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工程关切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中,其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因此,对建设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能够帮助工程人员进行施工时避免许多有可能出现的安全及质量事故。同时搞好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满意的建设工程产品,使人民群众在使用或居住的情况下,更有安全保障,真正的体现出为人民群众负责了。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对策和建议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也是安全事故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其安全管理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指导下,我国各级政府领导历年来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政府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不少的对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用于安全管理。这些对策和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不能引起对我国目前所采取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深刻反思。
一、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取得的成就
1.建立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5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和建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使建筑安全生产工作开始走向法制化轨道。《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强化了安全生产监督执法,为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保证安全生产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了建筑工程企业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极大地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建筑工程企业在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推广了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建筑工程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安全防护品。
3.开展了建筑业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建设部要求在全国建设工程的建筑工程现场开展安全达标活动,把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重心放在了建筑工程现场,对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在号召全国建设系统在深入开展建筑工程现场安全达标的同时,学习上海市文明工地建设经验,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很快在全国建筑业掀起了创建文明工地的浪潮。 通过创建文明工地,进一步加强项目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以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工地为目标,促进企业文化、安全文化和文明工地建设,提高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存在问题。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问题是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老问题,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机构改革的多次反复,给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再者,企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数量配备数量不够,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高低不齐 , 在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还存在着覆盖不全、落实不力的情况。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甚至有的企业就没有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一些企业虽然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但内容简单、笼统,没有可操作性,只是一个摆设,用来应付上级检查,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安全投入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安全生产工作说起来重要,一遇到具体问题就不重要,在投入上往往是压了又压。有的该投入的不投。有的企业提了安全费用,却没有花在安全生产上。还有的舍不得购买新设备,一些应该淘汰的设备还在继续使用。国有大型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上就比较好,制度健全,安全费用提取正规、支出合理,而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户有的没有帐目,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3、安全设施“三同时”存在应付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有的企业的三级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有的企业只是履行一个签字,作业人员根本就没有受到教育。
5、隐患排查不彻底。企业虽然进行了多次检查,但就是没有查出问题和隐患,有的发现了问题也没有认真整改,以致造成了事故。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一个岗位,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隐患,靠别人来检查只是一时的,自己的隐患自己最清楚,只有每个岗位、项目、人员都瞪起眼来了,才能够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6、职工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够自觉。分析事故原因发现,有80%的事故是由于职工违章造成的。这里有职工素质的问题、管理者的方式方法问题、安全文化氛围问题等等。
7.建筑安全业绩评估存在问题。我国对建筑企业建筑工程安全评估主要由政府安全检查执法部门采用“安全检查评分表”打分的方法进行。往往国家开展安全大检查的年份(或月份),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一旦风声过去,安全事故极易反弹。此外,“安全检查评分表”的得分,不能充分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安全业绩,企业间的安全状况也缺乏横向可比性。
8.业主在履行安全职责中存在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建筑工程安全责任几乎完全由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承担,建设单位承担的责任非常有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只关心质量、成本、工期等会对自身利益有影响的方面。
三、改善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政府及各级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管理。按照市场专业化分工原则,建筑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工作,不一定要由建筑建筑工程企业自己来做,为保证其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应当由既独立于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又独立于建筑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第三方中介组织来做,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2.建筑企业应加强内部的自我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建立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项目各成员,明确项目各管理人员、班组各成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并用制度固定下来,把安全与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较为严密的管理体系。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把治理安全隐患、监控危险源、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作为考核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的主要内容。
3.工程监理单位要落实安全监理制度。安全监理的目的是对工程建设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防护及建筑工程全过程进行安全评价、动态监控管理和督察,并采取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证建设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行为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督促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地把建设工程安全控制在允许的风险范围以内,以确保安全性。
4.勘察、设计单位要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勘察单位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实地勘察,为建设单位提供真实、准确的勘察文件,以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供真实、准确的勘察结果,防止因勘察工作错误或设计不合理发生安全事故。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在设计文件中提出改善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的措施,从而实现本质安全。
总之,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对降低安全事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应努力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实实在在的做到安全生产,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给社会和国家带来的损失。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生产工艺,控制生产安全,杜绝不安全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从根本上保护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获得效益,这也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方东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魏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及建筑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30)
论文作者:左大鹏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