型具有关键作用。Turner[6](P16)认为意象图式来自于感知和互动;Johnson和Lakoff都认为意象图式是在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认知结构,它是联系感觉与理性的一道桥梁,是先于语言的;Gardenfors[4](P23)认为大部分意象图式与肌肉运动的感觉经验密切联系。这几种说法是基本相同的,也与本节的第1点是相通的。

人类的理解和推理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意象图式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意象图式交织起来构成了经验网络,从而也就形成了语义网络。既然意象图式规定并制约了人类的理解和推理,那么语言中意义的形成就可以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加以描述和解析。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家的大量实证研究说明,利用意象图式及其隐喻的观念可以对语言中错综复杂的语义现象(尤其是多义现象)作出简单而同一的解释。Lakoff[1 ]认为意象图式之间存在着某些非常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促动了大量多义现象,他将之称为“意象图式的转换”,对辐射范畴关系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如He walked across the street(across 表示路径)与句子He lives across the street(across表示终点), 可知从路径到路径终点的图式转换就成为一个十分自然的语义引申原则。通过意象图式的转换来分析多义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6.隐喻观 隐喻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抽象性的语义主要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跨域隐喻而成。隐喻不仅仅是个语言现象,人类的思维就是建构在隐喻之上的,国内已有较多论述。

7.寓比观 Turner[4]提出了寓比(Parable)(注:Parable 一词较难翻译。英汉词典上的释义为:寓言、隐晦的比较、比喻。为区别metaphor,figure of speech,笔者暂将其译为:寓比(通过寓言式故事进行影射、比较)。)理论,包括:建构输入空间、普通空间、融合空间、影射等。意义不是限定在概念容器中的心理物品,而是投射、混合、联结、将多个空间进行融合的复杂运算。寓比是语言的起源,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输入空间(可为始源空间和目的空间);(2)输入空间中存在着共有的抽象结构;(3 )含有这种共有结构的普通空间;(4)由于共有结构而存在于输入空间中的对应连接;(5)从输入空间向融合空间的影射;(6)在融合空间中可产生突现的结构,并得到发展;(7)结构影射;(8)推理;(9)融合空间对输入空间的影响;(10)其它空间可向输入空间充实,充实是可变化的。

例如:house从传统的概念论来看,它是静止的、永恒的、稳定的、单一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我们虽然有“house”这个词, 但没有所谓的“房子”这个静止的概念,我们使用这个词时,需要建构、激活、连通、影射合适的空间、框架、认知模型的结构。其中有一个结构成为我们关于“house”的基本概念, 但事实上很多空间被激活了:遮挡风雨、房间、安全、理财投资、人工制品、装潢设计、居住场所、社交地点、分隔成不同空间、出租,等等。为某一特殊目的而使用house这个词时,将会包含从这些意义分布中进行恰当的选择。一个词在不同的使用中会激活不同的空间。

8.象似观 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语言符号在语音、词形、句法结构等方面与其所表达的意义存在象似性,国内外这方面已有大量论述,国际上召开了3次有关象似性的专题讨论会,已出版专著和论文集4本,论文若干。[7]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对此有不同见解,也属正常。 学术上有些问题确实需要全面思考:多视角地审视问题有利于看清事物的本质,全方位地观察事实有利于开阔视野,换位思考有利于摆脱一家之说的束缚,容纳多家学说有利于兼听则明。

9.认知模型与激活理论 明斯基(Minsky)于1975年提出了框架理论,菲尔默(Fillmore)于1982年提出了框架语义学,他们都认为:要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要把这个词放到有关框架中去理解。普特南(Putnam)于1975年提出:stereotype这一术语,将其定义为:an idealized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a normal case。大致相当于Minsky的a frame with default values。 计算机科学家尚克和埃布尔森(Schank & Abelson)于1977年提出了“脚本理论(Script)”,认为一个言语社团进行特定的活动时,会遵循按时间和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个标准化的、理想化的事件和状态系列,例如去饭馆吃饭、到医院看病等,都会涉及到一个常规活动格式。Lakoff提出了理想化的认知模型(简称ICM),包括命题模型、意向图式模型、隐喻模型、转喻模型,上述种种理论仅相当于Lakoff[1]的命题模型,因而ICM理论则可弥补它们的不足之处,可解释非客观主义的想象性现象(换喻、隐喻)和辐射结构范畴现象。这些理论都是传统语义成分分析法所解释不了的。

所谓ICM, 就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作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上的一种复杂完形结构。这种理想化认知模型是一种认知模型集,许多认知模型集合在一起就可形成一个认知模型集, 又叫集束模型(Clustermodels),它有时比单独的一个认知模型更为基础。我们是通过ICM 结构来组织知识的,范畴结构和原型效应是这种组织的结果,因此我们用ICM来描写范畴也是完全可行的。

人类认知模型中各类概念有层次之分,有基本认知模型(空间、时间、颜色、温度、感知、活动、情感等)和复杂认知模型,它们又可包含若干分支模型,从而组成了人类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是形成知识系统的基础。用认知模型分析和理解语义又与第3 点所述的观点是一致的。

迪斯(Deese)1965 年提出联想意义的理论:从互相联系的字词网络来考察语词的意义。认为一个字词的意义是由它所能引起的其它反应词(联想词)来决定的。例如:“蝴蝶”可引出“昆虫”、“翅膀”、“飞”、“蛾”等反应词,这些反应词表明与“蝴蝶”的联系,从而确定其意义。若两个字词有相同反应词的分布,它们就有相同的意义,如“蝴蝶”与“蛾”两个词的意义所涉及的认知域基本相同,因此这两个词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义的。联想理论还没有真正从神经和认知角度来阐述问题,而柯林斯和拉夫特斯(Collins & Loftus)于1975年提出的“扩散式激活(Spreading Activation)”理论,则是对联想理论的深化。他们认为:人类的心智是一个巨大而又强大的神经网络,当听到某词与神经网络中的词相似时,网络中的词就自动被激活,同时与其相邻近的认知域也被激活。此时,激活过程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逐步向外扩展。适合的词语得到了较多的激活,而不相关的词语则慢慢衰退,得到较多激活的词语就被选中。激活也是对某概念所受注意程度的度量。概念在认知过程中有些是高度激活的,是“显著的”,有些激活水平甚低,是不活跃的,居中是活跃的。激活是通过概念的局部联系播散开来的,认知操作只能在较活跃的概念之间建立联系。语言接受者对语义的理解,是激活相关认知域中有关知识结构的结果。同时认知语义学家批评了传统语义学的“语句义是由词义组合而成”的观点,认为语句义不是通过词义简单组合起来的,而是互相作用,激活相关认知域、知识框架,通过整合(Integration)而获得意义的。

认知语义学建立在对传统语义理论批判之上,强调基于身体的经验和想像,把注意力真正转向人类的推理,对隐喻、换喻、寓比、百科观、意象图式等的推理性研究,再也不是禁区了(客观主义语义学限制研究人的推理)。但该理论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强调语义出自身体经验,这是正确的,符合唯物主义观,但推理多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常会因人而异,如上文所举例子mother、father的语义分析,就带有很大成分的主观色彩。隐喻植根于体验,可我们也会发现许多隐喻不一定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如:Marriage is a jail。没有经历过结婚的人,没有蹲过监狱的人,同样能理解这个隐喻的意义。这就是说,语言中的隐喻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身体经验,还有一部分不一定来源于身体经验。它与社会文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隐喻认知理论主要强调映射的单向传递,而实际上常常可双向映射。该理论还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

Deese所说的“反应词”也是一个十分模糊的说法, 一个词究竟能引出哪些反应词?倘若这个问题答不清楚,就说明一个词的意义难以确定。另外不同人对同一个词会有不同的“反应词”,知识经验的差别、年龄的差别、地域的差别,往往会对同一个词有较大的“反应词”差别。不同的人所具有的百科知识(与学识、经历密切有关)也会有巨大差异。如此说来,人类又是基于什么基础之上进行交际?因此传统的语义特征分析方法并不是一无是处,对主要特征进行简单明了的描写,借助于从语言内部的组合和聚合关系上来刻画语言形式的意义,还不无道理。如能将传统的语义分析方法与认知语义学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则会对语义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另外,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和怎样谈论问题之间是否可能完全一致?经验告诉我们,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语言中所表达出的语义范畴,不一定全等于认知领域,因此对意义还需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因此研究认知领域不能完全依赖语言,还应当包括其它内容。但不管怎么说,认知语义学家提出的一系列观点对许多传统观点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其本身也确实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生命力,因此笔者深信在21世纪该理论必将还会有重大突破。

标签:;  ;  ;  ;  ;  ;  ;  ;  ;  ;  

认知语义学_语义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