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调度自动化运行故障若干问题分析论文_薄雪野

配网调度自动化运行故障若干问题分析论文_薄雪野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云南红河 661199)

摘要:伴随我国电网的迅速的发展,电网运行方式逐渐复杂化,同时我国电网规模在不断的壮大,同时为满足社会的需求,也为响应国家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公司的号召,目前供电企业均从自身出发,不断改善电力供电模式。为确保电网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行,进而在配网调度中结合自动化运行方式,同时也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但在当前配网调度自动化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本文以配网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为基础,对配网调度运行故障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

关键词:配网调度;自动化运行;故障;分析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是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的提升,同时将其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电力系统当中,并且跟随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大量的研究与应用。此外,人民生活生平的提升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配网负荷需求量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要在此背景下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应根据社会、技术现状等基础条件,以此来确保电网安全高效的运行。进而本文根据配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研究配网调度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保证在发展中配网调度自动化能有效地运作。

一、配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1.1故障定位

在配网调度自动化之中故障定位是指:配网中安设故障定位装置,当配网发生故障时,该装置能在第一时间对故障点进行有效地定位,且通过发送装置将故障信息传送给相关工作人员。如此一来,维修人员能及时对故障点进行维修,确保配网高效安全地运行。

1.2就地馈线自动化

就地馈线自动化功能是指:在实际工作中,自动化系统与自动化开关之间形成相互配合的形式,进而对故障位置、区域实现智能判定以及隔离,此外还会对配网线路进行有效地监控。如若配网中线路出现瞬间故障,那么在故障解除之后就地馈线系统会将开关自动合上,从而恢复整个线路的供电能力[1]。并且还能缩短停电的时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做到供电保障。

1.3集中馈线自动化

集中馈线自动化功能,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进而在通信技术的技术上将路线的实际运行状况反馈到中央控制计算机上,进而对线路进行有效地监控,并且根据中央控制计算机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在配网线路故障情况下,中央控制计算机能够自行对故障进行检测,从而实现故障的隔离,进而减小故障的影响范围。

二、配网调度自动化运行故障问题

配网自动化故障之中存在下述几点问题,需要得到重视:第一,线路负荷分布不均匀,城区内部分区域电网规划缺少科学性,用电过于集中,导致线路用电紧张,而一些区域又存在用户过少的状况,从而导致负荷集中于线路终端,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2]。第二,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线路的损耗严重,并且目前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线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改造,促使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第三,导线横截面面积过小,从而线路超负荷运行,一些建立时间较长的线路导线的直径面积较小,进而无法承受长时间的用电负荷,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四,电源分布不足,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且设备的老化、自动化程度较低。

经过上述的分析,发现配网调度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并且大多数问题与线路老龄化、建设时间过长相关。进而在解决的过程中不能立杆经验,需要相关部门以及人员,结合当前先进的配电技术,以此来提升配网自动化故障定位的相关技术。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将配网调度自动化故障减少到最低程度,且及时的消除故障,确保故障发生时不影响供电系统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故障的对策分析

3.1运用环网柜负荷侧

经过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修复,环网柜的来电侧与负荷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判断,从而依照环网柜负荷侧出现的开关故障指示对故障的范围进行判断,但是在故障排除过程中不要过于依赖环网柜来电侧进线对故障进行判断。两者要细致的进行区分,不能将环网柜来电侧进线作为故障参考的主要数据,但是其提供的参考数据能有效地减小故障的范围,进而加快排查的速度。如若线路跳闸状况产生,配网自动化显示出故障电流,在末端检测出故障电流额开关就是环网柜负荷侧的开关时,要及时地断开开关,并且对站内的开关进行送电检查。若当上述状况出现时,同时故障发生点在开关保护区域内造成隔离故障,要第一时间与上一级环网柜出现开关进行断开,进而在此基础上对站内进行送电。

3.2采用调配一体化自动化平台

调配一体化自动化平台是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功能发挥的主要平台,该平台能够将计量系统、GIS系统、计算机系统以及电力营销系统等多个系统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在先进技术的作用下,为自动化系统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将数据统一输送到平台之中,进而实现数据上的共享,为配网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数据提供储存空间[3]。与此同时,该平台还能配合配网的运行模式以及工作效率。对调配的工作进行改善,从而改善由传统运行方式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工作时间,同样提升了供电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3.3提升故障的指标器动作可靠性

当开关或者是刀闸处于安装故障指示器状态时,其直接目的是为值班调控员提供有效地的处理事故模式,进而减少停电时间、提升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市场发生故障指示器出现错误动作或者不动作的现象,从而导致值班调度出现误判问题,不利于处理事故的进程。例如:在兰亭变10kV073线路108号杆前段线路出现故障时,但是108号杆处故障指示器动作,造成值班调控员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在配网调度自动化建立之初,就要对设备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采购时要注意对产品的质量的考察,以此来保证配网调度自动化设备的稳定性。

3.4采用故障指示器定位技术

在配网调度自动化应用中对故障指示器定位技术的采用,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第一,确保告警指示信息的完整性,但是由于线路中故障指示器过多,上传给主站时的信息无法保持高度的一致,进而导致在周期内信息数据出现丢失的现象。基于此,在对信息进行有效采集时需要对冗余时间进行设置,设置时要以多个周期为界限,确保信息能够送达到主站的同时,还能让主站在故障中也能接收到信息[4]。第二,故障信息要与网络上数据保持一致,就需要在操作过程中如若指示器信息与开关传到主站动传到主站的实践无法进行统一,进而在数据采集时,要对故障之前的信息进行保留,当信息采集完整后将其作为逻辑分析的依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对于配网自动化故障定位技术的应用,如能有效地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甚至到不可能发生故障的地步,就需要得到大力的支持,对其进行有效地推广与应用。经过不间断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未来会出现比现在更加有效的技术,在保障操作人员工作效率以及人身安全的基础上,还能及时的解除故障保证城市与乡村的正常用电。此外还能推动配网调度自动化设备安全性、稳定性的提升,从而达到效率与质量兼备的目的。从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并以此为推动力,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

参考文献

[1]周泉.配网调度自动化运行故障若干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9):170-170.

[2]许海永.对配网调度自动化安全系统的问题进行研究[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22):225-225.

[3]辛忠节.关于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分析[J].山西电力,2003 (a02):52-53.

[4]杨巧银,万占彪.银川地区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问题分析及对策[J].宁夏电力,2007(s2):111-114.

论文作者:薄雪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配网调度自动化运行故障若干问题分析论文_薄雪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