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平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 要】目的:评价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感染并发症的影响,以提高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n=80),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优质护理组)。对比2组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优质护理组血液肿瘤患者感染发生率、负性情绪与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安全性、护理满意度,从而改善患者情绪与生活质量,护理价值显著。
【关键词】血液肿瘤;化疗治疗;感染并发症;优质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血液肿瘤具有临床多发性,疾病类型包括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其中白血病占比率较高。针对血液肿瘤患者以化疗治疗为主,化疗期间患者白细胞计数降低、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增加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并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预防和降低感染并发症是护理重点。相关资料指出,有效护理干预利于改善血液肿瘤患者身心状况,从而提高患者化疗预后效果[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血液肿瘤患者为例,总结优质护理干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6年9月-2018年12月,总计80例。纳入标准:(1)经穿刺病理等检查确诊的血液肿瘤患者;(2)伦理委员会批准;(3)化疗治疗患者;(4)患者有配合能力。排除标准:(1)精神病史患者;(2)化疗中途退出者;(3)无独立配合能力患者。进行80例血液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组,2组例数相同。常规护理(n=40):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年龄均值(55.0±2.6)岁。优质护理组:(n=40):男性、女性各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6岁,年龄均值(54.7±2.2)岁。2组血液肿瘤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给予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化疗前指导、注意事项告知、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组——以上基础上落实优质护理干预。(1)病房护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病房清洁工作、紫外线消毒,合理限制陪护率,严格执行一床一巾,每日消毒液多地面>2次,叮嘱患者不可随地吐痰,以优化病房环境减少病室细菌对患者造成的感染风险。(2)生活护理。强化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告知患者口腔护理价值,并指导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护理。另外,叮嘱患者勤洗澡,做好皮肤清洁,通过皮肤护理提高抵抗力。另外,和血液肿瘤患者家属沟通中叮嘱家属监督并辅助患者完成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工作。(3)严格无菌操作。护理工作中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执行检查、护理工作前后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处理,护理工作需制定计划以规避多次进出病房的情况,以减少外来细菌污染问题。另外,执行导尿等侵入性操作期间,要求动作轻柔且做好患者会阴清洁工作,以减少患者感染风险。(4)合理应用抗生素。血液肿瘤患者应用抗生素前需进行药敏试验,以确保选择的抗生素药物针对性、有效性,并结合患者化疗期间个体情况进行营养支持治疗,从而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机体免疫力、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记录血液肿瘤患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参考SAS、SDS量表)、疼痛(参考VAS疼痛量表)、生活质量(参考SF-36量表,取部分指标)评分[2]。
1.4统计学方法
80例血液肿瘤患者观察指标经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算。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以%形式展开,负性情绪、疼痛、生活质量评分行形式展开,进行X2、t检验。P<0.05情况下,表示血液肿瘤患者观察指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指标占比比较
优质护理组、常规护理组血液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感染情况见表1。2组血液肿瘤患者指标占比比较,P<0.05。
2.2指标评分比较
优质护理组、常规护理组血液肿瘤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评分情况见表2。2组血液肿瘤患者指标评分比较,P<0.05。
3 讨论
血液肿瘤患者感染原因:(1)病区环境。血液肿瘤患者以中晚期居多,以化疗治疗为主,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加上患者熟悉后串病房,医院人群的密集性,空气消毒不当,随之导致的感染风险也明显增加。(2)放化疗。患者服用化疗药物会破坏口腔酸碱度,白细胞减少,免疫机制下降,导致感染率升高。另外,放疗照射野皮肤在化学、物理刺激下会导致皮肤感染。(3)治疗操作。医院人员流动大,护士少,工作执行期间未能做好手卫生,也会增加感染问题。(4)导尿、支气管镜检。患者导尿时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尿道黏膜损伤,均可降低黏膜对细菌的抵抗力,从而导致尿路感染[3]。为了减少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感染问题,需在明确患者感染相关诱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干预[4]。王贺,于清丽,张莹,于婷婷研究指出,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加行优质护理干预可准确减少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生理状态[5]。
实验结果显示:2组血液肿瘤患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相关指标评分比较,P<0.05。
综上所述,.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感染风险较高,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安全性、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艳梅.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实施护理干预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299-300.
[2]林佳,李静,王文娟,张薇.联动护理管理模式用于儿科血液肿瘤化疗PICC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6):117.
[3]郭春霞.预防性护理对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并发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4):139.
[4]刘新颖,朱丽辉.舒适护理在小儿血液肿瘤三向瓣膜式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化疗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09):1126-1129.
[5]王贺,于清丽,张莹,于婷婷.血液肿瘤患者化疗期感染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87+289.
论文作者:吴智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9
标签: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血液论文; 发生率论文; 评分论文; 满意度论文; 指标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