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红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_红提葡萄论文

温室红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_红提葡萄论文

温室红提葡萄的无公害栽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室论文,无公害论文,葡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利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生产反季节高档无公害红提葡萄是许多果农增收、增产、快速致富的好途径。我市聂村王明鹏温室种植红提葡萄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红提葡萄的栽培措施介绍于广大果农。

栽植密度与架式的选择。栽植一般采用南北行,单株、单行、单壁立架栽培株、行距1.6×0.8米;单株双壁立架栽培大行距2.4米,小行距0.8米,株距1米。早春温室内要采用营养袋育大苗,栽植沟行距与株距为80×80厘米。亩施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并与土壤充分混合后施入栽植沟内。5月末6月初按株行距将育好的大苗栽好,浇一次水。

肥水管理。每年采果后施足基肥,亩施3000~4000公斤、复合肥50~100公斤。每年于萌芽期进行第一次追肥,一般亩追尿素3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落花后进行第二次追肥,亩追尿素40公斤。着色前期进行第三次追肥,亩追硫酸钾50公斤。在果实生长期叶片喷肥3~5次,喷施0.3%磷酸二氢钾、硫酸钾或氨基酸钾液,促进着色,提高品质。遇干旱应及时灌水,特别在夏季除棚后应注意防旱,施基肥后应灌一次透水。一般于封冻前浇一次水,催芽前1次,花前10天左右与花后各灌1次水,浆果膨大期浇1次水,采收前浇1次水。

大力推广二氧化碳施肥。由于保护地早春是封闭栽培管理,植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得不到补充,光合作用下降。利用二氧化碳发生器补充气肥,增加营养物质积累,植株枝繁叶茂,果艳质优。

整形修剪。幼树在定植当年留1个主蔓,长到7~8片叶时进行第一次摘心整形,叶腋内夏芽副梢均留1~2片叶摘心,待顶端夏芽副梢长到7~8片时2次摘心,其他处理与第一次摘心相同。秋季落叶后,主蔓剪留1~2米,夏芽副梢从基部剪掉,不下架,盖上棉被进入休眠。成树第二年芽萌芽后,选留5~6个冬芽,其余抹掉。结果枝在花序上部留4~6片叶摘心,叶腋里副梢均留1~2片叶摘心,下部所有叶腋里副梢去掉。营养枝留8~12片叶摘心,最顶部副梢留5~6片摘心,基部40~50厘米以下副梢全部抹去,上部副梢1~2片摘心。冬季修剪,结果枝疏去,营养枝短截,4~5年后,随着结果部位外移,保留定芽,做营养枝进行修剪。6~7年枝蔓老化。保留长枝,进行枝蔓更新。

棚内温度管理。一般在升温前顺行灌一次透水,覆盖地膜保墒,然后升温。棚内温度应逐渐提高,可分为5个阶段。发芽前,白天温度15~18℃,夜间5~6℃;发芽至开花前,白天18~20℃,夜间6~7℃;花期,温度稍高,白天25~28℃,夜间8~10℃;落花至果实膨大期,白天25~30℃,夜间15~18℃;果实着色至采收期,白天不高于30℃,夜间15℃左右,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

棚内湿度控制。棚内空气湿度,从覆盖至发芽,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左右,发芽至开花前控制在60%~70%,花期至果实膨大期控制在50%~60%,以后直至采收期以50%为宜。土壤湿度,自扣棚至采收应保持土壤相对持水量60%~80%。不同物候期内,以萌芽和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宜控制在70%~80%范围。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尽量避免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过大,防止产生裂果。

花果管理。合理负载,亩产量控制在1500公斤,每平方米架面留果3个,单果重800克。结果梢与营养梢的比例为1∶3,强梢留2个果穗,中庸梢留1个穗,弱梢不留穗,开花前掐掉穗尖的1/3。疏去果穗基部1~2个大的分枝,使果穗丰满紧凑。果实谢花后15~20天,对经过疏粒的果穗保留60粒左右,可使每个果粒大小一致,着色均匀。谢花后15~20天,对经过疏粒的果穗进行膨大剂处理,可把膨大剂稀释100倍,用药液蘸果穗,每个果粒必须全部着药,一般可使果粒增大3~5克,效果十分明显。果粒达到豆粒大小时(即花后20天左右),将经过膨大剂处理的果粒先喷一次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液,药液干后用自制的报纸袋,将果穗套上,摘果前几天去掉果袋,可避免果穗受到病虫的危害。摘袋后在架下铺反光膜,并去掉果穗周围的叶片,使果穗充分着色。

病虫害防治。大棚葡萄病虫害一般较轻,以预防为主,扣棚前结合清园,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200倍五氯酚钠铲除剂。扣棚后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一遍,生长期视情况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大生M-45,多菌灵每10~15天交替喷药一次,杀虫剂用菊酯类农药灭杀。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

标签:;  ;  ;  ;  ;  ;  ;  

温室红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_红提葡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