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目的:观察与评价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需行无痛人流术的2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P组为单纯丙泊酚组;观察组A、B、C组为地佐辛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用:地佐辛1mg;地佐辛3mg;地佐辛5mg,行静脉全身麻醉,体动时追加丙泊酚,对4组患者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率及宫缩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B组、C组意识苏醒时间、丙泊酚总量明显少于P组和A组(P<0.05);地佐辛组宫缩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B组不良反应最少。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麻醉是安全可靠的,既减少丙泊酚用量又能得到满意镇痛效果,且并发症少,地佐辛使用的最佳剂量推荐为3mg。
【关键词】人工流产;地佐辛;丙泊酚;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222-02
目前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已广泛应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但由于丙泊酚的镇痛效果弱,临床麻醉常需较大剂量或配伍镇痛药物来减轻疼痛。已有研究报道配伍用芬太尼、氯胺酮、咪达唑仑等,获得满意的临床镇痛效果,但这些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循环与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地佐辛作为一种新型阿片类镇痛药,其具有镇痛效应强、呼吸抑制和药物依赖发生率低的特点,近年来在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技术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亦有文章讨论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本文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时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并力求寻找最佳使用剂量,从而进一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12月来我院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P组为单纯丙泊酚组,观察组A、B、C组为地佐辛组。所有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8~44岁,体重40~75kg。术前均无明显心肺病史,无麻醉禁忌证。4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孕周、体重等均无明显差别。
1.2 麻醉方法
所有病人术前禁食时间超过8h,无术前用药。麻醉前吸氧3L/min,建立静脉通道(肘静脉),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和脉搏及血氧饱和度。P组:单纯丙泊酚组;A组:地佐辛1mg复合丙泊酚组;B组:地佐辛3mg复合丙泊酚组;C组:地佐辛5mg复合丙泊酚组。四组病人均提前注射盐酸昂丹司琼预防恶心呕吐,外阴消毒即刻开始静脉全麻诱导,P组病人单纯使用丙泊酚,A、B,C组分别先行注入地佐辛1、3、5mg后再缓慢静注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阴道消毒,观察扩宫颈时病人体动反应,体动病人追加丙泊酚用量至体动消失,术中有体动随时追加丙泊酚加深麻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临床效果观察
观察记录所有患者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率及宫缩疼痛评分,宫缩疼痛采用VAS评分,完全无痛为0分,轻微疼痛为1~3分,可忍受疼痛4~7分,剧烈疼痛8~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x-±s表示,各项指标之间配伍设计进行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四组病人苏醒时间比较
P组为(8.09±2.11)min,A组为(8.13±2.16)min ,B组(6.84±3.16)min、C组(7.38±2.53)min,B及C组的苏醒时间少于P组及A组,且以B组时间最短(P<0.05)。
2.2 丙泊酚用量比较
对照组为(180.52±23.22)mg,A组为(175.56±21.98)mg ,B组(160.25±18.56)mg,C组(150.25±15.78)mg, B组、C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和A组(P<0.05),且以C组最少。
2.3 宫缩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率比较
对照组宫缩疼痛评分为(3.56±2.82)分,不良反应15例(30.00%);A组为(2.98±1.85)分,不良反应13例(26.00%);B组为(2.05±1.55)分,不良反应4例(8.00%);C组为(1.85±1.25)分,不良反应9例(18.00%);A、B、C组宫缩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不良反应最少。
3.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可在门诊完成的短小手术,整个手术过程约5~10min左右,因此理想的麻醉药物要具有起效快和苏醒迅速的特点,丙泊酚作为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完全的特点,目前已普遍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但丙泊酚的镇痛作用较弱,所以病人常发生肢体扭动而影响手术操作,临床麻醉过程中常常视情况加大丙泊酚剂量,也因此增加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抑制发生概率。有研究报道,配伍用有镇痛作用的麻醉药物如芬太尼等来辅助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地佐辛是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有报道显示,其镇痛作用强于吗啡、哌替啶,且无明显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副作用,无明显依赖性[1]。由于其镇痛效应强、呼吸抑制和药物依赖发生率低的特点,近年来在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技术中得到了广泛使用。亦有文章讨论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但对其使用的最佳剂量并未做深入的探讨。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不同的方式,实验结果显示,B组、C组意识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和A组(P<0.05);地佐辛组宫缩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B组不良反应最少,说明地佐辛使用的最佳剂量推荐为3mg。
综上所述,人工流产中采用地佐辛与丙泊酚复合应用,可降低丙泊酚药物用量,减轻疼痛,得到较佳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艳艳.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9:76.
项目名称: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ERCP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编号:2013YD18022
论文作者:林红,刘洋,王月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剂量论文; 人工流产论文; 疼痛论文; 效果论文; 用量论文; 静脉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