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的特征与选择--“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调查”工具研究报告_清华大学论文

精英的特质与选拔——“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入学调查”工具的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华论文,研究报告论文,大学本科论文,特质论文,新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5)01—0053—07

      DOI:10.14138/j.1001—4519.2015.01.005307

      要预测一个社会的未来,如果选一个指标来观察,青年的特质大概是最有效的。不久前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石之瑜在分析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的原因时,所采用的视角恰是台湾青年选民的特质。

      石之瑜精准而透彻地分析了台湾青年选民的“反中心理”。一方面,台湾青年人很明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台湾的经济发展,甚至他们个人未来的经济前途,相当程度都是仰赖和大陆的关系”;可是另一方面,他们看到“大陆的年轻人比他们奋斗向上,资质优秀”,“要承认自己的不争气,还要接受台湾政治上对大陆的臣服”,这样的“绝望”除了把他们引入“反中”的道路似乎没有什么更多的选择留给他们。①同样是带着点“绝望”的心情,也是不久前,香港的青年学生把素有香港经济命脉之称的“中环”给堵占了。随着大陆人才、物流和资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香港的经济和社会构建中去,香港的劳动力市场被重新洗牌,中环所代表的“中产阶级”地位对不少香港本地青年来说越来越难以企及。调动本地身份抵御外来劳动力的竞争,对很多香港本地青年人来说似乎也成了“没有选择的选择”。

      如果我们就此来观察欧洲,会发现欧洲的困境其实是类似的。虽然欧洲精英提出了“欧洲一体化”战略来应对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欧洲的青年人却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据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2013年4月,欧盟成员国中25岁以下青年失业率高达23%。其中,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四国青年失业率更是超过了40%。②青年的“失落”催生了保守主义政治势力的上台——2014年法国地方选举中反移民的极右政党“国民阵线”拔得头筹,同样持反移民立场的英国独立党在全英大选中竟史无前例地击败了一直占据政坛优势的两大党(保守党和工党)。与“绝望”的中国港台青年人一样,调动本地身份抵御外来劳动力的竞争,似乎也是欧洲青年人那个“没有选择的选择”。不过,让人深思的是: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领导者并被称为“定海神针”的德国,那里青年人的失业率也并不高。在很多场合,德国新任外长施泰因迈尔更是强调,自由流动是欧洲统一问题上不由质疑也不容回旋的一部分,“谁质疑这一点,谁就是在危害欧洲,危害德国”。面对全球化大趋势和因之而来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青年人的特质(迎接该趋势的态度和能力准备)以及精英群体谋篇布局的战略,是决定该民族和国家未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青年人的特质如何,未来精英的特质又如何,在全球化深流涌动的今天,无疑是迫切需要审视的问题。基于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均是经过全国公开选拔而胜出的杰出者,而“精英”一词虽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法国,然其“精选出来的少数”或“优秀的人物”的涵义在学界得到普遍认可,研究者希望对清华大学的本科新生展开追踪研究,以深入揭示我国精英的选拔机制及其所具备的特质。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入学调查便是研究者为该追踪研究所设计的基线调研工具。下文中,研究者将对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入学调查工具的概念构想、题项开发、所构建指标的信度和效度予以报告。

      二、研究方法

      (一)概念构想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英特网的普及改变了人类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方式。原本为少数人所垄断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开始变得普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出现了一股令人担忧的“民粹主义”风向。与“草根”的道德优越性自然天成相对比,“精英”在某种程度上被等同于权贵,成为一个负面词汇,众皆避之唯恐不及。虽然精英一词并不产生于中国,但中国无疑是一个典型的精英社会。柏拉图的哲学王统治,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了伦理政治的版本——权力精英通过儒家教育习得政治伦理的规范,再经由科举考试实现在全国范围的层层选拔。相比于欧洲的贵族统治,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专制制度无疑是人类的一种极大进步③。因此法国大革命后,为满足资产阶级和平民登上政治舞台的要求,拿破仑借鉴了中国的竞争性考试制度,法国公务员制度雏形遂得以出现。由此可见“精英”概念的产生在法国是作为“贵族”的反动而出现的。“精英”的对立面不是“民主”。民主的真正对立面是“专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精英”和“精英选拔”具有一定的技术中立性——既可以服务于专制,也可以服务于民主。在人类走向民主文明的进程中,参与性民主和精英民主一直是两股相互交缠并竞争的思想脉流。

      也正因为如此,精英的概念、精英的特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社会中会得到不同的界定。以当今的欧美而言,精英的特质尤其是政治精英的特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优异的认知能力,其次是对多元价值观的体认和宽容,还有就是为增加公共福祉而奋斗的意愿和决心。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便是典型的案例。相比起来,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本土社会和全球化背景的多重环境,因此它们的领袖/精英群体所需要的特质势必更复杂,比如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就曾强调,对于亚洲领袖而言除了才干、能力以及服务国家的意识,“品性”(身心的纪律性)是至为重要的。这大约反映了儒家文化中“德”胜于“才”的国家精英选拔传统。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曾将新中国时期的精英特质概括为“又红又专”——“红”大约可以对应李光耀所言的“品性”或者欧美精英的“政治正确性”和“为公共福祉而奋斗的决心和意愿”,“专”的内涵则稍显局限,大约是指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在某个特定领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问题解决能力”。新中国成立后清华为国家培养出诸多领导人,毋庸置疑是蒋南翔作为一个伟大教育家的成功。

      改革开放后中国采取了主动寻求全球化的战略路径④,随着中国融合到全球化进程中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需要能带领其人民走出封闭体系、并从世界的边缘地位走向中心的精英群体。基于对中国社会和世界变化趋势(学习型社会和全球化)的前瞻,和对现代社会精英普遍特质的分析,以及概念的可操作性,我们提出了未来中国精英所需具备的基础特质:学习素养与能力、社会适应性、领袖型人格潜质以及全球化素养与能力。

      (二)指标构建

      与一般学术导向的问卷开发不同,“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调查问卷”采用的是指标构建取向,即提取具有指针和预测性的关键行为来建构指标体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可以有效降低问卷的长度⑤;另一方面从使用的角度,由于构建指标的关键行为来自现实的教育情境,因此可以很方便地用来做教育诊断和教育改进。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指标运动”的出现,为教育治理和社会改进提供了很好的“抓手”。

      

      

      本研究构建了七个主要指标。其中,学习的素养与能力既包括一般的学习策略,还包含元学习能力。个体的一般学习策略是指个体面对已给定的知识/能力范畴而采取有效方式加以掌握的取向;元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将学习作为一种参与的社会活动予以驾驭和管理的取向。对此,研究者专门提取出“学习的自我调节和管理”和“反思性学习”两个指标,前者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比如学习时间、物质经费等);后者则主要是从学习结果的构建角度具体题项构成参见表1。

      社会适应性的概念来自于“适者生存”的概念。对于任何个体而言,社会环境都是预先设定的宏大存在,因此个体的生存之道首先也必然体现为与该宏大实在的融合。本研究将社会适应性概念化为以下方面:1)人际适应;2)场合的适应;3)社会内涵的适应。考虑到被试是学生,处于学习阶段,社会内涵的适应性在本研究中具体化为对学习内容的适应性。指标的具体题项构成如表2。

      领袖型人格潜质的概念来自于九型人格学说⑥中的第八种人格特质——领袖型人格。该理论认为,这种人格的基本欲望特质是“权力”——他们追求权力,通常会表现出自我中心、轻视懦弱且具攻击性的特点,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维系秩序并为受压迫者挺身而出的冲动。具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童年往往很不易(不一定是贫困),早期经验的艰辛激发他们维护自我的本能,并产生强烈摆脱外部条件控制的渴望,从而更深邃地洞悉到权力的本质。由于不愿被人控制,且具有一定的支配力,他们一般有很好的潜质成为未来的领袖。

      在全球化时代,作为政治敏感性的全球化认知和全球化素质能力将是未来中国精英重要的特质构成。这个群体与20世纪精英群体不同,20世纪的精英人士大抵遵循制度趋同的路径——在与西方文明制度的比较和学习中,批判并着力变革中华文明。然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随之而来导致世界两分对立的冷战之后,痛定思痛,欧洲产生了一批高瞻远瞩的思想和政治精英,他们批判并否定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西方中心说”,认为正是这一狭隘的世界文明发展观,将欧洲这一所谓的“世界文明中心”反复置于战火之中。他们把“去西方中心”之后的世界称为“后现代”社会——世界文明的发展有赖于“多元”文化的彼此尊重与相互构建。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最古老且富有生命力的文明传统,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中国,期冀中国能积极参与到这一伟大转变之中来,并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迫切需要一批对世界发展有深刻认知,同时能有效参与人类文明发展共同构建的杰出人才。

      除了全球化认知方面的题项,研究者提出了“全球化素质能力”指标,指标的具体构建如表3。

      (三)研究程序

      1.工具题项的编制

      

      “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调查”问卷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有关学生入学前的教育经历,共有46个题项被编入19个主题;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的家庭教育经历及其个体特质,共有53个题项被编入13个主题,加上问卷最后的一道开放题⑦,总共由100个题项构成。被试填答时间为10—15分钟。

      其中,学生入学前的教育经历主要测量以下概念/变量:学生入学前的择校、补习和异地就读经验、高中的学习经验(就读高中的类型、高中阶段的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时间)、入读清华大学的选拔机制(录取途径、报考决策、专业选择与匹配)、入读前所具备的学习特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自我调节和管理、反思性学习水平)。

      学生的家庭教育经历及其个体特质则主要测量以下概念/变量:主要人口学特征、政治面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父母教养方式(民主/专制)、学生个体的社会适应性、领袖型人格潜质、未来职业的轨道(期待)以及全球化认知水平和素质能力。

      2.认知访谈

      在完成题项的编制工作后,我们对所编制的题项进行了技术核查。核查使用认知访谈的方法,即通过对被试回答题项时的心理活动加以记录和分析,来审察题项的技术性特征是否良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核查题干的清晰度;2)核查被试的记忆提取;3)核查题项量表(scale)设计的适应性;4)核查个体经验和题项量表的匹配度。一般来说,设计良好的题项在不同被试间在以上四个环节不存在反应模式上的差异或者差异微弱。我们先后对4名被试⑧进行了认知访谈,并在访谈的基础上修订了题项的题面表达,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3.被试和施测

      本研究采用全样本,问卷对2014年秋季入学的本科新生全体发放⑨。一共发放问卷3561份,在删除无效问卷⑩后,有效问卷数为3475份。其中,男生比例为65.8%,女生比例为34.2%。问卷在2014级新生参加入学分级考试之后发放并施测,因此问卷的填答和回收情况良好。所有问卷均被有效回收。

      4.统计处理

      本研究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主要指标的信度

      研究者考查了各指标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具体参见表4。

      

      由上表可知,除领袖潜质指标外其余各项指标的α系数均达到了0.6以上,为可接受的水平。领袖型人格潜质指标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略低于0.6,可能与该指标维度复杂(具体维度参加下文对该概念的结构效度报告)而题项数相对少有关。为了控制问卷长度研究者在每个维度上所提取的指针性题项仅为2—4个。详细请见下文。

      (二)领袖型人格潜质的结构效度

      研究者用因素分析检验了“领袖型人格潜质”指标的结构效度。首先,进行了因子适合性检验,对领袖潜质对应题项的数据进行了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值为3524.71,p<0.001,说明各项目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同时,样本适当性度量值KMO为0.722,表明数据样本适宜做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正交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之后,抽取出4个因子。结合九型人格学说的理论,我们将这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远见抱负、有卷入的正义感、规则理性和攻击性(aggression)。分析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见,12个题项可以抽取4个因子,这4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其中因子1远见抱负三个题项的负荷值在0.618至0.730之间,对总体方差的贡献率为15.703%;因子2正义感且三个题项的负荷值在0.590至0.774之间,对总体方差的贡献率为12.299%;因子3规则理性三个题项的负荷值在0.535至0.714之间,对总体方差的贡献率为12.075%;因子4侵略性两个题项的负荷值为0.642和0.761,对总体方差的贡献率为11.005%。四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1.081%。

      研究者认为,这样的因子结构很好地契合了九型人格学说中关于“领袖型人格”的假说:首先是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和抱负,这多半来自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和好强的心性。对于事物的判断,多不依赖对过往经验的总结,而是对未来变化格局的判断,正如一位被访谈者所说,“关键是对趋势看得很准”,所以常常为追随者所崇拜,“开拓性”也正源于这种“前瞻”特质。一方面遵从规则、追求正义赢得大众,但同时也表现出保护“自己人”的卷入感,构建出“内密外疏”的社会支持体系。一定的向外扩张性被用来整肃外部的秩序,也是领袖型人格特质重要的构成要素。

      (三)学习指标与清华入学摸底考试(数学、语文科目)的关联性研究

      本研究选取清华入学摸底考试(数学和语文科目)与三个主要的学习指标进行关联性研究。之所以选取入学摸底考试,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高考成绩无法通分,而清华按惯例举行的入学摸底考试是对所有新生进行的一次统一标准测验。虽然科目仅限于数学和语文两门,但即使是在比奈智力测验中数学和语文都是模拟个体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的两大主要领域。虽然2014年清华入学分级考试中数学测验的分数不是正态分布(明显偏右且多人为满分),相比较而言学生在三个主要学习指标上的得分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这种数据结构的偏差会弱化指标和测验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但研究者认为探讨学习指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测作用仍是必要的。

      由表6可见,“反思性学习”与清华入学分级考试的数学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与语文成绩无相关;“一般学习策略”与清华入学分级考试的语文成绩呈显著正相关,与数学成绩呈反相关;“学习的调节与自我管理”与数学成绩没有显著相关,与语文成绩呈显著正相关。由于“一般学习策略”关注学生对已给定知识/能力范畴采取有效方式加以掌握的取向,而“反思性学习”关注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构建,这样的结果符合数学和语文不同学科的学科特征,表明这三个学习指标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学科层面具有一定的指针性。

      (四)结论

      “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入学调查”问卷,对清华本科生的选拔机制和精英特质加以研究。问卷开发出七个主要指标:一般学习策略、学习的自我调节和管理、反思性学习、社会适应性、领袖型人格潜质、全球化素质能力和父母教养方式。指标的信度达到可接受水平。其中,领袖型人格概念的结构效度与九型人格中的“领袖型人格”的理论假说契合。“反思性学习”指标与清华入学分级考试中的数学成绩呈正向相关,与语文成绩无相关;“一般性学习策略”与清华入学摸底考试中的语文成绩呈正向相关,与数学成绩呈反相关,说明这两个学习指标在学科水平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指针性。总的来说,该工具所构建的指标在信度和效度上基本达到了可接受使用的水平。在以后的修订过程中,适当增加指标参与构建的题项数,会对提高指标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有所助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了市场经济制度并鼓励竞争。在改革精英的带领下,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年均增长9.9%。2010年我国GDP达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据2010年美林发布的报告,同年中国拥有100万美元净资产的富裕人士为53.5万人,财富总额达到2.66万亿美元,占当年中国GDP的比重超过40%。显然,改革精英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也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了巨大收益。然而,“先富起来”的精英群体只安于在现行体制下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权力,不肯担负推动社会价值建构与进步的职责——他们有的逃离故土,移民海外,更有甚者本身成为了社会堕落的源头。对于正在急剧转型的中国而言,精英的困境实则为整个国家的困境。而要社会精英发挥甚至引领社会进步的作用,显然需要在学校教育阶段就塑造其核心价值,这也是本研究的缘起和目的所在。本文不过抛砖引玉,期望有更多同仁对此加以关注和研究。

      本文作者感谢郭菲博士在数据分析方面所提供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①石之瑜.为何马英九表演“反中”没有用[N].联合早报,2014—12—01.

      ②张哲.青年失业问题只是欧洲大问题的表象[EB/OL].http://www.csstoday.net/xueshuzixun/jishizixun/81827.html.

      ③魁奈(FrancoisQuesnay,1694-1774),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著有《中国的专制政治》。

      ④Luo Yan,"The Socialist State and Global Capital:Educational Retrenchment and Crisis in China,"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 40,1(2007):9—21.

      ⑤社会测量取向,一般遵循分析框架,即将概念区分为若干维度,然后以多个题项对每个维度加以描述和把握。概念越复杂,题项数量便越多。以著名的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为例,该测验一共有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总题量达到566个题项之多。

      ⑥九型人格学说相传是2000多年前印度西部研究出的人性学,后由苏菲学派所传承。其后,九型人格学说辗转流传到欧美等地,被众多知名企业、国际机构运用于人事和企业管理。九型人格分别为:第一型完美主义者;第二型助人者;第三型成就者;第四型艺术型;第五型智慧型;第六型忠诚型;第七型快乐主义型;第八型领袖型;第九型和平型。

      ⑦该题项为:“问卷进行到这里,请写下你对未来清华就读生活的期待,以便学校更好地了解你的需求”。

      ⑧两名男生,两名女生;其中二人文科,二人理科。

      ⑨港澳台侨学生和部分国防生保送生除外。

      ⑩数据缺失过多和未能通过测谎题项显示填答不认真的问卷。

标签:;  ;  ;  ;  ;  ;  ;  ;  

精英的特征与选择--“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调查”工具研究报告_清华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