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周跃建,张鹏

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雅安 625000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内复位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8.9%,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2.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拔出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外固定技术应用于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疾病康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骨盆骨折;外固定架;不稳定性

盆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比例较少,但盆骨骨折的严重程度更高,患者的出血量更多,死亡率更高。盆骨骨折发生多为高能量复合创伤,一般可合并血管、神经、内脏损伤。传统的保守治疗需要切开盆骨,解剖入路复杂,术中出血量大,手术风险较高,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1]。外固定架技术自1973年开始应用于盆骨骨折治疗,以往的临床实践证实,外固定架技术治疗盆骨骨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外固定架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等优势,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感,同时还可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我院通过对盆骨骨折患者试试外固定架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对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的年龄在18~60岁,平均年龄为(43.8±2.5)岁;骨折类型:车祸伤10,意外坠落伤2例,其他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的年龄在18~60岁,平均年龄为(43.5±2.4)岁;骨折类型:车祸伤7,意外坠落伤3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x线正式为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患者同意配合资料收集工作;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研究批准。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损伤;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患者;意识不清;不能配合资料收集者;既往精神病史患者;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者;合并肿瘤等重大疾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对于休克患者给予输血、除颤治疗,对于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给予及时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全部患者均实施硬膜外麻醉术中取仰卧位,麻醉后在耻骨上方做2厘米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分离韧带、神经暴露骨膜,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安放钢板治疗,术后行常规消毒缝合引流。观察组患者给予骨盆前外固定术治疗。在x线的引导下,从 髂前后上棘连线前进针,在髂脊正中做一个小切口,去合适角度钻开骨皮质引入螺钉,经过针导向拧入髂骨,在髂脊两侧植入固定针,外固定器材安装稳定后,拧紧外支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术后3天拔除引流管,待患者病情好转后,指导患者进行相关功能训练,训练时间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而定[2]。

1.4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疗效评价标准参照Majeed评分,优:评分在85到100分之间;良:评分在70到84分之间;中:评分在55到69分之间;差:评分在55分以下。

1.5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引流管拔除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肿胀消退时间等。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8.9%,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2.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盆骨的人体中的位置相对特殊,对维系周围关节稳定和保护内脏不受损伤具有关键意义[4]。不稳定性盆骨骨折多由高能暴力所致,对盆骨的影响较大,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患者的健康。临床上针对盆骨骨折常采用切口内复位固定术和外固定技术治疗[5]。其中切口内复位固定术虽然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但损伤较大,创口愈合较慢,长期疗效不好。近年来,随着外固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治疗中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盆外固定术是利用杠杆原理,在不产生应力遮挡时,帮助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从而减轻患者的伤害[6]。外固定技术的操作相对简便,固定更加牢固,能够为骨折部位提供良好的生物学环境,减少骨折部位出血,促进骨密度早就恢复,其手术效果要明显好于内固定治疗。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8.9%,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2.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拔出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对不稳定性盆骨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术治疗能促进疾病愈合,缩短引流管拔出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肿胀消退时间等,提高临床治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综上所述,骨盆前外固定架治疗一种效果理想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铮,吴吉祥. 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5):447-449.

[2]应凯,迟晓飞,王文辉. 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2015,22(6):89-90.

[3]熊志云. 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2,18(2):77-77.

[4]张军,郭克斌,熊元波,等. 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3):34-37.

[5]刘志强,李强,崔斌,等. 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运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55-56.

[6]管玉华,赵镭,郭良玉. 骨盆前外固定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当代医学,2016,22(26):65-66.

论文作者:周跃建,张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外固定技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周跃建,张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