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_俞万河

曲靖市师宗县人民医院 云南曲靖 6557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患者中抽取4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4例。参照组患者行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患者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分析48例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指数(Barthel)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中风后偏瘫;针灸;康复训练

现今医学领域中,针灸被广泛应用在中风后偏瘫疾病中,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态和血流状态,有助于患者预后[1]。现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行针灸和康复训练的效果作研究。

1.一般数据与方法

1.1 一般数据

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中风后偏瘫患者中抽取4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4例。实验组中男患者有17例,女患者有7例,年龄选取区间为45岁至72岁,平均年龄为(58.21±4.16)岁,中风时间为1~8个月,中位值为(3.45±2.18)个月。参照组中男患有15例,女患者有9例,年龄选取区间为44岁至73岁,平均年龄为(58.34±4.31)岁,中风时间为2~9个月,中位值为(3.47±2.24)个月。对所有患者的一般数据行统计学软件分析,组间数据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行康复训练治疗,主要内容为:(1)运动:对于卧床患者,护理人员需指导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鼓励患者积极锻炼,主要进行站立、坐立以及步行等方式训练[2]。(2)刺激性训练:根据各个患者的反应能力、认知程度以及语言水平等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训练。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解释各指向性卡片的功能。通过卡片内容患者做出相应的反应,以上训练需持续1个月[3]。

实验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之针灸治疗,取患者的内关、三阴交以及人中穴位进行治疗。对于下肢瘫痪的患者需选择承山、秩边、阳陵泉、足三里、绝骨穴以及环跳等穴位进行针灸;对于上肢瘫痪的患者需选择大椎、合谷、肩井、曲池、肩髃以及天宗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针灸均留针半小时,每天针灸1次,需治疗1个月。

1.3 判定指标

48例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指数(Barthel)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以上两个评分量表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低证明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活动功能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组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录入到Excel表格中,使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计数资料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n(%)]形式表示,对其进行卡方检验;其计量资料如日常生活活动能指数(Barthel)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分以()形式表示,对其进行t检验,经相关公式计算分析,其结果中p<0.05,说明组间数据经对比呈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指数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指数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分)

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例,其发生率为4.17%(1/24);参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6例,其发生率为25.00%(6/24);组间数据对比,卡方值=4.1812,p值=0.0408<0.05。

3.讨论

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偏瘫,其主要指单侧肢体不受控制,活动失常。患者需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可及时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大多数患者在初期不重视自身情况,接受治疗时已错过了最佳时期[4]。在康复的基础上加之针灸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水平,促进大脑皮质兴奋。针灸治疗可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流动,保证脑供血状态。针灸合谷穴位具有升清降浊的功效,针灸三阴交穴具有调补肝肾以及健脾益血的功效,针灸阳陵泉、曲池穴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流速度的功效[5]。

综上所述,对中风后偏瘫患者予以康复训练结合针灸治疗,其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得到充分缓解,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将治疗时间缩短。

参考文献:

[1]刘刚翠,阳军,周伟等.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7):850-851.

[2]王继权.针灸辅以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6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30):196-196.

[3]孙娜,郑文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3):70-71.

[4]张国栋,梁国强,惠礽华等.针刺结合易筋经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5):967-969.

[5]王威力.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8,41(4):29-30.

论文作者:俞万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论文_俞万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