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清源镇中心卫生院 甘肃省清源镇 733000
摘要:探讨护理工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把常规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始终贯穿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的整个过程当中,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和康复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做有效咳嗽,体位引流,吸入疗法及呼吸功能的锻炼,心理等方面的进行性指导,是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成进行性发展。笔者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除了遵照医嘱服用必需的药物之外,对病人做好护理工作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的关键,现总结如下:
1.常规护理
1.1病情观察:患者急性发作期常有明显咳嗽,咳痰及痰量增多,观察痰的外观,合并感染时痰的颜色由白色粘痰变为脓性黄痰,而且不易咳出。发绀加重常为原发病加重的表现。定时监测心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节律及血压的变化,应用心电监护仪,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2护理措施
1.〉.对症护理:主要为咳嗽,咳痰的护理,发作期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粘稠,咳痰困难,严重时可因痰堵引起窒息,因此,护士通过为患者实施胸部物理疗法,帮助患者消除积痰,控制感染,提高治疗效果。胸部物理疗法包括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胸部叩击,体位引流,吸入疗法。鼓励和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是一项重要的护理,通过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可及时排出呼吸道内分泌物。指导患者每2-4h定时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腹式呼吸),吸气末屏气片刻后爆发性咳嗽,促使分泌物从远端气道移向大气道。胸部叩击法是通过叩击振动背部,间接地使附在肺泡周围及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叩击的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咳痰。叩击力要适中,以不使病人感到疼痛为宜,叩击时间15-20min为宜,每日2-3次,餐前进行,为预防直接叩击胸壁引起皮肤发红,可以用单层薄布保护皮肤,叩击时应询问患者感受,观察面色,呼吸,咳嗽,排痰情况,检查肺部呼吸音及罗音的变化。体位引流多在早餐前1h,晚餐前及睡前进行,按病灶部位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使病灶位开口向下,利用重力及有效咳嗽或胸部叩击将分泌物排出体外,引流每次10-15min,期间防止头晕或意外危险。观察引流效果,注意神志,呼吸及有无发绀。在吸入疗法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以促使痰液排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氧疗过程中的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大多伴有呼吸衰竭,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用氧前应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明用氧目的,注意事项,嘱患者不可擅自调节氧流量或停止吸氧,以免加重病情,在吸氧治疗中应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血气指标的变化,了解氧疗效果。注意勿使吸氧管打折,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水湿润鼻粘膜。
3.〉呼吸功能锻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控制后因尽早掌握腹式呼吸,并将缩唇呼吸融入其中,便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频率,调动通气潜能。开始训练腹式呼吸时,患者取立位,体弱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上身肌群放松做深呼吸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也可用手加压腹部,呼吸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一般吸气2s,呼气4-6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用鼻吸气,经口呼气,呼吸要缓慢均匀,切勿用力呼气,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7-8次,开始每日2次,每次10-15min,熟练后增加次数和时间。缩唇呼吸法是用鼻吸气,缩唇做吹哨样缓慢呼气,在不感到费力的情况下,自动调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缩唇程度,以能使距离口唇30cm处与唇等距离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其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肺泡气体排出。
2.生活护理
2.1.休息与活动 急性发作期有发热,喘息时应卧床休息,取舒适坐位或半坐位,衣服要宽松,被褥要松软,暖和,以减轻对呼吸运动的限制,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流通,室内禁止吸烟,病情缓解后可鼓励患者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2.2 饮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呼吸负荷加重,能量消耗增多,应给以充足的水分和热量,每日饮水量应保持1500ml以上,适当增加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的摄入。采用低糖类,高蛋白,高纤维食物,同时避免产气食物,少食多餐,每餐不要吃的过饱,少食可以避免腹胀和呼吸短促。
3.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呼吸困难,逐渐丧失信心,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失望等不良心理,护士应聆听病人的叙述,及时给予精神安慰心理疏导,做好家人及亲友工作,调动各种社会支持系统给予精神及物资关怀。介绍类似疾病治疗成功的病例,强调坚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以取得主动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现代研究证明:通过适宜的心理干预方法,引起积极,愉快。舒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4. 出院后预防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至今无特效治疗,因其病是一个长期慢性发展过程。因此,预后与病人的保养息息相关。明确病因,可防止复发.
4.1 戒烟,改善生活环境,在预防护理中要反复强调不吸烟及戒烟,让患者不仅要了解吸烟的危害,而且要引导其行为的改变。
4.2 增强体质,防止急性呼吸道感染。坚持用冷水洗脸,擦身或洗澡等耐寒锻炼,重视缓解期营养摄入,改善营养状况。
4.3 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坚持长期家庭氧疗,在病人出院前提供有关家庭氧疗的咨询与帮助,并提供购置,使用和保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病,在治疗的同时,必须重视护理,尤其是呼吸功能的锻炼,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柳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生活质量综合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2]罗兴伟;慢性乙肝患者和配偶的疾病认知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3]焦岚;心理生活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李淑霞;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照顾及主观幸福模式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作者简介:杨玉娟 汉族 1978.06.02 甘肃 武威 研究方向:护理。
论文作者:杨玉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疾病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心理论文; 咳痰论文; 分泌物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