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于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非常注意城市的内部环境建设,其中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建设也受到了关注,优质科学的排水管道能够有效排除市政道路上的积水,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内涝等情况。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1导言
排水管道主要是将污水、废水、雨水等进行聚集和排放,其中包括干管、支管以及通往处理厂的管道。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将道路中的积水迅速的排除,减少水流对路基、路面的冲刷作用,从而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政府维修费用,使排水管道的施工效益得到有效的提高。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深度剖析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存在的困难
2.1 管道标高误差难控制
纵观现阶段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的发展现状可知,导致管道基础平顺度误差大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1)沟槽开挖属于管道施工的首要环节,且需要综合参考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标高设定,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使标高把控具有一定难度,且沟槽开挖需要人工操作重型机械设备完成,使得误差难以从根本上避免。而具体误差的大小与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息息相关,为此,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参与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同时,要夯实沟槽基地,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问题耽误施工正常运转。2)管道支模标高等误差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旦支模出现不同程度的差错,不仅会影响混凝土浇筑管道的平顺度,还会降低整体施工质量。3)在沟槽开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石块、土方等泄落到沟槽中,为此,应避免沟槽淤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及时清理散落的石块、土方,避免阻碍管道的安装施工。
2.2 主客观因素导致管道错位
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环节,如果未能在施工前期进行必要的现场勘察,使施工技术人员在不了解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情况下开展作业,会诱发积水现象或倒坡。通过对各大城市排水管道施工项目进行深入调查可知,此类现象并不少见。一旦在施工环节出现偏差,将会导致管道错位。具体来说,导致管道错位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设计排水管道的过程中,未能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测和环境摸查,使得技术人员对地下水文及区域地质结构缺乏了解,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由此可见,加强施工前期的勘测工作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水平。只有积极落实前期勘测工作,全方位了解施工区域的地下水文情况和地质结构特征,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管道错位问题的发生。另外,由于排水管道长期埋设在地下,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必然会受到积水的腐蚀,进而缩短管道的使用寿命,增加管道错位的概率。而且强大的水流冲击也会导致管道错位。
2.3 管道密封性问题严重
如果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发生渗水问题,不仅会影响其性能发挥,还会危害管道周边建筑的安全稳定性。造成排水管道渗水的根本原因是管道材质不合格。通常来说,管道材质不达标或不符合工程需求是导致管道渗水的关键因素,同时,也不排除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为此,在正式开展施工前期,要全方位动态监测管材质量,并生成完善的质量检验报告。另外,夯实管道地基,最大限度的避免地基下沉,进而减小管道压力,避免因重负荷压力导致其结构表面裂缝,发生渗水。与此同时,针对管道衔接位置加强密封保护,提高管道放置位置的稳定性,从根本上避免渗水问题。
3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3.1准备工作
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前必须熟悉图纸,了解管线敷设区域的地下情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设计期间,必须要加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等人的沟通,对图纸进行审核,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深入现场,了解施工项目基本情况,包括施工长度、管道走向、管径大小等,并结合市政地下施工的有关图纸,了解地形、地貌等基本信息。对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的地点,应做好标记,以及预防。特别在电气管道交叉处,要保证每一百米都有一个水平标高基准点。而施工人员要对施工图纸中的重点环节的施工质量加以控制,根据施工方案计划施工进度,并强化人员之间的配合,合理配置人力与物力。同时,对沟槽开挖、管道安装、机械设备调配、以及沟槽处理等问题合理规划,确保排水管道施工计划与图纸计划相一致。另外,要组织监察队伍对排水管道长度、井数量、管道敷设等综合检查,并及时做好标价,为核对工作奠定基础。
3.2沟槽开挖施工技术
在对沟槽进行开挖时不仅要对开挖深度进行计算,还要确保边坡、放坡的合理性,对经济与安全方面进行规划,进而有效的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管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在沟槽开挖阶段我国提倡使用山挖机对表面的沥青进行开挖,在具有一定的开挖长度时,要对槽高进行测量,在测量时要确保其准确性,与此同时也要观察沟槽的底部是否存在积水,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在开挖的过程中禁止在槽底上方进行超挖,进而确保沟槽开挖的施工质量。
3.3地基处理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沟渠开挖完成后,需有相关人员对场地进行清理。其中需对排水管道沟底杂物给予全面的清除,防止为后期施工带来不便之处。在对地基处理时,需测量管道地基承载力是否与具体需求相一致,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在案,一遍后续查阅。如果发现存在不一致的状况需及时上报上级单位,并由施工企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查,对排水管道质量影响程度给予科学评估,从而有效的减小不良状况的发生率,提升工程地基处理质量。
3.4管材、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在管材的安装上工作人员首先要观察管材是否存在裂缝、漏洞等质量问题,质量问题的出现需要与厂家协商进行更换。其次,在下管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管基边线、井基、中心线等尺寸与规格进行检查,使其满足施工要求。之后工作人员也要调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接口防渗砂浆是否满足施工的要求。最后工作人员需要要对管口安装中存在的突出接缝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有效的防止流水断面减少的情况发生。管道安装施工是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重要环节。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根据测量中心线来控制管道的一侧边线,在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细绳等工具。其次,工作人员在管道投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专业吊钩或柔性吊索等工具,这一过程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如果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现场面积狭窄,在施工的过程中无法使用机械设备,这时可以采用人工压绳下管。最后,为了避免沟槽下部的管道与槽壁发生碰撞,需要加强管道方向的控制,另外,在管道安装的过程中,必须将管道进行铺垫,确保其稳定性,并且对管内存在的砂石、泥浆、木块等杂物进行清理。
3.5闭水实验
在实验之前要对检查管道的外观质量,保证管道的含土和积水问题,对预留孔是否封堵,有无漏水问题进行观察,确保管道两侧所使用的封堵板自身承载力与闭水实验的要求相吻合。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要遵循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还要采取分段试验的风阀,保证每个井都进行了闭水试验。
4结语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作为政府公共设施建设工程,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为此,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度剖析施工技术要点,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延长工程寿命,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玉龙.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1521.
[2]龚颖峰.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8,16(10):388-389.
[3]郭小泉.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0):111.
[4]冯文会.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2402.
论文作者:赖宇星,赵兴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管道论文; 排水管道论文; 沟槽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要点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