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现代化问题的全方位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现代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现代化仅仅是生产部门的现代化,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农业,就是把传统的不发达的农业转变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发达农业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在经济形态上,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变为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在生产手段上,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装备改造原始落后的技术和装备;在经营管理方法上,运用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
广义的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不仅包括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还包括制约、支撑农业部门发展的社会经济内容,如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其主要依据是:第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农业生产活动同其他部门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最终,农业消费品往往需要多个生产部门的加工环节才能完成,农工商、贸工农生产经营方式使得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部门同第二、第三产业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因此,只有从更广范围上去理解,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农业现代化的程度;第二,农业作为一个特定的生产部门虽然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它的发展要直接受到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说明,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发展过程,也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是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发展过程。因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就应当包含一些必不可少的社会经济内容,必须把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作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广义的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要求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生产关系的现代化、农村上层建筑的现代化。
(一)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资料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工具的现代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中,主要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地使用机械和电力,以代替人力畜力,代替传统的简单手工工具。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能够减轻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采用。农业机械化能完成许多人力畜力不能完成或不便完成的作业,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随着农机科研、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机的质量、品种、结构,功能必将更高更全更合理。(2)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其自然再生产的特点要求农业要现代化,必须创造良好的基础生产条件,以利于动植物、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为此,必须全面整治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机电排灌设施和农田水利工程体系,营造有效保持水土的绿化屏障,大大增强抗御旱、涝、风、冻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形成稳产高产的农田和自然环境保障体系。(3)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重点是建立起发达的农用工业保障体系,使化肥、农药、农膜朝着高效、低毒、低污染的方向发展,并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2.劳动者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农业现代化是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知识现代化。现代农业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接受和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素质和技能,有较强的现代市场意识和管理才能,能熟练地使用农业先进机械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农民还要具备现代化的法律知识、道德修养等;从宏观上讲,则涉及到整个社会文化的构建。农民的价值观念要跟上时代变化不断更新,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并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崭新观念,如开放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民主观念、法治观念、信息观念、人才观念等。
3.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量、成功地使用了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快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种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良种是生产好坏的决定因素。先进的工具、科学的管理、人的有效的劳动,都必须通过它来发挥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良种培育和使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的应用,杂交育种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以及育种基地的建立和良种监测、推广网络的形成等,都为种子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施肥合理化。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以增强肥料的增产效果,要提倡科学施肥,以减少肥效的损失。(3)病虫害防治的有效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运用多种防治方法;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4.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管理也是科学,而且是很重要的科学。管理出效益、出质量、出水平,是无形的巨大的生产力。现代化的农业要求现代化的组织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和管理者。农民必须具备现代化农业所要求的管理水平,掌握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技巧,在多变的市场中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和谐高效地组织生产。从宏观上讲,政府应提高宏观管理和调控的水平,比如应注意搞好国内外市场调查和预测,提供高质量的市场信息咨询服务;抓好人才培训与中介交流服务;为农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和政策扶持;组织好产前、产中、产后等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等等。上述农业生产力现代化诸要素中,农业生产资料现代化是标志,农业劳动者现代化是根本,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动力,是第一生产力。
(二)农业生产关系现代化
农业生产力现代化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农业生产关系现代化的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构成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关系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现代化 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市场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可使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从而增加农产品产量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民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目的既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外在压力。在农业生产经营中,较早采用新技术,可带来超额利润,较高的利润会吸引农民采用新技术,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经营产业化,即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实现有机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以企业化经营为特征的专业大户、集体农场、联合体和贸工农一体化组织,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在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农业支柱产业和骨干农产品基本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同时,农业生产者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并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
农业生产市场化、农业经营产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既分工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关系,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农村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必然趋势。
2.农业利益分配市场化、公平化 农业利益分配市场化,是指在利益分配上,要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农民利益的多寡,与他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挂钩,像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分配领域中效率优先的典型。实行效率优先的直接效果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首先合法治富,这正是进一步促进效率、促进生产力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农业利益分配公平化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不同地区劳动者之间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劳动者之间收入高低的合理调整,这个主要靠税收等手段来完成;二是指农业与其他部门之间、农民与其他劳动者之间的利益调整,这个主要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农业是弱势行业,因此,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适度向农业向农村倾斜。应当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重点应是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要运用财政补助、贴息、奖励等措施,引导工商业资金、信贷资金和外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3.农产品交换现代化、市场化 农产品交换现代化是指农产品交换方式现代化。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禁绝市场封锁和市场垄断;要使农村流通网络通畅,销售渠道宽广,销售方式(如联销、代理制等)多样;鼓励自主经营、遵纪守法的农业合作组织提供周到的技术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要使专业协会真正成为农民自主经营、自我服务的组织。
农产品交换市场化是指农产品的交换过程和结果应当是等价或基本等价,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得到贯彻。交换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其是否现代化及现代化的水准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农业生产关系现代化的进程和水平,进而反作用于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
4.农民消费现代化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带动生产。无论是工业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如果缺少有效需求的牵动,生产过剩就会出现,增长就会下降甚至停滞和倒退,就业矛盾随之出现。
在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按照合理的膳食结构原则,确定具体食物和消费营养结构目标,通过相应的消费经济政策和行政干预,使农民的食物和营养结构趋于科学,增强农民体质,保障农民身体健康;要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银行应当从贷款方式、利率、期限等方面开发出适应农村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要深入农村市场调研,开发适应农村市场的产品。厂商必须深入农村市场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与消费特征,研究农民需求,大力开发适应农村市场的产品,主要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农业生产资料,如优质农药、高效化肥、新型良种、小洗衣机、农用汽车以及结实耐用、功能简单、价格便宜的耐用消费品,健全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在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促进农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趋于合理、消费方式合乎时代要求、消费内容健康科学,从而使农民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现代化,这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三)农村上层建筑现代化
农村生产力与农村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了农村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农村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广泛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当然应该包括农村上层建筑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与程度,会极大地影响到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现代化,进而影响到整个农业现代化。加快农村上层建筑现代化并使之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是各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从各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践及我国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过程同时是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加快农村政治民主化建设,也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应全面推行农村村民自治制。将处理基层农村社会事务的权力交给农民自己,农民获得村民自治参与权。建立村民自治组织,实行乡村民主,调动村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民主选举(直选村官)、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个方面应切实得到落实。在户籍制度上,应打破农村人口不能流动的旧的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使农民挣脱计划经济的束缚,获得社会流动权。
健全农村法律制度,比如选举法、基层组织管理法、社区管理法、农业保护法,等等。同时,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政治权利,如关心社区事务,关心村民委员会的换界选举,并在实践中强化农民的公民权利观念、依法办事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正确的诉讼观念,等等。
促进农村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消极因素的转化,积极培养适应于农业现代化要求的现代农村社会意识,使农民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求知意识和时效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现代化,必将影响整个农村意识形态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化,从而促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三、农业现代化的特性
(一)衡量标准的历史性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其实质内涵与衡量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与完善。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工业化国家于20世纪50~60年代相继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高度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与此同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传统农业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还只是处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始阶段或起步阶段。总的来看,目前世界农业总体发展趋势是在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同时,现代农业将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性
农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因此,它不仅是经济的再生产,而且还是自然的再生产。现代技术还没能使农业摆脱对自然的依赖,而且它的作用的发挥还要受制于自然条件与动植物本身,就是说,即使是相同的技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作用也各不相同,比如某一生产工具在不同肥力的土地中的应用,其产出水平就大不相同。有些现代技术甚至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例如,化学技术的发展使化肥、农药大量使用,这确实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但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并且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传递积累,从而危害人类自身。这些情况表明,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与农业目标现代化的统一。农业生产手段就是农业物质技术与生产工具,农业生产目标就是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两者是否相统一,才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的恰当指标。
(三)实现模式的民族性
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各国的资源条件、文化传统、技术和制度不同,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生产要素和技术时必须加以改造,以适应本国农业生产的实际。也就是说,不同的国情将产生不同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与模式(如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代表的经济、科技、资源实力型现代农业,以荷兰、以色列、日本等国家为代表的科技先导型现代农业)。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明确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与农业发展阶段,才能正确判断社情、民情、区情等的特殊性,从而制定正确的现代化建设方案。
(四)涵盖内容的全面性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它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的进步而发展,本质上是农村现代化。它包括农村生产力的现代化、农村生产关系的现代化和农村上层建筑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三者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
四、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是工业的原料基地和广阔市场,是经济建设所需资金的重要积累渠道,也是劳动力资源的主要来源。邓小平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能忘掉。”[1]
(二)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邓小平反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而农村稳定又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他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2]看农村能不能稳定。因为“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3]而农村是否稳定,是和农民的利益是否得到实现、农民是否致富有很大关系的。
(三)农民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的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如果占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广大农民不富裕,那就无法谈及全民富裕。邓小平深刻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指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4]“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5]农村富了,全国才能富,农民生活达到小康,全国才能达到小康。
(四)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现代化外延很广,其中包括农业的现代化。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6]“同心同德地实现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7]不言而喻,实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压倒一切的任务,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而且,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我国农业大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现代化在整个社会现代化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农业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基础,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