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育的内在精神及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前景_中国模式论文

合作教育的内在精神及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前景_中国模式论文

合作教育的内在精神及其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前景论文,中国高等教育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合作教育、模式、应用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真正的教育家都无法回避这样两个具有永恒意义的教育主题,这就是:(1)如何通过教育的途径,促进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获得全面、和谐和自由的发展;(2)如何通过教育的途径,使年轻一代掌握现在社会的基本文化要素(价值的、法律的、道德的、科学技术的以及艺术的,等等),从而在适应和继承现有社会的前提条件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围绕着上述两个基本主题,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就逐渐开始了教育上的人本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之争。这意味着,教育上的上述两个基本目标,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和谐一致起来,否则,就不会出现上述延续了几个世纪的论争。

在我们看来,上述争论之所以难有终结,是因为教育上的上述两个基本目标之间存在着极其深刻的必然联系。偏执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把教育导入岐途。一方面,任何现实意义上(而不是理想主义)的人的全面、和谐和自由的发展,都不可能真正超越其所生存的那个社会的生产能力、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法律规范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发展又依赖年轻一代的总体发展水平要超出他们的前辈,否则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令人不可思意。

从这个意义上看,只有能将上述两个目标真正和谐一致起来的教育模式,才是一种比较完美的并具有巨大魅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它能够特别充分地利用现实社会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各种可能性,为不同个体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它为个人发展的设计和提供的发展服务,又是健康的,是符合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进步事业的,从而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和进步,作出尽可能多的贡献。

在美国,在安提亚克大学(Antioch University),我们正是依据上述原理来考察和思考“合作教育”制度的。而且,我们一直十分感兴趣的并不完全在于它的具体作法,因为这些具体作法往往仅仅适用于一种文化形态,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时期,而在于它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美国的合作教育制度于1906年初创于俄俄州的西西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20年代后,在安提亚克大学第十一任校长摩根(Arthur Morhan)等一批立志于教育改革的教育家的推动下获得长足的发展,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和完善,合作教育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90年代全美部分或全部实行合作教育制度的高等学校达900多所,约占全美高校总数的1/3。另外,合作教育制度在50年代以后迅速走向世界,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中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美国的合作教育制度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以安提亚克大学为代表的建立在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基础上的合作教育制度。在这种教育制度中,学习与社会生产实践的定期转换,不仅仅被看成是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实践经验的手段,而更主要的是看成是促进学生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不可缺少的过程。因而安提亚克大学在实施合作教育的70年内始终不渝的要求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以采取“学习→工作→学习→工作”不断转换的方式,完成学业。安提亚克大学前任校长摩根在60年代曾经说过,我的愿望一直是使安提亚克大学的学术课程、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特别是个性、身心、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教育。安提亚克大学现任校长伦·卡斯肯(Alan E·Guskin)也曾反复强调,安提亚克大学与其他学院和大学的鲜明区别点在于,她始终不渝地倡导并实施全人教育。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70多年以来,在安提亚克大学学习的每一个学生都花费了大约一半时间从事有报酬社会生产实践,而另一半时间在学校中学习。不修足社会实践的学分,学生是不能从安提亚克大学毕业的。安提亚克大学设有合作教育部,这个部门不仅负责安排学生到全美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进行工作的有关事宜,而且还担负起对学生兴趣、爱好、专长特别是人格发展的指导。安提亚克大学要求每个毕业生应当具有在多个社会生产领域中工作的经验,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他们作为“全人”的发展。另一种是以西西那提大学为代表的强调于技能学习和有利于学生今后充分就业的合作教育制度。这种合作教育模式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主张合作教育应当在工程、建筑、机械设计等应用学科中开展,因为合作教育特别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二是主张学生稳定于一个相关的公司中进行社会实践,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毕业定向。

就上述两种模式的比较而言,显然前一种模式是一种内涵更为丰富,更具魅力的教育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不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而是与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在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与研究,我们把建立在全人教育基础上的合作教育的基本精神概括为如下几个基本方面。

1.它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与工作相互转换的方式,部分地解决了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需要协调一致的问题,从而为人类社会最终全面解决这个问题,拓开了新的发展道路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美国的许多地方,在工厂、商店、学校和农场里,我们曾访问过不少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他们对合作教育虽然有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认识和评价,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学习和工作不断转换的方式,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把握住,究竟把学习和个人发展的重点发展放在哪些方面,才能适合未来就业的真正需要。

安提亚克大学里,许多学生的切实体会是:在过去许多年的学校教育中,我们一直信奉的是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而在合作教育制度中,经过稳定、充分和有规律的社会实践,我们才开始明白,社会需要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一个不受社会和雇主欢迎的人,是无法在未来社会中发挥他的才干的。合作教育使我们增加了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和十分现实的就业意识,使我们懂得了究竟学什么和怎样学才能受社会和雇用者的欢迎。

在西西那提大学,我们发现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在开始时往往只满足参加工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他们开始注意选择工作和学习内容。这说明,切实的实际工作经历使他们意识到,社会的实际需要对他们的学习和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它给予人的发展的解释,从一个方面支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即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人的发展决不仅仅是智力发展和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是智力和体力、理论与实践、精神与人格、自我和社会合作精神的全面和均衡的发展。同时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方法。

在教育发展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对人的发展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曾对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作过精确的总结,指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不断更新,人类个体的发展史必然要走一条由原始社会的较低层次的全面发展到阶级社会的片面发展,最终在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历程。马克思特别重视现代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他指出,由于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因而,由全面发展的人来代替片面发展的人,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大工业又通过它的灾难本身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大工业还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人是承担一种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①

按照笔者的看法,20世纪以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和电子计算机等通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种发展趋势是与马克思早年的预测是完全一致的。更令笔者感到惊奇的是,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在美国的安提亚克大学,人们不仅把合作教育建立在全人教育的基础上,而且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的有机结合看成是培养全人的最重要的方法,并且70多年始终不渝的坚持着。这使我们想到马克思的另一个著名的论断:“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世纪50年代末,当美国的合作教育遇到重要困难的时候,不少人是从中国当时声势浩大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运动中获取了力量和精神支持的。这使他们想到,当一个事物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时,不管它会遇到怎样的磨难和挫折,总会或在此地或在彼地放射出灿烂的火花,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

3.它比较充分地利用了社会为人的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教育资源。

这种利用既表现为利用学校的师资和各种教育设施,也表现为利用社会为学生可能提供的工作和实践机会。在合作教育者眼中,不仅仅是学校,而是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合作教育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今后生活、工作的必须的实际经验,而且可以比较准确地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有效的发展。

从教育经济的眼光来看,在合作教育的条件下,由于比较充分地利用了社会性教育资源,因而,学校教育的资源相应地获得了有效的拓展。像安提亚克大学这类全面实行合作教育制度的学校,招生数可达同类规模学校的2倍。这对于那些高等教育需求强度巨大,而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和地区,这种教育模式对缓解教育需求压力,无疑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从西西那提大学首创合作教育制度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合作教育制度虽然曾面临不少的挑战和困难,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发展壮大的。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合作教育是具有生命力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合作教育是一种尽善尽美的教育模式,也不意味着,合作教育必将取代其他的高等教育模式。至少在美国,现行的合作教育已经暴露出过分强调工作与学习间的均衡转换、缺乏个性与弹性、学生的学术水平不高以及在许多的专业领域中还缺乏实施经验等缺点。但是,我们始终认为,合作教育的上述三种基本精神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从合作教育的三种基本内在精神出发来思考,我们认为合作教育在中国教育特别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不仅仅是因为这种教育模式与马克思预见的那些教育发展方向颇多相似之外,而且更因为它符合现代化社会对教育和人的发展要求,也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

第一,中国是一个学校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这些有限的学校教育资源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

据调查统计,1988年我国小学在校生为12535.78万人,按1982年人口普查适龄儿童计算,约有900万7-8岁儿童未入学。1988年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升学率只到69.4%,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38.9%,而从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升入高等学校的约占10%。③按此推算,到90年代中期,我国新生一代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大体是: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0%以上,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2%,高等文化程度的(含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占25%,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的占3%。另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90年代初,全国每万人口仅有科学家和工程师11.65人,而发达国家80年代末每万人口为200-300人。全国总工会1992年1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工业企业职工队伍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3.1%,初中以下学历的占40%。在农村,平均150个乡镇企业才有一名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中初级技工占绝大多数;农村区乡干部90%以上未达到中专水平。④据北京市对33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60%的企业表示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15%的企业连目前经营的需要也难以适应,突出表现是:不善于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占57%;难以开发新产品的占54%,不善于对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的占48.5%。[⑤]很显然,中国劳动人口的这种素质状况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就连中国的企业家们也不得不承认,造成企业诸多不适应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职工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这表明,今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我国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十分强烈,望子成龙心理已成为推动学校教育非正常运行的最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笔者认为,当前中小学所出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以及“体育、德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滞后”等现象,都与民众对高等教育迫切追求的巨大压力有直接的关系。

很明显,要想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发展和民众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如果我们能把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同龄人的3-4%的现实水平提高一倍左右的话,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将得到大大缓解。遗憾的是,受社会生产的发展总水平和国家财力的制约,我国目前维持1075所高等学校的现有规模已经感到有些吃力,很难再有力量增加新的学校。因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并大力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就必然成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而合作教育制恰恰能够适应这种需要。如果我们能在一半左右的高等学校全面推行合作教育制,就等于新增加了250多所高等学校的招生总数,这对于缓解社会对较高层次人才需求,减轻“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巨大压力,无疑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传统的中国是一个比较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社会实践;比较重视智育,而比较忽视学生智力、体力乃至劳动技术等获得全面发展的国家。这种文化教育传统至今仍然对当代中国教育发生十分深刻的影响,不采取具有鲜明针对性的改革对策和富于创新意义的教育模式,这种文化教育传统很难被打破。

许多教育质量的国际比较都指出,我国学生的特点是基础知识比较系统扎实,思辨能力强,但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力不足。任凭这种状况的发展,将不利于我们造就在21世纪能适应国际竞争和现代化发展的人才。

很显然,大力提倡和推广合作教育制度,对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将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它既符合我党一贯倡导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指导思想,也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对富于创造力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我国的合作教育实践中,如果能把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溶铸到合作教育中,中国的合作教育将会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开放的年代,随着国外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大量涌入,我国青年一代重视自身利益和自我发展,而忽视公众利益和社会需要的倾向变得越来越明显。不花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青年一代的成长将十分令人担扰。

笔者认为,这种倾向的发生,既与对外开放的客观现实有关,也与我们偏重理论说教,忽视社会实践的教育方法有关。少年从7~8岁开始就被关在学校里,不了解中国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不懂社会的复杂和工作的艰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用过于理想主义的态度要求社会,而忽视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应有的贡献。

国外实施合作教育的经验表明,采用合作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有计划地亲自参与到社会生产实际当中,将十分有利于他摆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合作教育是一种培养脚踏实地的社会建设者的良好方式。很显然,研究和推广这种教育模式,将有利于纠正在我国青少年中出现的日益严重的重视自身利益和自我发展,而忽视公众利益和社会需要的倾向。

另外,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总态势,除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外,个人将对其他阶段的教育给予更多的投入。但从我国居民的家庭收入总水平看,还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够支付所有教育费用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的费用。采取一种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有报酬)的教育方式,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许多家庭和学生现实需求,而合作教育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

合作教育在中国虽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要想把其变为现实,我们仍然面临许多障碍。

首先,要破除那种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看成是极左思潮的错误观念。诚然,“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一起,曾作为“四人帮”一伙在十年动乱期间,破坏正常的教育秩序,实现其政治野心的口实。但这一切后果都是在当时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产生,不足以成为否定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教育原理的依据。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实践都证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符合现代社会,现代教育和现代人发展和成长的基本规律,也有利于对整个社会教育资源的综合调配和利用。在现实条件下,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把握其内在精神,具有创造性地发展符合我国特点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注意防止要么全盘肯定,要么全盘否定的思维方式,着重于把握国外合作教育的内在精神,并把其中合理的成分纳入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

根据我们的考察和研究,国外的合作教育发展到今天,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过于强调学习与实践的机械转换和时间对等,学生的学术水平得不到切实的保证;全人教育的思想还没有全面贯彻到合作教育中;等等。对此,我们在研究和实验中,必须结合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况,给予切实的注意,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作教育制度来。

为了使合作教育制度在我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提出如下具体建议:

1.把合作教育纳入到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加以深入的研究,使其成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贯彻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一种崭新的形式。

2.首先选择部分工科、师范、农科等专业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之后,再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3.我们赞同合作教育中工作和学习的定期转换,但又认为,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工作与学习在时间上的绝对均等。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工作时间以占1/3或1/4为宜,即在四年大学期间校内学习时间约为3年,工作时间约为1年;或将一年划为3个学期,其中2个学期为在校学习期,1个学期为在外工作期。

4.采取因地制宜和富于弹性的合作教育制,鼓励不同地区和不同专业的学校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丰富多彩的合作教育模式。

5.适当延长开展合作教育的学校的学制,以保证学生的学术水平,其延长的幅度以学生工作时间总合的一半为宜,或把目前学生假期并入工作期中。

6.提倡学生做有报酬和符合自己专业方向工作。在一些尚未开展合作教育的学校,建议首先在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中实施合作教育,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完成学业。

7.把学生的学习、实践和毕业分配有效地结合起来,以使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与学生、学校间有更多地相互了解的机会。接受学生工作的单位应有选留毕业生的优先权。

8.国家应制定一些配套的优惠措施,以鼓励企业接受学生进行有报酬的工作实践。

9.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学校等开展合作教育的前景十分广阔,应对在这些学校开展合作教育采取十分积极的态度。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34-5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

③参见韩宗礼著:《我国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探析》,载《教育研究》1990年第1期。

④⑤参见国家教委教育体制专题调研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标签:;  ;  ;  ;  

合作教育的内在精神及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前景_中国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