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面向小康社会图书馆的正常转型与发展模式探索_图书馆论文

全面面向小康社会图书馆的正常转型与发展模式探索_图书馆论文

面向全面小康的图书馆常态化转型发展模式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常态论文,全面小康论文,图书馆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250

       0 引言

       2016~2020年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中国是“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1],在欧美则是“后金融危机时期”[2]。国内外普遍认为,这一时期全球图书馆事业的主要特征是“转型”[3]。《人民日报》“编者按”指出图书馆“变革和转型势在必行”[4]。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报告称“图书馆继续转型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5]。学者的调查表明,2011年开始,我国有关图书馆转型的研究突增[6]。但是,“图书馆转型方向尚未明晰”[7]。罗伯特·丹顿(Robert C.Darnton)馆长对哈佛大学图书馆转型特别任务组说:“我们正处于图书馆历史的转折点上,却仍不知它究竟将转向何方。”[8]转型问题广受重视,转型的方向是什么则需要深入探索。

       我国2016~2020年“十三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改革任务、制度建设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聚焦[9]。公共图书馆作为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组织[10],理应主动围绕这一目标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式,转型发展将成为新常态。但是从转型的实践来看,有些转型是成功的,如“图书馆之城”模式、“中心图书馆”模式,也有些存在不确定性,如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合并模式。国际上同样有转型失败的案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第一次重组,甚至引发了占领哈佛运动(Occupy Harvard)[11]。

       图书馆界很早就关注社会发展与图书馆转型问题的研究,发表了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文献。这些研究重视图书馆内部结构的调整,主动分析小康社会的建设需求,重点关注以下内容:①将图书馆的作用定位于文化传承、文化教育,将图书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服务定位为文化服务;②强调图书馆提供信息资源的作用;③重视图书馆文献收藏和保存的作用。但是,从全面小康的总目标看,前期的探索主要关注图书馆的内部结构调整,忽略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如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图书馆发展的新要求;重视图书馆的文化因素,忽略了图书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图书馆支撑创新功能;重视图书馆资源提供的功能,而忽略了图书馆的城市、社区支撑功能,如图书馆社区中心发展的作用;重视图书馆的内部管理变革,忽略了图书馆转型的制度性探索,如吸纳社会资本进入图书馆的激励制度。

       图书馆只有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一致,才能科学确定发展的方向,才能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流,才会在国家重大规划中被纳入视野。因此,探索图书馆转型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与紧迫性。笔者认为,聚焦于全面小康目标,是“十三五”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提出图书馆事业常态化转型发展这一概念,分析全面小康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图书馆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凝练常态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1 现状调查过程

       探索2016~2020年我国图书馆转型发展方向,推进图书馆服务于全面小康总目标,需要准确掌握我国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公共政策现状、不同层次图书馆的转型实践以及国际图书馆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以了解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与差距,以及全面小康的新要求,为探索这一时期图书馆常态化发展新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为此,笔者通过数据分析、政策分析、案例与比较分析等方式开展研究。

       (1)数据收集。2016~2020年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与时代要求,面临独特的机遇、风险与挑战。研究2016~2020年图书馆的常态化发展模式,首先必须全面深入了解这些状况。笔者于2014年6月26日至10月10日,向图书情报界的专业人员发放“图书馆转型风险问卷”,调研对象是省级或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副省级以下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学会、高校教学机构、政府部门图书馆等机构的从业者,共有275人回答了问卷。问卷涉及图书馆转型发展中可能面临的40项风险,包括业务、战略、资本、人才、法律、管理、技术、价值八个方面。调研发现,“图书馆对转型发展模式存在不确定”(平均值3.63)是最大的风险之一。

       (2)政策研究。政策是保证整个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集中体现[12]。笔者主要研究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政策、小康社会建设国家政策与测度指标、现行与正在制定的图书馆公共政策。重点对我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政策、财政拨款政策、读者服务政策、人才管理政策、发展政策、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等开展研究,同时也对各地的图书馆条例展开调查。此外,还包括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政策文件。

       (3)案例调查。选取国家图书馆、部分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包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深圳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等)、市县级图书馆展开案例调查,重点调查各馆近年来的发展规模、经费投入变化、人员变化情况、管理与服务、读者人数的变化情况等。重点调查了深圳“图书馆之城”发展模式,上海“无处不在”的图书馆发展模式,西藏地区图书馆发展模式,粤东地区的南澳县图书馆发展模式。

       (4)比较研究。调查欧美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状态,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主要调查:①欧美国家历年图书馆年度报告,包括:美国《公共图书馆2012财政年度调查》(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urvey,ALA,2012)、《2015年美国公共图书馆资源调查》(Materials Survey 2015,Library Journal,2015)、《2014年美国图书馆现状报告》(2014 State of America’s Libraries Report ,ALA,2014)、《2015年美国图书馆现状报告》(2015 State of America’s Libraries Report,ALA,2015),英国的《英国统计数据》(LISU’s UK Statistics,LISU,2015);②国际组织的调查报告,包括:《建设中国数字包容的老龄化社会:公共图书馆的潜力》(Fostering a Digitally Inclusive Aging Society in China:the Potential of Public Libraries,World Bank,2014),《从混沌中提取价值》(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IDC,2014),《图书馆认知报告2010:语境与社区》(Perceptions of Libraries,2010:Context and Community,OCLC,2010),《图书馆和信息资源认知》(Perceptio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OCLC,2005),《美国人如何评估社区公共图书馆》(How Americans Value Public Libraries in Their Communities,Pew Research Center,2013),《乘风破浪还是随波逐流?——如何在信息狂潮中把握方向》(Riding the Waves or Caught in the Tide? Insights from the IFLA Trend Report,IFLA,2013),《让城市发展更强劲:公共图书馆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Making Cities Stronger:Public Library Contributions to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Urban Libraries Council,2007);③国际图书馆发展模式,主要考察欧美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关注度、用户数量、政策法律制度、经费、馆员素质,着重了解图书馆服务,包括社区图书馆、图书馆延伸服务、民生服务、教育服务、企业服务等。

       2 全面小康对图书馆发展的新要求

       全面小康是多项战略目标的有机组合,涉及经济目标、产业目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目标、户籍人口城镇化目标、农业现代化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标等多方面[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多方面力量汇聚与协同。图书馆将在全面小康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图书馆事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这和国际图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人均1.5~2.5册图书馆藏书量、图书馆最佳覆盖半径和服务读者数量等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14]。2014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17个,从业人员达56071人,发放借书证3944万个,总流通人次53036万,书刊文献外借册次46734万,外借人次22737万[15]。而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最新统计,美国有公共图书馆总馆8895座,分馆7641座,合计共有公共图书馆16536座[16]。据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2.5%,美国是68%,英国是58%[17]。2014年“第十一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7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以色列的64本。从图书馆数量、人均馆藏、借阅证数量到国民阅读水平,我国与国际上存在较大差距,全面小康对图书馆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具有很大发展潜力,面临机遇与挑战。

       2.1 图书馆服务经济增长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建议》)确立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图书馆在诸多领域都需要发挥其天然优势来服务经济发展。“知识资本”已经成为当今经济活动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知识服务将在知识经济的所有基础环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8]。图书馆虽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在数据驱动经济发展浪潮下,数据日益成为重要资产,图书馆作为贮存数据和信息的关键机构,在帮助人们选择数据、评价数据、关联数据以及发挥数据价值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发挥特有的资源和服务优势,合理定位,突破传统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方式,增强为经济服务的意识,成为创新的支撑机构。

       2.2 图书馆服务国民素质提升

       国民素质包括国民在身体健康、文化知识、政治觉悟、道德思想等方面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水平[19],它是体现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也提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素质出现了“分化”“复杂化”和“不平衡”现象[20]。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和社会教育机构,图书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应起关键导向作用。以书育人是图书馆的价值所在,图书馆必须在知识信息的选择与评价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21],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为育人提供了物质基础。图书馆通过对人类知识的加工组织,对文献的有序化整理,通过科学有效的参考服务、推荐服务、学科服务等服务形态,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并帮助人们掌握获取数据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提升国民的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图书馆应当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使命之一,利用权威中心优势,将图书馆发展成为公共教育、终身教育场所,成为社会的公共学习中心。

       2.3 图书馆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全面小康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基本建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底,全国有公共图书馆3117座,从业人员56071人,实际使用房屋面积1231.60万平方米,图书总藏量79092万册,电子图书50674万册,阅览室坐席数85.55万个,计算机19.86万台,供读者使用的电子阅览终端12.16万台,全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90.0平方米,人均图书藏量0.58册,全国人均购书费1.24元[15]。为提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城乡居民基本文化需求,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央财政投入巨资陆续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数字文化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多个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的文化惠民工程。“全民阅读”“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保护”都成为图书馆的社会标签。而作为全民阅读实施主体空间、文化资源保存机构,图书馆在保存文化遗产,促进文化资源开放共享、免费服务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机构。

       2.4 图书馆服务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一个由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与机会、促进社会公正、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民生建设等多个领域构成的宏大系统[22]。社会建设的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优化人口品质,完善保障机制,推进自由平等,理顺社会流动[23]。《“十三五”规划建议》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为公共图书馆的民生服务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与重要民生工程合作,主动利用馆藏资源推送相关民生信息,开展民生信息服务,提高服务效益,使民生信息服务能真正改善民生。如在开展社会教育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设施,向社会公众提供政策解读、语言文化、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信息,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文化信息服务方面,图书馆要及时向公众提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民政福利、就业服务等多个社会事业领域的信息[24]。

       2.5 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本着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均衡负责的宗旨,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修复和建设生态系统,为国家和民族的永续生存和发展保留和创造坚实的自然物质基础[25]。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文明新形态,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26]。

       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图书馆必然成为公共服务的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2014年6月9日,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发布名为《创新区的崛起》的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50年里,美国的创新集聚区往往坐落在像硅谷这样的远离市中心的城市郊区,很少注重生活品质或工作、家庭和娱乐的有机融合。当前,正在兴起的新型“创新区”则出现在那些汇聚领先的“锚机构”(Anchor Institutions)的地理区域[27]。按照哈佛教授Michael Porter的定义,“锚机构”是指一些大型的、固定的非营利性机构,主要包括大学、非营利性医院、图书馆等[28]。由此可见图书馆对新型生态文明的贡献。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食品安全问题、民生问题、儿童早期阅读以及城市的各种文化设施建设、环境等。作为保存和传承知识、典籍和人类历史文化的社会机构,图书馆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图书馆不仅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同时自身也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之一。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是以这个区域拥有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等文化设施的规模和数量来作为评价的基础。

       3 服务全面小康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图书馆发展同样要适应新常态,充分考虑投入、人口、图书馆内外因素的影响。

       3.1 投资与预算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逐年稳步增长,全国文化事业费也逐年递增。2006年,15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2007年,19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9%;2008年,24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4.7%;2009年,292.32亿元,比上年增长17.9%[29]。“十二五”期间,2012年,480.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3%[30];2013年,53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5%[31];2014年,58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15]。由此可见,文化事业的投入直接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

       馆舍调查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公共图书馆新建、扩建、翻修规模很大,馆舍面积增长很快。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房屋建筑面积达到850万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252万平方米,增长42.1%[32]。很多图书馆都建设了新馆,如2006年深圳市政府投资7.7亿元建成新馆,2007年南京投资6亿元建国内一流图书馆,2008年杭州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总投资4亿多元,2010年上海浦东新区图书馆投入使用,总投资8.5亿元,同年,投资5亿元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馆。

       近年来,文化投资重点发生了转移,文化新业态发展成为重点领域。数据显示,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基本支出所占比重逐年下降,项目支出有所上升。这些项目支出主要包括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开展的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建设支出[33],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各地方的数字图书馆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等项目。

       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建筑规模投资放缓,控制建设规模的常态政策必然对图书馆的扩建和新馆建设产生影响。2014年5月,国土资源部明确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结构和时序安排,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34]。“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在6.5%以上[35]。而对比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十二五”期间预计经济年均增长近8%[36],很明显“十三五”期间GDP预计增速放缓,这必然会影响国家对社会机构投资的规模与速度。

       3.2 人口数量与结构

       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全国流动人口为2.53亿人[37]。与过去相比,老龄人口、城镇人口、流动人口均有所增加,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书馆发展应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其中成年人、儿童、老年人、流动人口、残障人口是应当考虑的结构性要素。一项涉及271个图书馆的调查显示,意识到老年人身体障碍并提供切实帮助的图书馆还比较少,仅有12.9%的被调查馆明确列出所提供的设施设备,并且这些图书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51.4%)和省市馆(68.6%),仅有15.5%的被调查馆在馆舍中设置了专门的老年阅读和活动场所[38]。201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盲人图书藏量为83.25万册,视听文献1353.08万件[39]。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障碍者达2336.62万。此外,图书馆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其中电脑网络培训占绝对比重(占77.6%)[37]。世界银行调查表明,中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还没有充分开发,以应对正在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现实,特别是在农村地区[40]。由于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图书馆甚至要考虑新一代婴儿潮对图书馆的需要。2015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当当童书与少读工委联合主办“亲子共读21天”公益活动。由艾索儿童研究咨询机构发布的《2015中国亲子阅读报告》表明,少年儿童主观意愿想去图书馆,但因为环境、藏书量等问题,导致孩子们没有爱上图书馆。

       201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年接待5亿人次,人均年到馆0.36次,美国人均年到馆5.1次[17],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均达到4~5次。显然,我国图书馆用户潜力巨大。同时,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2014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人均年到馆1.633次,浙江省0.995次,湖南省0.233次,西藏0.052次[41]。

       3.3 其他行业的竞争

       技术创新、产业革命导致新型社会分工,孵化出新兴服务业,例如网络服务、信息中介服务、创意产业。网络环境的发展不但给图书馆自身的业务带来挑战,信息行业的迅猛进步也不断争夺图书馆用户资源。以数字出版为例,数字出版产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图书馆的用户。数字出版机构是通过出售数字资源发展市场,而图书馆则是通过提供数字资源来履行社会职能,数字出版机构正在创新市场模式与图书馆抢夺用户与业务资源。例如,盛大等数字出版机构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手机阅读基地合作,推广自身的数字产品,甚至以免费阅读来吸引读者[42]。社交媒体、网络公司也与图书馆抢夺市场。以微博、微信为载体的内容较传统阅读介质对读者更具吸引力,碎片化的“轻阅读”“浅阅读”趋势明显。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如“百度知道”“新浪爱问”和“搜狗问问”等几大品牌逐步占领问答咨询市场。

       图书馆业务正在受到一些市场力量的挑战。以业务外包为例,以编目为代表的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也被外包出去。据儒林公司统计,从2003年起,其图书馆全套加工服务每年递增20%,现在有70%的图书馆要求提供全套加工服务[43]。我们的调研发现“社会信息资源和互联网挑战图书馆作为社会机构的重要性”“愈来愈多的资源和服务由商业机构、网络服务提供商所取代,图书馆中介机构地位下降”已为很多业界人士认识到。

       3.4 图书馆内部治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期待,用户对图书馆提供信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变化的知识需求。根据我们的调查,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纵深不足。为了适应变化的社会,很多图书馆创新内部治理机制,如图书馆内部业务重组,设立内部分馆,部门合并与部门拆分,设置新的岗位。这种治理模式,虽然稳定了图书馆管理秩序,仍然难以满足用户的变化需要,一些公共图书馆人员经费不断攀升。另外,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文化事业发展不平衡,有些甚至连基本的服务都难以保证。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为例,2014年杭州市157家镇(街道)、村(社区)图书馆(室),平均每周开放时间只有21小时,平均每个乡镇购书经费只有5000元,不足千元的占30%。在随机调查的几个乡镇街道中,总藏书量只有5800册,平均每个街道不足2000册[44]。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粤东地区的南澳县图书馆20年没有买过一本新书[45]。即使有些图书馆创新服务形式,但仍未受到较大认可。图书馆治理模式创新还在实验中,图书馆理事会等治理方式还在试验,有些取得了很好成效,但总体上发展还不成熟。

       除此之外,图书馆的服务难以满足用户的新需要。随着智能网络、社会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图书馆的服务必须增加深度。但实际上,很多图书馆还是只能提供“百科式”的咨询服务,移动数字类服务也并不普及,图书馆需要彰显与网络信息服务不同的特点。图书馆新兴业态的发展需要新的治理模式,否则业态创新就会受到抑制。

       3.5 人力资源与技术

       专业队伍素质与能力成为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学者认为,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46]。不少图书馆缺少真正符合条件的管理人员。因为图书馆属于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有的图书馆人员安排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47]。有调查显示,图书情报类专业的职位相对局限在图书馆招聘比率很低的采编、特藏和古籍等部门,工作领域越发狭小;其他学科专业人员大量进入。在行政管理方面,相关岗位更倾向于招收语言和新闻类学科应聘者[48]。政府、大型企业在就业市场上很容易聘任人才,但图书馆所需要的新兴技术人才如数据管理专家、可视化技术专家、数字版权管理专家、元数据管理专家、古籍修复专家、社会媒体专家、社会计算专家、学科馆员等岗位人才缺口,招聘合格者在国内外都很困难。同时,图书馆复合型人才缺口大,难以应对新技术挑战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环境带来的一系列挑战。特别是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新型业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IFLA在其报告中也阐述了数种与图书馆相关的技术[49],指导图书馆如何在信息狂潮中把握方向。研究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移动服务普及率偏低,存在移动服务体系不完整、移动服务缺乏创新性、知晓度较低、有效性整体不高等问题[50]。创造者、出版商、分销商、零售商、图书馆和读者这一传统的信息链也将被打破,图书馆必须积极做出调整。

       4 面向全面小康的图书馆发展模式创新

       面对全面小康的新要求,图书馆事业必须主动采纳新的发展理念,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凝练发展的新模式,形成发展的新常态。图书馆通过发展模式改革,寻找发展动力,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据应有的地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4.1 内涵式发展模式

       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等[51]。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注重服务创新与效益、质量,是图书馆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形成持久竞争力的过程。

       (1)内涵式发展首先是用户需求驱动的服务模式。要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真正满足人的文化教育需要。例如,针对社区儿童的活动可以包括:课后作业辅导、读书讨论会、作家见面会、亲子阅读活动、暑假阅读活动、讲故事等。针对青少年的活动可以包括:心理健康服务,形体和饮食健康教育,有助于拓展青少年兴趣爱好的活动,帮助青少年升学、留学的参考咨询服务等。针对社区成人的活动可以包括:育儿培训、烹饪培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投资理财指导、就业指导、书画摄影比赛、名人讲座等。针对社区老年人的活动可以包括:健康信息服务、上网技能培训、老年监护、法律知识普及、才艺培养活动,等等。丰富实用的活动可以吸引社区居民走进图书馆,建立起以图书馆为文化中心的社区文化体系[52]。内涵式发展要注重服务内容贴近大众生活。提供切实贴近大众生活的服务内容才能放大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图书馆不再只是藏书、借书、阅读的地方,更应该发展成为贴近大众生活的公共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移动数字服务、“微服务”等便捷手段为公众学习、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内涵式发展要注重服务与社会的无缝链接。采纳移动服务、延伸服务、数字化服务等途径,提高服务效率。以地铁图书馆为例,南京金陵图书馆的地铁图书馆2014年借还书总册数已达到8.5万册次[53]。武汉市“地铁自助图书馆”自2012年底开放以来,累计办证14958个,借书193952本[54]。2015年,北京首个设在地铁站内的图书馆“M地铁图书馆”开放。图书馆的服务应不断延伸,融入新信息环境。

       (2)内涵式发展要打造图书馆权威知识中心品牌。曾经,“书”被认为是图书馆的品牌,没有别的机构可以替代它。在公众认知中,图书馆应当是干净的、明亮的、舒适的和温暖的,那里的工作人员是友善的[55]。然而,自从网络出现以后,信息用户越来越依赖网络,在国际上出现图书馆价值传达困难的情况。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进一步重塑权威是必要的。图书馆在信息资源采集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过程中,保障信息资源的质量,形成资源权威地位。特别是在当前图书馆面临品牌流失、价值下降的环境下,图书馆应该重塑品牌。图书馆员因为掌握特有的信息采集、揭示与组织方法,成为知识传播的权威。图书馆建筑因为免费使用,平等使用,成为社区公共事务交流的权威中心。图书馆因为保存文化,成为文化传承的权威者。2013年,北京大学筹资1亿多元,从日本回购了2万余册的“大仓藏书”。袁行霈先生对此评价称,这是100多年来,中国首次大批量回购留存海外的中国典籍,体现了图书馆文化传承的价值。图书馆也是信息技术的权威应用者。IFLA认为应采纳大数据、移动技术、人工智能、3D打印、自动翻译、网络信息过滤及监管、数字化保存等数字图书馆相关的关键性技术,以保持不被边缘化[49]。

       (3)内涵式发展要求图书馆为社会治理做出贡献。《“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参与的、互动的调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会服务机构,需要适度发挥自身教育职能,提高公众道德素质,“调和”社会矛盾。同时,图书馆要发挥“中介”功能,引导社会各方表达利益诉求,促进沟通交流,协助构建适合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框架和社会机制。具体来看,图书馆可通过创新业务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形成服务特色,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使图书馆成为城市或社区创新的支撑机构。

       4.2 均衡性发展模式

       均衡发展是相对于目前存在的城乡图书馆发展不均衡、投资不均衡、技术采纳不均衡等现象而言的,这些不均衡现象制约图书馆服务全面小康社会的效率。

       (1)城乡图书馆均衡发展。近几年,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株潭”等地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上形成了多种建设模式,在区域图书馆协调发展、城乡图书馆协调发展、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等方面,为均衡性发展模式的形成进行了有益探索。为支持农村图书馆服务,国家实施了“知识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若干全国性工程。但就整体而言,城乡图书馆服务差距仍然很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挥城市图书馆作用,通过城市图书馆基础设施,向本地区的农村图书馆提供支持。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利用电子阅览室、图书流通车等,让农村读者享受平等便利的服务,共享文化资源;城市图书馆与农家书屋有机结合,激发农家书屋的潜能和活力。

       (2)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服务协调发展。服务流动人口是我国图书馆急需加强的业务类型。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大多为餐饮、环卫、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服务,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业余活动比较单调,但他们都有着文化生活需求,渴望提高文化素养,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的文化权利。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决定了必须加强城市图书馆建设,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文化服务。以流动人口办证服务为例,2013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0.9%的受访者都遭遇过办证难的问题,其中难处之一是“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在证件办理服务方面,美国75%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社区、公民参与或电子政务服务项目,几乎所有的公共图书馆都提供协助完成政府电子表格的服务[28]。图书馆也可以考虑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此类公共信息服务。

       (3)图书馆特色发展。形成特色是图书馆转型发展途径之一。深圳市图书馆内的时装图书馆专门为读者提供服装设计、生产、销售信息资料,现藏有国内外服装方面的精品图书600种,世界各国服装期刊近200种,还有以服装设计师作品、服装节表演、服装生产制作为内容的录像资料近百种。此外,图书馆每年还为会员举办有关服装行业内容的讲座、联谊等活动,出版会讯为读者提供最及时的信息,他们还准备在条件成熟时举办一些设计沙龙、时装表演和发布会等。图书馆可以针对特色产业、特殊对象,利用特殊资源,打造品牌服务,如可以立足于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打造经济带联盟、“互联网+”联盟。2015年上海图书馆逐步在互联网上开放家谱全文阅览[56],西藏图书馆推动古籍数字化完成的《西藏古籍研究教程》《拉萨古籍目录》《国家珍贵古籍目录》《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藏传佛教直贡噶举古经文藏汉对照丛书目录》等也很有特色。

       (4)区域图书馆。我国很多城市在区域图书馆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实践探索。例如,深圳市“图书馆之城”建设已整合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和文献资源,读者只要拥有一张“图书馆之城”读者证,即可在全市加入任一公共图书馆,享受统一的阅览文献、借还文献、查阅数字资源等服务。类似的还有苏州、杭州、广州各具特色的总分馆体系。2015年11月,京津冀三地公共图书馆成立京津冀“图书馆联盟”,并就搭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联合参考咨询平台、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惠民服务平台、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平台、冬奥会主题服务平台等事宜达成深度合作意向。未来,凭借借书“一卡通”,读者可到京津冀三地图书馆借阅[57]。可见,图书馆区域合作会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益。

       4.3 民生化发展模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应参与政府行动,嵌入民生工程,提供更优质、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

       (1)图书馆与政府信息服务协同。政府是民生服务的主要安排者与提供者,图书馆与政府服务平台合作,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具有广阔的前景。例如就业服务、教育服务、安全服务、报表服务等。我国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来,政府信息公开成为行政机关法定职责。但是政府信息的多部门、多系统、多平台特征导致公众使用效率不高。图书馆可以成为政府信息、政府数据的中间管理者。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设施设备以及综合素质高的馆员,免费为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技术、市场、融资、培训、资质认定、经营纳税等信息服务。

       (2)图书馆与民生公共服务协同。《“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促进就业创业”,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图书馆可以为新生代农民工、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提供服务,针对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专题服务,包括分发宣传册,举办讲座,开展图片展,开展通俗易懂的卫生、法律教育等活动,提供招聘信息,解读国家就业政策等。

       (3)图书馆与文教卫生业务流程协同。在健康服务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采购可读性强的健康、医疗类图书,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推送可信度高的健康信息资源,提供健康信息咨询。在教育服务方面,图书馆可以与高校、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合作,可以为幼儿教育、中小学生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救助与资助等提供帮助。比如,图书馆可以为成人业余教育服务,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应用型、技艺型、管理型人才,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缺乏基础信息获取技巧、缺少读写能力和技术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培训。

       4.4 法制化发展模式

       通过法律对各项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调节和规范,将具体的技术方法、协调手段、行为方式、程序等法制化,是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也是国家战略。法制化是图书馆在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制度保障。

       (1)图书馆设立法制化。通过法制建设,进一步确立图书馆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有利于将图书馆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保障对图书馆的持续投资。馆舍建筑、馆藏建设、开放时长、覆盖范围等都需要法制化保障。美国公共图书馆面积的确定主要考虑了服务人口、馆藏资源、阅览座位数量和非业务功能区所占比例等因素[58]。

       (2)图书馆发展规范化。制定和完善图书馆服务标准,对图书馆服务质量进行认证、评级,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完善图书馆管理,促进图书馆自身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公共图书馆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标准》《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等行业标准,对各级图书馆建筑面积、藏书量、阅览坐席、设备、布局都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在资源组织方面,需明确传统文献信息资源是按照哪种分类法进行科学分类,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按照何种方法组织利用;在图书馆服务方面,需明确哪些服务是图书馆可以提供的,哪些服务图书馆不能提供,我国已经出台《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其中提到满足残疾人、少年儿童、老年人、进城务工者、农村和偏远地区公众的特殊需求,但没有具体说明如何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对人员数量、专业结构、学历范围、教育等都有了明确的要求。我国图书馆系统有比较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文化部2013年在全国开展了第五次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工作。但由第三方主持的评估还比较少,也还不规范,未来可以更多地采用规范化自我评估、第三方评估等多元化的评估方法。

       (3)法律保障图书馆发展。1982年,文化部发布《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1985年贵州省出台《贵州省县级图书馆工作条例》。后来,上海、深圳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城市相继出台地方性图书馆法规和规章。2013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四部新的地方性图书馆法规。通过立法,可以完善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保障资源,保障读者服务,保护读者权利,接受读者的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2015年12月9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家建立覆盖城乡、便捷实用的公共图书馆网络”,鼓励社会捐赠,免费开放,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开展公益性活动,为公众提供数字服务[10],具有重要的法制意义。

       (4)法律保障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相关法律和制度是运用强制手段确保图书馆业务运行与服务的工具。通过法律保障图书馆进行资源建设、文献呈缴、资源保存都具有现实需要。授予图书馆保存权,从而保障图书馆获得资源。图书馆员是专业技术人员,应通过法律确定图书馆的职业地位、职业资格要求、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标准。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对作品进行复制或以其他方式存档。需要通过法律保障图书馆可以合理使用这些资源,在《著作权法》中设立图书馆条款,授予图书馆特权,从而保障图书馆服务。法律还应当规定图书馆的义务,例如平等服务、高质量服务。

       (5)法律保障图书馆权利。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系列权利问题,需要通过法律保障图书馆的权利、用户的权利,包括在《著作权法》中设立图书馆条款,如图书馆合理使用条款。未来要考虑设立图书馆特权,如图书馆保存权。设立了保存权,图书馆就可以在规定的权利范围内复制保存各类资源,包括数字资源。图书馆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因此,图书馆权利与读者权利是协调的。此外,还需要运用法律来保障特殊群体便捷地获取图书馆服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群体,也包括农民、农民工、失业者、下岗工人等群体,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在隐私保护方面,《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中国图书馆学会六届四次理事会2002年11月15日通过)第四条也将“维护读者权益,保守读者秘密”作为图书馆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我国应利用法律规制的制度化、程序化,将馆员行为及读者行为纳入到法律规制的范畴。这既有利于行为的规范化、程序化,提高效率,也有利于社会监督与执法。

       4.5 创新型发展模式

       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和读者信息需求的多样化,服务、空间、环境、工具和人力等无形资源正在超越馆舍建筑、硬件设施和信息资源等有形资源,成为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成为时代的要求。

       (1)制度创新。制度是规范人或组织的行为的规则,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59]。图书馆制度是促进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关键力量所在[60]。就图书馆而言,先进的人文理念需要一种强制的制约,才能使其在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中付诸实践[61]。因此,制度也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与时俱进的。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制度创新,其中包括图书馆融资制度创新、图书馆与社会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图书馆服务制度创新等。

       (2)业态创新。全面服务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要求图书馆不断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不同读者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从而形成一定的运行形态[62]。由于小康社会建设内容的丰富性,图书馆服务应呈现多样性的服务状态。支持经济发展、社会创新、生态建设都需要不同的服务方式。目前应大力推动数字化服务、远程化服务、联盟化服务,与政务、商务、教育、医疗、文化等业务流程的融合服务等新型业态。

       (3)图书馆治理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公共图书馆定义为“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10],这将给图书馆治理机制创新带来新机遇。治理作为一种既重视发挥政府功能又重视社会组织群体力量相互合作的理念被证明具有很好的效用,更强调个人和团体、公共和私营部门综合各种方法管理其共同事务[63]。采用协同管理模式则是提高图书馆治理绩效的必然选择。图书馆治理涉及多部门、系统、组织、个人之间的行动,可利用多主体参与的图书馆理事会方式实现治理创新。图书馆还需要拓展与其他行动之间的有效协同,例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协同提供创业支撑服务,与国家大数据战略协同,推动数据驱动的创新创业,不断培育图书馆新的业务增长点。

标签:;  ;  ;  ;  ;  ;  

全面面向小康社会图书馆的正常转型与发展模式探索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