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启示_农民论文

国外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启示_农民论文

国外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劳动力论文,启示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性

农村劳动力素质高低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影响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由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导致其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接纳、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导致农村科技进步贡献率极低,目前我国农村科技进步贡献率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由于他们的素质低,良种技术、无公害技术等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也大打折扣。一些先进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等无法在农业中应用。其次,它影响了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市场知识和观念,常常导致市场趋同现象,结果造成生产和销售的被动,产品不适应市场的要求,出现“烂市”现象。第三,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越高,农民从事非农经营的机会就越多,其从事非农的报酬也越高。对河南省濮阳县的调查中,验证了接受培训与农民收入的正相关关系。该县50位外出人员收入情况按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组显示,他们的人均月收入分别为209.6元、300.4元、306.7元、709.0元,四者之比为1∶1.4∶1.5∶3.4。调查显示,接受过培训的家庭,人均收入为1999.94元,劳动力平均收入为3487.12元;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家庭,人均收入为1668.04元,劳动力平均收入为2674.41元。接受过培训的家庭与未接受培训的家庭相比,人均收入相差331.90元,劳动力平均收入相差812.72元。

国外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经验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农民的低素质,带来的首要的和最大的问题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出去。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措施是教育和培训。国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为我们做好劳动力培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国策地位 法制保障

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一年,GDP就会增加9%。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对他们接受农业科技和先进管理方法、推广应用现代农业科技的重大作用,都很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作为基本国策并用立法的形式加以保证。这种地位大大保证了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提高。

80年代末,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程度已达11年,发达国家的美、法、德、英、日分别达到18.04年、15.96年、12.17年、14.09年和11.87年。1947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基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规定所有适龄人口教育从6年延长到9年。随后,日本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20世纪80年代就普及了高中教育,农村40%的适龄青年跨进了大学校园。同时,日本政府还在农村推行了一套职业训练制度。与此相适应,国家也鼓励各企业、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各种岗前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适应能力。法国政府为确保农业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要求所有企业和个体农庄随时随地接受学生实习、参观及各种学习要求。而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只6.5年,只有小学水平,还有大量的文盲。

系统完善 措施到位

农业无论是机械化、良种化,还是实现化学化、专业化都离不开较高素质的生产者、经营者、农业专门人才及以此为基础的农业科研的发展,为此,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教育培训的体系建设,如日本建立了全国性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实验网络,全国有农业大学60多所,中等农业技术学校600多所,并有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进修和培训组织,培养了大批农业优秀人才和其他经营人才。法国19世纪中叶就建起了第一所农业技术学校,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农业教育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农业教育功能。目前,有925所农业院校,在校学生17.4万人。此外,每年还有10多万农民接受职业培训,对推动法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农业教育分为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三个部分,农业教育所包含的学历和资格证书主要有农业职业能力证书、农业职业学习证书、农业职业高中会考证书、农业技术高中会考证书、农业技术员证书、高级农业技术员证书、工程师文凭、学士文凭和博士文凭等层次。

为保证培训任务的落实,采取了有力的措施。首先,农业教育归农业部管理,中高等农业学校校长的任命、教育经费的拨发、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人员管理均由农业部管理,教育部只负责农业教育文凭和国家基本文凭的对等协调工作和宏观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强化农业教育与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充分考虑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要求。其次,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培训。国家、私人一同办农业教育,农民培训有固定的来源,充分调动了各种力量的办学积极性,农民培训经费来源有三:政府提供;农业发展协会征收税;未建筑面积税。由于经费到位,农业高等教育、技术教育分工明确,从农业工人、技术员到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培养都有相应的教育机构承担。

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目的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及整个工业化的要求。各国在农民培训上都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并紧紧围绕目标实施培训措施。人才目标分门别类,受培训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学校和学习内容、级别。如法国,国家规定农业职业证书和农业职业学习文凭持有者只能在农场或农业企业中当雇工,只有农业技术员证书持有者或通过农业职业和技术会考的学生,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为增强教育培训的实用性,教育组织突出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的农场或生产车间,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生产劳动,定期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使学生较早接触生产和经济领域,便于理论联系实际,也便于学生将来的就业。

给我们的启示

学习外国的经验,笔者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更新观念 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排具体领导主抓该项工作。成立县级培训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明确责任,为培训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河南省上蔡县出台了科技培训实施方案,县乡健全了组织机构,聘请责任心强、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赴乡村进行各类技术培训。桐柏县建立科技指挥体系,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指挥网络,县乡配备科技干部,专司此项工作。山东省即墨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在进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不要农民掏一分钱,免费培训到家门口。合理设置了畜牧、水产、种植、经营管理等农业科技培训专业和缝纫、电工、车工、美容美发等劳动技能培训课程,制定了培训实施方案,编写了教学计划,采用短、中、长期培训与脱产、半脱产、夜校培训等教育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市里将培训工作列入市、镇两级干部的年度考核。接受过培训的农民有了一技之长后,大部分走上了致富路。金口镇一期培训的30名车工全部被青岛金盛机械有限公司录用,职工每月的收入都在900元以上。前来投资的企业老板也看上了经过培训的农民。青岛瑞林服饰有限公司跟当地政府签订协议,要求给他们培训60名技术工人。去冬以来,即墨市共为各类企业培训农民1.5万人,这部分人目前大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高标定位 不失时机

素质培训目标应当是让农村劳动力具有现代特质。所谓现代特质,即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品质特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农民的现代特质应从知识、心态、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去把握:农民应掌握基本的地理、历史、国情和法律知识,应具有生活常识和谋生的技术;农民应持开放的、乐观的、向上的、可塑的心态;农民应具备自我超越的人生观,市场取向的经营观,法制取向的社会观。经济、社会效益并重的发展观。农民应培养理性思维,多向思维和异质思维。要借助于加入WTO新形势和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压力,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力度。

合理安排 多途并举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满足或效用。相反,公共和个人用于教育的费用,意在获得生产性‘存量’。这种‘存量’包含在人体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而这些服务包括:未来的收益,未来自己经济的能力以及家庭活动的能力,未来消费的满足。”因此,为提高农民的各种服务能力,必须通过各级农校、电大、农函大等,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科技教育,迅速将农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各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为基地,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帮助每个农民掌握1—2门现代先进种养技术;要培养一批各方面的农业企业家;搞好一批种试基地、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化实验基地建设;建立和健全农村科技市场,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和进行科技承包;普及9年义务教育,扫除文盲等。

有效整合 激励引导

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激励引导它们参与到农村劳动力培训中。造就“促转干部”做好“促转”工作。选拔一批“促转干部”深入农村。做好宣传鼓动工作,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架起城乡结合的通道,实现对口支援。引导社会贤达、富商捐助培训事业。如即墨发动各部门干部职工捐款,帮助农民兄弟提高本领。据统计,全市干部职工捐款已达100多万元。借助市场动力,吸引国内外培训力量,参与我国的培训事业。

标签:;  ;  ;  ;  ;  ;  

国外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启示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