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兼论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素质论文,思想论文,世纪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选择这个题目来探讨,是出于迎接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挑战的需要。21世纪的中国,经济体制将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进一步参与社会经济竞争,教育将更加成为“两个转变”和国际竞争的依靠者;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模式,将更进一步成熟,我国将走上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科学技术的新革命,信息将成为重要的资源,开发信息资源将更加依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要迎接21世纪的上述挑战,就应在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人才上进行探索。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是教育思想。当前,我国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究其重要原因,是教育思想的不适应。转变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的先导。
一、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
教育的任务,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相联系的。如果说,农业社会是面向过去,工业社会是面向今天,那么,信息社会是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变化速率更快的信息社会,对其成员的创新精神的要求是更高的。
在信息社会里,知识取代土地、厂房,成为最重要的资产,改变了组织评估与资产的方式,也改变了国家的成长模式与国际竞争力。创新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科技创新已成为保证一个国家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最主要的因素。被称为软件业龙头的微软公司交战守则中的一条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否则别人就会毫不留情地超越你。这是微软成功的秘诀之一,也是在21世纪社会里的生存法则。21世纪我国的发展将面临两个制约因素:一是科技,二是资源。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的短缺,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但人们对科技会成为制约因素却认识不足。我国的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我国大多数民用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都是以引进为主,技术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国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尖锐地提出一个观点:在激烈竞争的现代信息社会里,不创新,就死亡;而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当前的关键弱点。而这个“关键弱点”是与我国教育的弊端紧密联系的。
总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越来越突出地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摆到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但是,我国教育的传统,是以继承前人的知识为中心的,这种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教学制度和管理方法;考试制度和评分标准;教育哲学和评价人才的标准,等等。
我国教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过份注重演绎法,忽视归纳法。对此,杨振宁教授曾做过很精辟的比较分析。他说,所谓演绎法,就是从大的原则开始,从已经了解了的、最抽象的、最高深的原则开始,然后一步一步推演出来。这种方法可以使你少走变路,使你一步一步地、完完整整地把一门学科又一门学科学好。这就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它的特征是:局限于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模仿能力,解决同类问题;有确定的标准答案;思维的重复性操作,等等。它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缺点是不引导学生去创新。所谓归纳法,是先抓住现象,然后从这些现象中抽出其中的精神,再用基本的最深刻的原则来验证。它的特征是:不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局限,鼓励发挥自己的新见解;思考问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鼓励进行移植和组合思维的直觉性和跳跃性,等等。这种归纳法是进行探索的方法,容易走弯路,但却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方法。
我们的升学考试制度,特别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制度,也是一种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继承性教育制度。首先,它迫使学生按标准答案背书,不能有任何的发挥。其次,是一次考试定终身,不给青年人多次选择的机会。第三,考试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仅是笔试,不利于有各种爱好和特长的年轻人都有深造的机会。
我们的管理制度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往往是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扼杀青年人的创造精神。
很显然,不转变这种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不树立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当然,这种转变,并非要把传统的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统统丢掉,空中楼阁地去构造一个创新性教育,而是要通过对继承性教育进行选择、继承、改造和发展来实现。第一,要强调传授有效的知识,因为创造力依赖于知识的获得;同时,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但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获得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应用所学得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第二,在通过多种教育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因为非智力因素对创造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等重要作用。第三,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力、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好环境。我们的改革应围绕这些基本方面进行。至于具体的方式方法,则应通过实践不断加以总结、完善。
二、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从以学科为中心进行分割知识教育,转到进行整体化知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要实行这个转变?
第一,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已经进入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研究的时期所提出的要求。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历史曾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在古代社会,人们是把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认识的,到了近代社会,进入以分化研究为主的认识阶段,这种认识方法大大推进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部认识。到了现代社会,人类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是由以分析为主进行确定性研究的时期,逐步进入到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研究的认识阶段。
第二、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提出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之上的高度综合。学科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交叉日益加剧,科学知识的积累以加速在增长。而人们受教育的时间总是相对有限的。如何以有限的时间去掌握和运用无限增长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知识,是现代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三、是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提出的要求。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互相渗透,使得社会问题和技术问题的解决,都要依靠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正如有的科学家所说的:“靠一门学科来设计机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了这样一些新概念:科学综合化;技术集成化;综合就是创造,等等。
怎样实现这个转变呢?就高等教育来说,涉及到三个层次的改革,即: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综合化改革;专业设置口径拓宽的改革;课程综合化改革。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是相互联系的。
三、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
实行这个转变的实质,是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使它们相互促进,和谐结合,协调发展。
为什么要实行这个转变?这是现代社会,特别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在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变化速率加快的社会里人们如何取得成功?这是现代心理学家们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过去人们认为,高智商(IQ)等于高成就。然而许多事例和实证研究的成果表明:在现代社会里,在人成功要素中,智力因素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那么,影响人们成功的因素中,除智力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呢?社会提出的这个问题,打开了不同流派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研究人如何成功的“神秘通道”。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提出了“情感智力”即“情商”的理论。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斯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首先提出了“情感智力”的概念,用它来诠释人类了解、控制自我情绪,理解、疏导他人情绪,并通过情绪的调节、控制,以提高发展的能力和生存的质量。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基于大量相关理论和实验报告的总结,写成《情感智力》(又译《情感智慧》)一书。书中首次使用了与“智商相对形式命名的术语——“情商”(EQ)。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的品质要素。“情商”不同于取决于先天因素的智商,而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中养成。它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熟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如果儿童缺乏早期的情感训练和社交训练,童年情感缺陷及情感阴影都将使人的“情商”大打折扣。
戈尔曼等人还认为,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智商)只占20%,而80%则受其他因素,其中主要是情感因素(“情商”)的影响。
根据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从现代特别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实际出发,对青少年加强下列的非智力因素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自我发展;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有坚强的毅力;对拙折有高度的承受力;热爱生活,对生活持积极态度,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万物的态度。
四、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
重视“做人”教育,是古代社会各国教育的共同特征。忽视“做人”教育,是到了近代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并在讲坛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之后而出现的。
高等教育的特点是进行专业教育。这在教育发展史上是一大进步。但是,如果把“专业教育”技术化,忽视其中的“人文”内涵,那么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近几十年来,国际上有人认为大学只是单纯讲授知识的地方,大学所要教的就是绝对精确的知识,至于知识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较多地涉及为人的态度、伦理道德和生活作风等,教师们所采取的方针是不闻不问。公开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当然是个别的,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际这样做的人(虽然程度有所不同)却不是少数。这是将师生关系倒退成教师单纯出售知识与技术的关系,变成为顾客与杂货商之间的关系。
违背客观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由于忽视“做人”教育,把“做事”教育与“做人”教育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仅给社会造成种种严重问题,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干扰。例如,美国校园里存在的吸毒、酗酒、未婚早孕……,日本学校里出现的女学生卖淫、斗殴、学业荒废……等等的不良现象。在我国,独生子女已成为校园的主体部分,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去克服他们许多人存在的以我为中心的骄、娇二气,将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及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负面作用,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方面所引发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严酷的事实面前,有远见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都大声疾呼,学校要强化“做人”教育,要把“做事”教育和“做人”教育结合起来,于是出现了重视人文教育,重视德行培养的所谓“复归”趋势。
如何加强“做人”教育?如何把“做人”教育和“做事”教育结合起来?下列的若干做法是有效的。加强人文教育,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体制,加强社会实践等等。
我国有着丰富的教育年轻人如何“做人”的经验和优良传统,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之一。只要我们认真探讨、实践,不断总结、提高,我们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套在新形势下如何把“做人”教育和“做事”教育结合起来的经验,不辱时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