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_文燕

梓潼县人民医院 622150

摘要:目的:分析56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脑卒中后发生癫痫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脑卒中患者中,脑梗死后继发癫痫、脑出血后继发癫痫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患者在发作时间上互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部位比较,早发性癫痫皮层的发生率高于皮层下迟发性癫痫,且大病灶发生率高于小病灶,经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癫痫是脑卒中发生后早期的常见并发症,以皮质部位为主,脑卒中癫痫发病与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对急性期有癫痫风险的脑卒中患者应注重预防,及时控制癫痫发作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脑卒中;癫痫;临床特点;分析

Clinical analysis of 56 cases of post - stroke epilepsy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6 cases of epilepsy after stroke,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56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fter strok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were analyzed. Results: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eizures of epilepsy,epilepsy and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epilepsy in 56 stroke patients(P <0.05). The lesions were compared with early onset epilepsy The incidence of cortical upper layer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elayed epilepsy,and the incidence of large lesion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elayed epileps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Epilepsy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stroke. It is mainly related to the type of cortex,the type of lesion,the size and epilepsy.

【Key words】 Stroke;Epilepsy;Clinical characteristics;Analysis

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该病常突然起病,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的疾病,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卒中发生率不断增加,即便经过有效的治疗,治疗后也容易发生脑卒中后并发症。在脑卒中并发症中,癫痫是其中的一种,在发生后大脑出现缺氧,耗糖增加的情况,进而患者出现高热、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导致了脑损伤,延迟了患者康复时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1]。为了解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发病特点,促进患者的康复,本研究收集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脑卒中后发生癫痫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46-74岁,平均年龄在(55.8±2.6)岁。脑卒中类型为脑梗死21例、脑出血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癫痫类型根据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时间分为迟发性癫痫(脑卒中2周后发生多次癫痫),早发性癫痫(脑卒中后2周内发生多次癫痫)。所有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癫痫诊断符合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制定的癫痫发作分类方案诊断标准。入选患者无既往癫痫发作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癫痫。

1.2方法

对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电话或门诊对患者随访,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发病部位、病灶大小、癫痫发作时间、类型、脑电图检查的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不同类型脑卒中后癫痫发生时间,不同癫痫类型与病灶部位和病灶大小的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版本对建立的实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n)、率(%),通过卡方(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表达,通过t检验分析,组间对比,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卒中后癫痫发生情况比较

56例脑卒中患者中,脑梗死后癫痫、脑出血后癫痫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的发作时间上互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后癫痫是常见的脑卒中后并发症,该症状是排除其他疾病导致,患者既往无癫痫病史,在脑卒发生后的一定时间内,出现癫痫症状,并且非脑部和其他代谢性疾病导致,通常在发生后,使用脑电检测,能够发现癫痫性放电与脑卒中发生部位具有一致性。目前,导致脑卒中癫痫发生的机制还不完全的清除,早早发性癫痫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后造成的脑细胞功能代谢紊乱有一定的关系,而迟发性癫痫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后,神经元变形和胶质细胞增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中任何类型脑卒中后均会存在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其中部分性发作较为常见。当患者出现继发癫痫后,给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带来了难度,增加了致残率和病死率,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发现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在5%-13.5%,这说明在发生脑卒中后,部分患者存在发生癫痫的几率。有研究认为男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本研究我院接收患者统计发现也是男性多于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对此分析,可能是男性的体力活动多,更容易受到促使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侵袭。

为分析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特点,本研究对在我院接受的脑卒中后发生癫痫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后癫痫的早发性高于脑出血后癫痫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且均高于迟发性癫痫,脑梗死后癫痫、脑出血癫痫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原因,早发性癫痫的发生是大脑神经元出现异常放电的情况,而迟发性癫痫的发生主要是脑卒中病灶周围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形成了癫痫病灶后引发[2]。在同类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早发性癫痫的发生率高于迟发性癫痫,与本次分析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对于病灶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本次分析发现,早发性癫痫皮层的发生率高于皮层下迟发性癫痫,且大病灶发生率高于小病灶,经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可能是皮层区与其他部位比较,受到脑血管病导致的癫痫发作阈值比低,神经元容易受到激发,进而出现异常放电的情况[3],因此,在脑卒中后,更容易形成癫痫,与相关文献报道中得出的结论具有一致性。

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中,还未有一致的意见,相关研究认为,早发性癫痫不提倡实施抗癫痫的治疗,只需要积极的预防即可,从而减少脑损害的发生,而迟发性癫痫则需要使用抗癫痫的药物进行治疗。但也有研究认为早发性癫痫的治疗,要根据癫痫的发作机制,实施针对性处理,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常,及时、合理控制脑水肿的情况,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从而保证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迟发性癫痫的诱发因素很难在短时期内消失,需要患者长时间的服用药物,控制病情的发作。因此,对于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还需要临床人员给予进步的研究证实,尽量控制癫痫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健康。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以早发性癫痫为主,病灶部位以皮层为主,且范围较大,临床中要根据癫痫的特点及时的进行预防治疗,从而减少患病后癫痫的发生,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何俊华.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4,26(20):129-130.

[2]付斌. 对脑卒中后癫痫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 吉林医学,2015,14(11):2276-2277.

[3]黄荣,卜一多,陈文武. 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特征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16,31(01):107-108.

论文作者:文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56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论文_文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