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途径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提供了新机遇
1.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关系从集体型向个体型变化,使得职工的自我意识相对增强。市场经济的个人主体地位的确定,使职工可以自由地选择职业并对职业选择的后果负责,承担在市场活动中决策的风险、收益、责任。也正是这样,职工个人才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使其科学技术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得到全面体现。从积极方面来说,随着职工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人的自我意识相对增强,人的敬业精神也得到极大的提高。然而,市场经济中,职工主体地位的确立,也潜伏着人的发展的极大危险,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人的关系是通过物(商品、货币)表现出来的,很容易被物化而变成“经济的人”,从而从个体主体性走向个体本位主义即个人主义。
2.效益观念的增强使职工和职工之间的关系明显地由“感情型”转变为“利益型”,使得职工在树立起竞争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市场经济通过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实现经济上的高效率达到对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并使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在贡献与利益相统一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价值。所以市场经济培养出来的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效率观念、价值观念,不仅对社会经济生活是必须的,而它们作为一种政治观念也能激人奋进、赋予人们积极的生活意义。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社会的不公平。一些人片面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只顾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否认人的社会价值,甚至把自身的经济价值视为社会价值,从对商品的崇拜,发展到对金钱的崇拜,从而产生拜金主义,出现腐败、功利主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
3.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会产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要求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借助竞争,繁荣经济,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这说明市场经济的目的本身就是一种伦理目的、就具有道义性。在市场经济中,从人的求利到活动中引出行为规则,它表现为法律、法令,要求每个人的经济行为都要以这些法律、法令为准则,绝对地服从,使每个人的个别性在法律面前转变为同一性,即在法律面前人人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一致性,平等地对待他人。虽然市场经济具备产生自身道德的基础,但并不是说市场经济与人的道德精神就没有矛盾,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使人的真实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很容易被市场化,造成物质与精神的分离。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同时也有很多新的发展机遇。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市场经济的盲目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职工的社会竞争意识得以增强。然而,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很多问题上,特别是观念上的滞后,使转轨时期的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如对市场了解不够,凭感觉搞投资、铺摊子,决策随意性大,等等,以致一哄而上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盲目性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供需不平衡,物价波动,市场秩序混乱,人心浮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全局观念和组织观念,滋生了分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不利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进行。
2.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拜金主义倾向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市场经济强调物质利益、追求最大利益,这极易引起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一系列的变化,滋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倾向,致使有的人以财富多少作为人的价值高低的标准。权钱交易、钱色交易、贪污盗窃、坑蒙诈骗、偷税漏税、化公为私现象大量产生。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私营个体户偷税面达80%,集体企业偷税达40%,国营企业偷税也不低于40%,有人测算,全国每年税收损失约在500亿元以上;据资料统计,全国每年公款吃喝约花掉1000 亿元,公款旅游约花掉上百亿元。这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不但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使社会腐败风气滋生蔓延,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无形增大。
3.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道德沉沦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市场经济活动应注重经济效益,还应遵纪守法、讲公平、讲道德、讲信义,把生产和贸易都搞好。但实际上违背这些商业道德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思想、言行、作风等出现了严重错位现象,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现带来难度和冲击。
4.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复杂化过程。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带来地区间、国际间开放,由于战线过长、过宽,管理难以到位。所以,社会上的某些丑恶现象又沉渣泛起,国外的一些腐朽生活方式也乘机而入。这些都冲击着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影响着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增加了人们思想意识的复杂程度,影响着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的良性发展。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造成困难。
5.在社会上还存在地区间、行业间、单位间、群体间的贫富差距,而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问题。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生产实现共同富裕。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允许个体经济存在,也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这个政策感召下,一些人经商赚了钱、发了财、成了富翁。而有相当多的公有制企业,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经济效益一时还上不去,工人工资低,有的开不了工资,生活比较困难。有少数企业靠行业优势,职工工资略有增长,但也并不富裕。在农村农民生活差距更大,至今,还有没解决温饱的。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又带来了现实的难度。
6.消费上出现了高消费阶层,甚至趋于畸形消费,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极大震荡。目前社会上的消费居高不下,由一些“暴发户”、“大款”构成了一个高消费阶层,他们追求个人享受,沉溺于灯红酒绿,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甚至干出一些伤风败俗和违法乱纪的事情。这种现象也侵蚀到党校机关,诱发一些党员、干部借职权之便,以迎来送往为由,摆阔气,讲排场,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大肆挥霍公款。人们积极追求高消费,造成职工思想不平衡,给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极大震荡,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发难做。
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补充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我们党从来把党的建设作为伟大的社会工程,从而在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了党的兴利除弊的政治优势。但是,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是通过政治运动或结合政治运动来实现的。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指出,今后不能再搞政治运动了。那么这个新的伟大社会工程如何实现呢?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加以解决。我们认为应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体制(以党为核心的各种杠杆、齿轮所构成)和民主法制、行政管理、企业改革的新体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由舆论、教育、文化、法律、管理活动等诸种要素形成合力。群众运动不可搞,但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的群众路线必须采取新的形式予以发扬光大。现在军队开展的爱国奉献、岗位学雷锋,共青团开展的志愿者、献爱心、手拉手、雏鹰等活动,工会开展的送温暖活动等等都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这些活动把全局要求和群众的需要结合起来,把起作用和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体现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通过参加社会实践,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的效果。
2.市场经济要求职工必须把握好个人和集体的辩证统一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要求摆正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而且要从多角度和全方位来摆正。其中包括利益关系(公私关系)、作用关系、性格关系(共性和个性)。在处理公私关系上要把握三条原则,即公私兼顾、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由于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公私兼顾是基本原则,但是它的最高原则仍然是大公无私。否则,在关键时刻势必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考验,以至丧失国格人格,腐化堕落,既谈不到公私兼顾、先公后私、而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道德规范也没有人去遵循了。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倡导大公无私的精神。在这里还要进一步从目的、途径、地位三个方面划清个人利益和个人主义的界线,批判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批判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错误观点。在个人作用和集体作用的关系上,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集体作用第一、团结就是力量的基本观点,在这个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的杰出作用,倡导革命英雄主义。在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上,我们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但要坚持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公民的个性离不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党员的个性离不开共产党的党性。只有把个人和集体的辩证统一关系处理好了,才能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从而让人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理论教育和实际工作教育辩证统一起来。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才能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培养政治远见,增强革命本领。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才能使人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些基础上进行职业道德、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才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职工的思想。与此同时,实际工作的教育作用也不可忽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求施教者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同时还要求具备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品行,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不靠压服的办法,而是摆事实、讲道理,拿事实说话,疏通思想,化解矛盾,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使灌输引导与自身人格力量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为广大职工所欢迎和接受。
4.坚持把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取中西文化之所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要反对借时代性,否定其方法的借鉴和继承性的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借传统方法继承性为由,在新时期不主动探索创造新方法的保守主义。对此,一方面我们要以自己的一套思想政治理论为主体,大胆借鉴西方管理科学中的合理成分,有效实行“中西嫁接”,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新鲜“血液”,做到集二者之优,去二者之劣,刚柔相济,情律和一,科学“嫁接”。另一方面,要从我国古代文化思想中汲取精华,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民族性和传统性。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古代文化思想具有一种“血缘”关系,但主要还是相承了几千年的儒学思想。我国几千年文化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深掘和提炼,并将其融入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这样,就能使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民族性、传统性和科学性,从而产生出不可比拟的物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