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南海西部石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52405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经营模式、劳动用工制度的变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职业病危害尚未消除,新的职业病危害又不断产生,职业病防治能力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因此,海洋石油作业公司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保护员工的心理健康,如注重岗前和工作过程中的心理训练,改善环境,使员工能够在一个清静舒适的环境下工作,教育员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意志等。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预评价
引言:
某单位为改善海洋石油井下作业(简称海洋石油作业)施工能力不足,提高海洋石油作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拟建海洋石油作业平台。为识别、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2008年1月受建设单位委托,笔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标准对其海上石油作业平台建设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文章的目的是识别、评价某海洋石油作业平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采用综合评价法、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结果是该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厂房设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类比企业各工种毒物有硫化氢、烷、正已烷、正庚烷、苯、甲苯、二甲苯, 检测结果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噪声检测 5个地点, 其中主发电机间检测3个点、合格2个点, 合格率为 67%, 其余地点均合格。 得出结论是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是可以预防的,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一、内容与方法
1.1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体防护措施、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
1.2评价范围
包括该作业平台的船艏部生活区、船舯动力设备区(主机房、应急机房、三缸泵舱、泵舱、配电室、污水处理舱、空压机舱兼机修间、液压站兼锅炉间)、船艉作业区(修井机、泥浆净化模块)。该平台由船厂负责每半年上坞检修维护一次。
1.3评价方法
根据项目设计方案进行工程分析,选择与该项目类似的工程进行类比调查,综合运用类比法、经验法和综合分析法进行评价。
1.4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是评价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等作为评价的主要规范、标准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可研报告及评价委托书等是评价的基础依据。
二、结果
2.1概况
海洋石油平台根据开采工艺的不同分为钻井平台、采油平台和作业平台(井下作业平台)。作业平台针对石油开发过程中的出砂、结蜡、泵损毁等情况,为采油平台提供冲砂、清蜡检泵、打捞简单落物、更换井下管柱或井下工具、注水泥、测压、卡堵水等作业服务。该平台年均作业30层口。
2.2生产工艺
该平台作业工艺分修井工艺系统和泥浆(修井液)循环系统两部分。
修井工艺系统由修井机提供动力,通过起下管柱完成井下作业清砂、除蜡、检泵等作业任务。作业过程中依靠三缸泵将泥浆(修井液)打循环,保持油井地层压力平衡,防止井喷。泥浆由井内环空反出进入振动筛除去大颗粒岩屑,进入沉降池进一步沉砂,除气器由沉降池吸入经过沉砂后的液体进行除气,除去其中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然后根据液体特性进入泥浆舱、洗井液舱或井下污液收集舱。见图1。
2.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评价海洋石油作业平台为海洋采油管理部门提供的清砂、除蜡、检泵、试油作业等服务。其作业海区以油井为主,个别区块硫化氢含量可能存在超标现象。海上石油作业为露天作业,夏季为高温作业,冬季为低温作业。通过工程分析并结合类比场所的现场调查及检测,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低温、戊烷、正庚烷、正己烷、苯、甲苯、二甲苯及硫化氢。
海洋石油作业为露天作业,海域开阔,大气扩散情况良好,类比作业场所化学因素的危害基本能够控制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之内,见表1。在作业区和舯部动力区设有可燃气体、硫化氢探测仪。类比单位在修井机附近设置休息间,内设空调。夏季作业期间在作业区设置带水雾风扇,为员工提供含盐清凉饮料;冬季作业期间,提供高热量饮食,平台上设洗衣机及烘干机,及时清洗烘干衣物,以减轻低温影响,上述措施基本满足对高温、低温危害的防护。主发电机作业区噪声检测超标,见表2。考虑到主机间独立设置,工人执行巡检作业,如加强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管理,基本能够满足职业卫生工作的要求。
2.4选址评价
该平台为拖航式作业平台,作业地点距海岸较远,周围海域辽阔,大气扩散条件好,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职业病有害因素不会对周围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工程选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要求。
2.5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评价
该项目将生活区和作业区分开,辅助生产区设在二者之间,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噪声工作设备布置在船底,主发电机及应急发电机独室设置,并以吸音岩棉装修;可能接触毒物的工作场所布置在艉部,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2.6应急救援
该平台拟设医务室1间,专职医生1名。类比单位按平台在编人数配备相应数量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与作业海域海事部门及所属地区医疗部门签订救助协议。为防止硫化氢危害,组织专门抢险机构,制订了防硫化氢专项预案,要求所有上岗人员必须持有防硫化氢证,并定期组织演练。配备50人全封闭救生/救助艇1艘,25人气胀式救生工序生产设备没有进行密闭,未设置局部除尘设施,导致成型工序落料口4020粉尘CSTEL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
生产装置中存在的化学毒物主要因为管道、储罐密闭不严造成的。由于生产过程采用DCS控制,生产装置敞开式布置,有毒化学物质易于扩散,生产过程的进料、出料、萃取、精馏、分离等均通过密闭管道进行输送,所以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生产装置中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能够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职业卫生防护的重点应是化学品泄露时的应急处置。
通过对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的分析,应采取的防护对策为:①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内容应包括各种化学物质的MSDS、安全操作规程、个体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现场急救知识等;②定期对物料输送管线、法兰、垫片、阀门等设备检查和维护,杜绝发生跑、冒、滴、漏现象;③造粒成型工序采用密闭作业并设置局部除尘装置;④在化学品储存及使用场所周围设置围堰,安装喷淋、洗眼装置,并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装置周围设置风向标志,划定明显的事故疏散专用通道;⑤对容易导致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配备有解毒剂和急救药品的急救箱(柜),按照实际需要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防护用品。
结束语:
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关系重大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从事此项工作的机构,必须是依法设立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并必须通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资质认证。海洋石油平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是协助企业从源头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促进管理,以保障劳动者健康,这项工作绝不是单向的技术性服务。评价过程应理解为对企业全体员工的职业病防护教育过程,要使企业管理者和工人形成良好职业卫生防护的“养成规范”,切实将职业病防护工作付诸于企业日常管理中,使企业变成职业病防治的主体。
参考文献:
〔1〕郭明诚.橡胶防老剂合成技术进展.化工文摘.2006.7
〔2〕崔小付.对氨基二苯胺生产技术及其进展.化工文摘.2008.4
〔3〕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2016.9
〔4〕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2006.3
〔5〕金世奇.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与应急救援.北京.化学出版社.2008.7
〔6〕李善宇.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中常见问题的探讨.中国职业医学.2015.1
〔7〕张建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3.9
论文作者:王弦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作业论文; 职业病论文; 评价论文; 职业论文; 平台论文; 石油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