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顺成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危险源不仅仅影响施工的安全性,还会降低工程的质量,在未来的工程使用中埋下隐患,所以水利水电施工单位在勘察过程中工作做到位,工程的设计要综合考量各种细节问题,减少工程的危险源,在施工中还要通过多种手段辨识危险源,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施工活动和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治理
一、水利水电施工的主要危险源
(一)施工准备时期的危险源
工程建设早期的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直接影响着施工中的危险源,本阶段的工作内容有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方案和图纸的设计、勘测施工环境、成本预算等。所以,施工准备时期的危险源主要是:规划的合理性、预估的精准性、设计的科学性,尤其是与后期施工建设密切相关的内容,因为即使细小的问题在施工中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1]。
(二)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水利水电工程的完成情况与实际施工有着直接关系,在此阶段已经有了明确的施工方向,只要将各项计划认真落实即可,但是此阶段也是危险源最多的阶段,如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爆破事故等,如果不做好辨识和治理,将会威胁整个工程和施工的质量,所以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监管,还要灵活应对临时发生的各种问题。
(三)工程竣工时期的危险源
此阶段各项施工已经完成,经过最终的审查就可交工,看似没有危险源,但是此时期直接影响着返工与否,也是施工活动得到认可的重要时期。所以此时的危险源主要来源于工程废料处理、最终检测等,若在验收审查过程中,工作缺乏严谨性,工程的各种危险源没有及时发现,将留下安全隐患,在投入使用后将诱发各种事故[2]。
二、水利水电施工中危险源的特性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在环境恶劣、较为偏僻的山区,为了更好的辨别施工危险源,就要掌握工程地点的气候特点、环境特点,在施工中进行综合考虑。特别是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高有低,若施工不当或是疏于管理将扩大危险源。将施工危险源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特性:首先,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处于地质环境复杂的地区,生物体坠落事故常发生,这种危险源的存在会降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性。其次,洪水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是主要天然性危险源,常常因为洪水不得不停工或是工期延长,如果是在雨季,会进一步提高防洪的难度,给施工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最后,爆破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常会使用的技术手段,首先大量炸药的存放就是工程最大的潜在危险源,另外在爆破作业中,每一个步骤都关乎着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的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将产生巨大的灾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利水电施工危险源辨识中常见的问题
(一)危险源的辨识存在偏差
在很多施工单位针对危险源的辨识仅停留在笼统描述阶段,缺乏具体性或针对性,如机械操作中、爆破作业中、开挖作业中等存在事故风险,并未和施工环境、施工活动进行结合针,对于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危险源并未具体做好辨识,无法达到辨识的作用,缺乏具体控制的措施。
(二)危险源达不到动态管理
通常水利水电工程的需要数年的时间,在不同施工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危险源,若施工单位未能及时更新危险源清单,将提高风险事件发生率。整个工程中某一个项目完成后,进入下一个项目,但是危险源清单沿用以前的,未对新项目展开危险源辨识,这就失却了危险源清单的有效性。
(三)危险源辨识的参与者不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中,需要在总工程师带领下,与现场管理人员、安全管理部门共同参与施工安全检查,再结合既往经验制定危险源辨识规定,由各个职能部门辨识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最后由安全管理部门统一整理[3]。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人员具有局限性,不能做到全面性、细致性。
(四)辨识方法少、经验少、安管人员素质低
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很多工作人员的没有足够的现场经验和专业素质,缺少专家的指导,甚至有些单位直接将其它项目的危险源清单直接修改后使用,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辨识。
四、水利水电施工危险源辨识的治理措施
(一)建设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源的辨识与治疗需要安全管理制度的指导和约束,要以行业规定、相关法律为依据,内容要针对性强、通用性强、操作性强,从管理者到施工者要认真落实,做到“一人管一事,事事有人管”,还要做到阶段性的安全检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减少危险时间的发生[4]。
(二)施工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1、询问沟通:由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对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与询问,掌握更多全面的危险源,最后对所有危险源的类型进行合理、科学的划分。
2、实地考察:管理人员亲自进入到施工现场,能够发现更多的危险源,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拥有安全技术相关的知识,还要掌握各项规范标准、职业安全条例。
3、资料查阅:要对类似工程的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再比照自身的工程项目,对常见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同时还可以向专家咨询,掌握更多危险源信息,经过研究分析将所有施工危险源都进行辨识。
4、事件分析:针对危险源及既往危险事件进行分析,掌握其发展变化,并制定针对性强的控制策略,做到合理、科学的预测事件结果。
5、结果分析:针对已发生或是即将发生的结果进行分析,掌握事故发生的条件、规律和原因,更好的规避危险源。
(三)加强工程管理
在水利水电施工中要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健康状况、专业技能、安全意识,还要对特种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审查;针对环境危险源展开科学的勘察,在危险的位置安置警示标识;建立紧急救援小组,并定期展开演练和培训,在出现危险事件时能够更好应对,降低事件带来的危险性。
结束语
水利水电施工的危险源较多,既可以在周围环境中,也可以施工现场,其根源是在施工开始前地形勘察阶段,并没有对地质状况、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周围环境等进行仔细的评估,让工程设计存在缺陷,同时,施工中容易忽视一些细小的危险源,让整个工程存在较多的危险源。所以要加强管理和控制,提高危险源辨识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提高工程和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唐佑明. 浅谈水利水电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治理[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3):182-182.
[2]周龙党.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J]. 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3):00266-00266.
[3]李军兵. 试论水利工程施工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145-00145.
[4]韩硕,王霜.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水能经济,2017(11):302-302.
论文作者:展召利,王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危险源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工程论文; 事故论文; 阶段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