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车流量及车辆载荷不断增加,沥青路面经常出现裂缝、拥包、泛油松散等病害,以上病害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公路正常功能的发挥,因此,在高路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养路技术保障路面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病害;防治
1 前言
采用以沥青材料为主的矿料铺筑而成的一种柔性路面,是路面结构层的面层结构。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平整度好,行车过程噪音小、舒适度高,因此,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等级公路的面层普遍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
2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防治的意义
2.1 保证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高速公路项目实施阶段,应该严格控制沥青、粗细集料、外加剂等材料的配合比例,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和施工的技术要求,加强力度进行质量的控制,保证工程按照规范化来进行,有效的完成各项工作。如果没有充分的重视技术要求,或者选择不合适的施工技术,就会导致工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影响工程的整体效果。
2.2 提高工程质量与效益
高速公路病害问题的出现,对于外观美观性产生不良影响,公路的质量也无法保证,会引发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中积极的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加大力度开展质量控制,保证其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并且科学合理的利用项目资金,最终可以实现经济与设计效益全面提升。
2.3 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
养护施工单位在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的同时应该积极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及时消除所存在的质量问题,防治病害问题,确保沥青路面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下,提升公路的表面美观性,不会出现车辙、坑槽等病害问题,使得公路项目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下,延长使用寿命。
3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
3.1 路面铣刨
(1)铣刨前路面测量。修补路面时,需对路面损坏处进行修补,通过测量高程来确定修补的面积和深度。(2)切割机切边。确定补修面积后则要划分修补的部分,使用切割机把划分出来的部分切割,切割时要保障切割面的整齐光滑。用铣刨机对切割的地面铣刨。铣刨的深度通常为3~4cm,当遇到特殊的路面时,要根据坑槽的状态选取深度。(3)喷洒乳化沥青。要使用沥青洒布车将乳化沥青填满路面,由于沥青刚开始不是固态,要经过几个小时的晾晒使其固态化。
3.2 沥青混合料摊铺
(1)施工之前需测量计算,故摊铺作业开始之前,要对施工地段进行反复的测量,根据测量的结果来进行摊铺,同时也需严格计算摊铺厚度。(2)在摊铺过程中,为了保证摊铺厚度的一致性,要在摊铺时保持匀速行驶,直到摊铺结束。如果摊铺的坑槽深度过大,不可一次摊铺完毕,要分几次进行摊铺。在摊铺时要在接头处保持平整,避免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机械铺设不到的区域,则需采用人工进行摊铺。
3.3 沥青混合料压实
(1)碾压机进行路面碾压时,要遵守碾压规则,从坑槽外向里进行碾压。(2)碾压要进行多次,以保证沥青混合料被压实,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碾压,第一次是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第二次用振动压实,第三次用胶轮压路机压实,第一次和第三次都要碾压2~4遍,第二次碾压4~6遍。(3)为了保证新旧路面的高度一致,不能采用较大的压路机进行碾压,应使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沥青混合料拌和及运输
沥青混合料的原料比例要尽量做到精确,当天使用的沥青混合料,要在前一天告知搅拌厂进行配料和搅拌,配料的比例由路面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配置并告知搅拌厂。为了高效率地完成搅拌,搅拌厂集中一次进行搅拌。在使用原料之前,要由试验人员在试验室进行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在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不可马虎,只有各项指标达标之后才能被使用。沥青混合材料填充之后也要进行取样试验,为碾压工作做准备。
3.5 注重质量检测与评定技术
质量检测工作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对混合料温度、原材料质量、沥青面层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测,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检测要由专业人员来进行,要准确掌握数据资料,并且组织人员进行详细分析,确保沥青路面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4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对策
4.1 对出现的路面病害及时处理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发生之初就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比如,裂缝病害发生之后,可以采用灌缝法进行处理;坑槽等病害问题,需要使用设备进行表面的破碎处理,然后重新进行摊铺施工,以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达到要求。在进行病害处理时,可以采用热再生、冷再生等技术,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以达到交通运行需要最主要目标。
4.2 加强现场人员管理
对于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重要控制措施之一就是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尤其是对于一线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首先加强对施工一线人员的技术交底和技术指导,通过书面交底、会议培训、现场指导的方式来提高一线人员的操作水平;其次是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通过宣传牌或者视频的形式进行宣传,让每个施工人员都认识到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的危害;再次是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落实各级质量考核制度,对于现场管理不善导致的质量问题要追究其相关责任,对于现场管理控制到位的人员也要进行适当的奖励,总之通过奖惩的办法来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水平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最后提高对验收环节和隐蔽工程的验收意识,尤其是质检人员,在上道工序未检验合格后,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总之,只有施工现场的每个人员的质量意思和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确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得以保证。
4.3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措施之一就是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包括沥青、骨料、水泥、矿粉及添加材料。尤其是沥青材料的质量控制,作为沥青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沥青混凝土中沥青的控制,要从源头抓起,加强对沥青厂家生产的监督,以提高沥青的整体质量。其次是对骨料的质量控制,包括粗骨料与细骨料,也是沥青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原材料。粗骨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碎石,其直径一般是不小于5mm。
粗骨料的质量好坏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也起着重要影响,所以对粗骨料的检查工作也变得很重要,质检人员要严格根据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逐一检查,不可缺项漏项,对粗骨料含泥量、密度、压碎值、黏附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等,这些指标均满足要求,方可投入使用。细骨料就是机制砂,一般径粒小于5mm。
沥青混合料的原料比例要尽量做到精确,当天使用的沥青混合料,要在前一天告知搅拌厂进行配料和搅拌,配料的比例由路面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配置并告知搅拌厂。为了高效率地完成搅拌,搅拌厂集中一次进行搅拌。在使用原料之前,要由试验人员在试验室进行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在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不可马虎,只有各项指标达标之后才能被使用。沥青混合材料填充之后也要进行取样试验,为碾压工作做准备。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病害的因素比较多,它包含了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和管理因素。因此在施工时,要从每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且优化养护方式,从而有效提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4,(7).
[2]王峰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标准化,2014,(8).
论文作者:温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病害论文; 质量论文; 骨料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