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80年开始,我校在老校长王屏山、前任校长蔡汉平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试验。1996年,我校新班子上任后,提出了“以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办学思想,展开了新一轮的教改实验,强调要发挥学校全面育人的功能,要培育学生的高素质,要培育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造性才能。现在看来,我校当年所有这些改革试验,与今天全社会着力提倡的创新教育相吻合。在此,笔者结合我校近20年来的办学历史,谈谈我们对“创新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实践中的体会。
一 要准确把握“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本质意义
有人以为,创新只是从事科学发明、科学发现等探索未知领域专门人员必备的品质,岂能广而用之而亵渎创新的神圣意义!因而便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岂不形同儿戏。有鉴于此,正确理解和把握“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本质意义,就成为创新教育进入实践操作之前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从哲学意义来看,“创新”本属意识的范畴而非物质的范畴,反映的是内化在人的素质结构之中的某种思维特征。它以人的创造性劳动为载体,外显为人的某些行为特征和能力,通过人的创造性劳动而从内在的意识存在状态物化为外在的物质存在状态。因此,人们往往用“精神”、“品质”等词语来揭示“创新”所具有的意识属性。
当人们只专注于它的物质存在状态,专注于它的外部行为特征,专注于它的现实载体——创造性劳动等一系列外显存在形式时,人们的认识就容易受到局限,以为“创新”只能跟科学发现、科研开发、产品研制等工作特征相联系,而忽视“创新”的本源意义——它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品质,进而忽视“创新意识”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从哲学意义引伸到教育学的意义来看,既然“创新”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品质,“创新意识”在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具有普遍的意义,那么,就可以通过教育的作用,将“创新”这种人类普遍存在的“基因”击活,在引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强化人的“创新意识”。这就是创新教育的本义所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最佳发展期”的理论与研究成果提醒我们,人的发展存在一个最佳的年龄阶段,如果我们能够在人发展的最佳年龄阶段适时地实施创新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上,许多大师就是在青少年时代把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开始了自己的创造生涯。如:牛顿发明微积分方法、发现万有引力等是在25岁以前;数学王子高斯19岁时就解决了圆的17等分问题;我国的巴金、曹禺等,都是在他们的青年时AI写作出《家》、《雷雨》和《日出》等代表作。
此外,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强化学校的创新教育,具有更加迫切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数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了顽固的“趋同”与“斥异”的心理定势和思维定势。在即将跨进新世纪之时,为了我们的国家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更需要我们以强劲的创新教育来冲破封建传统文化陋习的束缚与压抑,转变人们的心理定势与思维定势,使我们民族的创新品质得发展与提升。
二 要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进行整体优化
我们认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有以下两个基本的逻辑关系:
自由→活力→创新;
基础+视野→创新。
所谓“自由”,就学校教育而言,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支配时空。换言之,就是让学生有“种自留地”的权利。早在1986年,我校就实行了每课时40分,上午5节课,下午基本不安排课内教学,而是让学生参加各学科的课外活动。我们对各学科的作业量作出明确规定,实行免修制度和跳级,特别是单科跳级制度;我们还实行了导师制,创办了“周六少年宫”,开设了大量选修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选择发展的余地。
所谓“活力”,是对学校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是学校为满足学生基础素质和个性品质发展而创设的一种生动活泼的生活环境。我校以个别化、个性化为核心内容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表现。我校已经实行的“课外活动学分制”和将要实行的“必修课程学分制”,就是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活力,增强学校生活的活力。
所谓“基础”,不仅是指文化知识基础,还包括吸收、记忆、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搜集、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等等。我校长期以来开展的各种讲座、社团活动、小论文宣讲、科技节、艺术节,以及人文景观建设等,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开设、非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构建、跨学科的课外活动小组,以及教师在教学中身体力行的表现,等等,都是为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创设的良好“基础”。
所谓“视野”,就是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部队去学习和体验生活;近年来,我们还组织学生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学府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到香港、美国参加夏令营;我们长期邀请国内外的专家来校讲学,邀请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师生来校交流。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诱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三 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人认为,学校进行创新教育,就是开设一门相应的课程。事实上,要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并非只是开设一门课程、掌握一些相关知识就可以实现,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培育创新的精神。也有人以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从基础教育的实际来看,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创新的品质,远比培养某种能力更为重要。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创新教育不能只是停留于一种理性的说教,更需要创设一种教育情景,让学生增强感性的体验。我们的做法是:
1 着力培育创新精神,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宏观管理方面,把创新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思想、课程整体设计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各个层面。在中观管理方面,我们一方面要求从教师个体到年级备课小组、专业学科组,以及各个备课环节,都要整体体现创新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求同一年级内各个专业备课小组之间,全校各个专业学科组之间,都要在推进创新教育的整体要求下,加强相互渗透,综合协调,互补互动。在微观管理方面,我们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在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过程控制和课外练习指导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切实落实创新教育的要求。
2 注重培养创新品质,将其体现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从传授规定性课程到传授选择性课程的常规课堂教学,从活动课程的设计、传授到社会实践,都要渗透创新教育的要求,处处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即使是对一道例题或一条定理、一个定律的讲解,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一段“发现思维”过程,使其思维得到直觉思维、归纳思维、类比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在于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要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使之养成善于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最佳方法的习惯。在复习和考试方面,既重视知识的系统性,更重视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使创新的感性体验得以升华
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成创造。为此,学校的创新教育,必须强调一种感性的体验,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经历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使其创造性得以升华。
为了创设相应的实践情景,我校从4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实践环节:
a.教学活动中的练习,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外作业、考试,等等;
b.实验教学,如各门学科实验、作文、艺术创作、课外阅读、科技活动,等等;
c.课题研究,如课外小发明、小制作、论文答辩、专题研讨,等等;
d.社会实践活动,如学军、学农、学工、做“义工”、访贫问苦、夏(冬)令营、少年军校,以及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等。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规定性课程延伸到选择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从教室延伸到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书本延伸到生活;从获取间接经验延伸到直接体验;从知识学习延伸到道德修养……。这为学生在各方面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情景中获得创新意识的培育,在经历创造性劳动的体验中获得创新精神和品质的培养,从多种维度共同构筑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情景。
四 教师必须身体力行
在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们传授的各学科知识,都是基础知识,其结构基本上是比较稳定的。事实上,任何一门课程、一种教材的改革,都存在一个运作周期,而时代、社会、科学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这样,学校教学内容的稳定性与时代、社会、科学进步的动态性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在时代、社会、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校教育这种“滞后性”特征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不可否认,教材内容的稳定性和教育自身具有的“滞后性”,恰恰对创新要求形成一种客观局限性。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年复年、届复届地使用同一教材,传授相同内容,久而久之,就很容易陷入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之中。这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的方式,也形成对创新要求的客观局限性。
为了克服这些客观局限性,我校从80年代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形成了现创新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内部调节机制,推动教师利用各种创造空间,自觉克服教育自身的客观局限性,自觉进行自我超越。我们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多年来,我们一直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请大学、科研机构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来讲学,致力于将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沿课题和已有成果转化为我校教师的思想活力,为开创创新教育新局面提供条件。
2 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从80年代开始,我校就组织不同的队伍分别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种级别和层次的教育科研课题。在开展教育科研中,一方面促进教师在介入学术前沿课题研究之中拓展视野、提高认识、完善素质;另一方面又直接推动教师自觉地把别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引进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开展教育科研,直接激发了我校教师的思想活力和创造精神,也为我校形成今天的创新教育新格局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3 加大现代教育设备配置的投入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任何一次劳动工具的变革,都是一次重大的创新活动,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今时代,现代教育设备的投入,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直接影响着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基于此,我校把掌握现代教育设备、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做为强化教师创新意识、推动教师创新实践的契机,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从而推动了我校创新教育的不断发展。
我校的教育实践证明,进行创新教育,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并且是能够大有作为的。自80年代起,在有意识地教育引导下,我校大批学生在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IQ擂台赛、星星擂台赛、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等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校何建勋、袁汉辉同学分别于1987年第28届、1993年第3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获得铜牌和金牌;李鑫同学分别于1999年第40届、2000年第4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获得金牌;朱琪慧同学分别于1999年第40届、2000年第4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获得银牌和金牌。我校卢颖华同学在1992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与发明创造比赛中获一等奖,并被授予茅以升科学教育基金将;王紫微同学的论文在1996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讨论会上获一等奖;江婉秋、张威同学合写的论文在1998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讨论会上获一等奖。我校温志斌同学的《用计算机制作简易抢答装置》在1992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与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逯瑶同学的《可调式开盖器》在1999年全国青少年科学论文与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一等奖,并获全国第11届发明博览会金奖。最近几年,我们组织了多次国际性的科技、文化交流,中外科技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