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嫩江县中医医院 161499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儿科消化性溃疡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消化性溃疡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常规抗生素和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剂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好转情况,进而分析不同方法对于儿科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抗生素、奥美拉唑及蒙脱石散剂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生素、奥美拉唑及蒙脱石散剂联合应用时可有效提高儿科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对于儿科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科消化性溃疡;抗生素;奥美拉唑;蒙脱石散剂
据临床疾病统计结果得知,儿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消化性溃疡较为多见。消化性溃疡指的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胃酸对黏膜的消化作用而引发溃疡,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反酸及纳差等[1]。经大量临床经验得知,治疗儿科消化性溃疡的关键在于及时、合理用药[2]。比较我院70例儿科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70例消化性溃疡疾病患儿的相关资料信息。对照组中,男性患儿有18例,女性患儿有17例,年龄2~13岁,中位数年龄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儿有20例,女性患儿有15例,年龄4~14d,中位数年龄8岁。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反酸及纳差等症状入我院治疗,经内镜、X线钡餐、Hp感染检测及胃液分析等检查结果最终确定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经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将我院70例消化性溃疡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有35例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口服抗生素阿莫西林50/(kg·d),3次/d,奥美拉唑药物0.6~0.8 mg/kg,1次/d;观察组患儿则在抗生素及奥美拉唑服用2h后口服蒙脱石散剂3~6g,2次/d。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其病情好转情况,进而分析不同方法对于儿科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1.3疗效评定 明显好转:内镜检查可见溃疡处愈合或形成瘢痕,临床症状消失;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检查无糜烂、无炎症细胞浸润或炎症细胞浸润小于黏膜的浅表1/3;无好转:临床症状较前好转,内镜检查仍有糜烂及炎症细胞浸润。
1.4统计处理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常规抗生素和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剂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经抗生素、奥美拉唑及蒙脱石散剂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小儿消化性溃疡与成人消化道溃疡疾病相同,因此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此病的关键[3]。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抗生素、奥美拉唑及蒙脱石散剂三联法逐渐被应用于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本文选用的抗生素是阿莫西林,该药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及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对胃黏膜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也不影响体温、胃腔温度、动脉血压、静脉血红蛋白、动脉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pH等指标;蒙脱石散剂属于一种合剂,其辅料包括香兰素、葡萄糖及糖精钠等,可起到清除致病菌、保护消化道黏膜及局部止血的作用[4]。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抗生素、奥美拉唑及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儿科消化性溃疡后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抗生素及奥美拉唑的疗效。该方法不仅有效提高了儿科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剑琴.蒙脱石散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儿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护理[J].海峡药学,2013,2(25):133.
[2]刘咏梅.消化性溃疡的儿科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1,12(2):9.
[3]余建华.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性溃疡的对比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10(25):58.
[4]武克.消化性溃疡儿科治疗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9(21):272.
论文作者:刘慧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散剂论文; 患儿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儿科论文; 抗生素论文; 奥美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