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课程资源
但在探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一、社会发展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对人的要求水平越来越高,对不同的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广泛,在人才无法满足社会要求的时候,才感觉到人才的匮乏。其实,人才并不缺乏,而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人才少了。
纵观中国教育所走过的路程,一向单一的、死板的教育形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科学门类、科学领域的不断更新、增加,为人才培养提出了多方位的培养要求。其实,教育并不是把每个人培养成高科技人才,而是要培养能被社会容纳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学校教育应注重教给学生能很好掌握未来科学领域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在注重技术技能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的劳动者,而是需要一个有一定基本理论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劳动者,现行的教本课程并不能达到这一点,学生在走向社会后,一部分成为高科技尖端人才,而另一部分则成为了社会的普通劳动者。由于教育本身并没有应学生的个人所长而大胆地进行个性培养,学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创造财富,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劳动者。现行教材应加大先进科学知识的传播力度,将世界最前沿的新的科学知识融入到教材中去,特别是在中小学教材改革上要注重这一方面的开发研究。
可以说这样的教材体系将会为学生掌握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搭建了一个学习平台,这个平台可随时将新的科学知识展现给学生,学生可通过多媒体网络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这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在新课程中注重传播先进科学知识的同行时,决不能摒弃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发扬。
二、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扼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再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应加快现行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现在“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没有从学校完全消失。在教育改革中,某些地区开展的教师“末位淘汰”制,在一定程度上有鞭策教师的作用,但“末位淘汰”制有时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绩,在期末量化评估中,学生成绩的好坏往往成为衡量一位教师的重要标尺。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努力提高学生成绩,则不得不用大量的精力去研究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对其他具有个性培养的课程根本就置之不理,即就是总结的一个教育方法、教育成果,也是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产生的,这对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极大的阻碍,像这样的教育模式怎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劳动者呢?
要想使素质教育在新课程中得以实现,必须对现行的教育教学考评制度进行改革,不能就单一的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好坏。我相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会产生既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又能公正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项制度来。
三、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体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最能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可以从多媒体上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而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就较为困难。其实课程资源不一定就要从先进的教学设备中获取,可从学校的周边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获得,特别是农村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相关的课程资源,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去获得。例:在小学五年级九册语文教材《蟋蟀的住宅》一文中,教师可让学生在田间浅沟观察蟋蟀的生活习性……等等,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紧紧跟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既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教育教学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使培养的人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对社会有所作为,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的共同事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发挥主导地位,开拓创新,努力发掘课程资源,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就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彦. 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25-26.
[2]林尚垣. 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龙岩学院学报(1期):21-24.
[3]卢小平. 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电子教育(4):63-65.
论文作者:王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学生论文; 社会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课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