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董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科,湖北 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 探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一共收治了90例肿瘤患者,为了探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效果,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也使用相同的常规护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跨文化护理的方式。在两组患者接受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果为95.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53.3%,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实验组为(30.93±2.92)分,对照组为(14.22±2.72)分,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通过跨文化护理的措施,这样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且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非常有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护理;肿瘤护理;应用探讨

对于肿瘤患者的护理来说,临床上通常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但是由于患者在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很多护理工作并不能达到有效的效果,所以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所谓的跨文化护理理论指的就是在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生活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对患者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信仰进行了解,通过多元化的护理措施,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有效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一共收治了90例肿瘤患者,为了探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效果,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5.26±3.42)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6.28±3.92)岁;对照组患者通过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也使用相同的常规护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跨文化护理的方式。在两组患者接受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使用相同的护理措施,并且在此基础上使用跨文化护理理论,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1)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的护理: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价值取向等个人属性进行了解和评估;对于来自农村的患者,由于语言方面存在一定的阻碍,可以邀请专门的方言志愿者与患者进行沟通;大部分患者由于经受病痛的折磨,会有焦虑、紧张的情绪存在,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疏导,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也可以向患者讲一些成功治愈的案例,使患者对自己疾病的治疗有信心;部分患者具有自己的信仰,例如信仰基督教的患者在饮食方面就有一定的禁忌,所以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搭配食物,并且保持患者的病房不摆放其忌讳的物品;(2)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护理:部分患者需要对肿瘤部位进行切除手术,所以可能会出现身体上的残缺,这是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鼓励患者,安慰患者;手术之后患者的身体情况趋于稳定,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恢复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患者的出院之前,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出院之后的注意事项,并于患者保持沟通和联系,提醒患者进行定期的复查。

1.3患者护理效果的评价标准

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护理措施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具体的评价标准[4-6]如下:(1)显效: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心态乐观,治疗之前的焦虑等心理状态完全消失;(2)有效: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心理状态也趋于正常,但是仍会表现出孤独、焦虑的心理状态;(3)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转变或者是有加重的倾向,并且具有强烈的孤独感,不愿意接受治疗和护理。

在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方面,对患者的接受治疗之后的生理状况、家庭状况、社会结构以及功能状况等方面进行评分,分值在1~10分,若是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本次实验得到的数据通过SPSS16.0统计学软件及逆行分析,若P>0.05,则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方面的比较

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3.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的比较

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总得分为(30.93±2.92)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总得分为(14.22±2.72)分,可见,实验患者在生理、社会、情感以及功能等情况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探究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通过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也使用相同的常规护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使用跨文化护理的方式。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果为95.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53.3%,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实验组为(30.93±2.92)分,对照组为(14.22±2.72)分,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本篇文章的数据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对于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来说,可以通过跨文化护理的措施,对患者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生活习惯进行更明确的了解,从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样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并且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韩辰燕,彭幼清.胸部肿瘤病区护士跨文化自我效能现状调查及分析[J].护理研究,2018,32(3):365-370.

[2] 吉爱红.跨文化护理理论在肿瘤专科护理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8,5(25):135-136.

[3] 王海芳,路平,范瑞娟等.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7,(45):69.

[4] 杜冰.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的应用初探[J].特别健康,2017,(17):67.

[5] 李艳珂.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的应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5):114.

[6] 张昕烨,孟晴,杨雪等.多元文化下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7):550-552.

论文作者:董婕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董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