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表演中节奏与控制论文_赵越

试论表演中节奏与控制论文_赵越

(西安外事学院,710000)

摘要:节奏是演员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表演过程中演员的节奏取决于人物的具体行动,表演时应通过剧本提供的规定情境、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关系等等找到剧本和人物具体联系 ,然后确定整个剧本的固定节奏,完整的呈现人物内心情感起伏的变化以及剧情发展的起伏变化。一个好的演员一定要有好的控制力,必须将动作和情感整合统一并良好的控制以提高整个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规定情境;节奏;控制;情感

前言

表演艺术是一个艺术门类的总称,在表演艺术创作中。演员要用自身的思想,心灵,情感通过外部掌握一套表演人物表现人物的想法,节奏是表演的灵魂,一个人说话的节奏,动作的节奏都在表演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演员对自己情感的把握以及动作等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把握是决定表演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1在规定情境中表演节奏的掌握

正确地把握和控制人物在规定情境中的内外部节奏,是塑造好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是塑造好的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角色的个性决定了他自己的内在和外在节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模式,随着规定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人人物的内心节奏和外部节奏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和谐统一。常见的节奏可以分为语言节奏和形体节奏,不管外部节奏的如何变化自己的内心节奏不要乱,没有对内心节奏准确的把握那外部的节奏就是空的。

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对自己所处的规定情境,对人物的把握,对剧情的理解形成了自己角色应有的内心节奏,任何的表演方式都需要合适的表演节奏来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在规定情境中塑造一个人物形象和表达出理想的呈现效果必须对表演节奏有着准确的把握,充分理解节奏的重要性,在表演中灵活运用节奏感,这样才有好的表演效果。

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节奏的处理也应该不同,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有多面性,所以处理起来也要用不同的节奏方式。不同的人物性格决定了不同的人物个性和人物命运等同时最主要是决定了不同的表演节奏。节奏反作用于人物的性格。

规定情境个表演节奏的掌握是密不可分的,演员在进行人物创作时,表演的节奏是否准确,都对规定情境的理解。对规定情景的感受与掌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物的一切舞台行动和一些独特的表演节奏必须受规定情境的制约。而人物必须通过舞台行动和一些特定的表演节奏反应规定情境。

角色的体验也会在同的环境中发生不同的改变。因此演员在遇到处理角色情感时一定要注意不同的情境会有角色不同的情感变化,以及肢体节奏、说话时的语言节奏决不能从头到尾一个样子、一个语调,要随机应变。

2节奏对人物性格的重要作用

一个演员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塑造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自然而真实的人物形象表演节奏与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表演艺术创造角色的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这就需要演员创造生活化的角色而不是单调的人物角色。生活中的人每一个人都是与别人不一样的,性格也自然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没有单一的人物角色和性格。所以生活中人的性格基调也是多样的,复杂的。多样多色彩的性格就必然有着一定的节奏规律。

表演节奏与人物性格的转变本身就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现实的生活充满了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的许多对立统一,这句话强调了表演节奏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性格的转变也被包含在表演节奏转变的内容当中从人物的性格入手了解人物性格从而把握人物节奏,首先就要把握“角色的整体基调”。依照[1]《电影艺术词典》一书中的解释,“角色的基调”是“剧中人物性格与气质的基本(或主要)特征和色彩。是角色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调与生活节奏的集中表现。是演员创造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准绳。

人物的性格又可以理解为人物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人物的思想和情绪是性格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说,角色的性格特征决定其行为方式、态度逻辑和感情等等等等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人物的个性,同时决定了不同的动作节奏,而节奏的准确性反作用于人物的性格。作为一名演员,我们应该塑造多面人物性格的人物形象,诠释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单一性格。塑造不同的人物时,对每一个人物所特有的速度节奏或其他节奏的正确掌握,就成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总而言之,每个人性格的不同,就会存在着不同的速度节奏的特征以及其他节奏的不同。

演员如果把握住不同的节奏特征,就能让观众看到角色形象之外的东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表演节奏与情感的关系

表演中节奏和情感的表达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节奏能够推动角色的情感表达,情感变化又时刻影响着节奏,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呈现出最终完整的演出效果。

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不同处的情节发展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当然也呈现出不同的整体风格和不一样的整体节奏,所以必须要把握好作品的整体性和节奏性,这是演员演好角色的关键所在。节奏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然将产生相应的不同的情感表达。表演中人物情感的变化影响戏剧的节奏,人物情感发展的变化是作品时设定好的内部节奏,直接关系着演员如何创造角色,演绎角色,如何展现角色的情感及其变化,演员必须用恰当的语言和肢体表演,演出语言和肢体的准确节奏感。表演者可以借助不同节奏的掌握,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和自己体会到的情感做对比,用来加深对剧本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了解作者本意,掌握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融入角色,体验角色情感,让人物形象更立体更饱满。最后准确把握处理方式和节奏和人物不同的心里变化情感,如果在自己内心生成的情感和作者创作作品时想要表达的情感一致,那就能呈现出最理想的演出效果。

4表演中的情绪控制

[2]演员的控制,狭义指的是演员创作中能把握声音的大小、动作的强弱、表演时的分寸、节奏的快慢等等等等。广义的控制应包括演员创作中的心里过程、生理机制、并与感知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意识能力、以及演员自身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节奏能力、反应能力、控制能力、和想象能力、模仿能力、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把不同功能、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立体网状结构纵横交叉发生的综合作用,全身心、全方位的控制。

情绪控制,就是用对的方法,用正确的方式,探索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情绪,松弛自己的情绪。情绪的控制不是要去压抑或者放大自己情绪,而是调整情绪的表达方式,由坏往好的方向转变。如果自己有了负面情绪,应当立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让负面的情绪控制自己。

以下是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段曲词:

[3][正官]{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一位相府小姐,爱上了救过自己的穷奴才,吃人的封建礼教无法让他们在一起,两个相爱的人只能别离。送心爱的人别离之际,她对着这晚秋的凄凉景色,抒发自己的悲凉心情,此时情景交融,景真情切,这是一段精彩的抒情诗,抒发的是剧中人物的内心激情,是各种沉重的枷锁、父母的反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这些都无不在主人公心间激起强大的悲愤,然而这一切不是悲愤的情绪就可以化解和解决的。

在表现主人公人物内心时一定要有控制的表达,分寸感的把握也很重要。因为情绪的控制对人物的内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一个角色来说内心的活动是不可或缺也是很重要的。内心的活动可以让你的表演更具真实性,让自己相信人物,更容易让自己内心情感注入到人物中,更贴近剧本中人物的灵魂,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在反映着人物的内心活动。情绪是内心活动的表现,对爱

情的向往和对要离开自己爱的人的悲凉心情都是主人公内心的本质,对封建礼教的痛恨,都是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表演这样的情绪不能全部爆发,要跟随内心活动而逐渐展现出人物的情感变化,这样才能看见角色内心活动的变化、的层次,从而使人物更饱满立体,情绪控制对人物内心影响也是很大的。如果情绪控制不当,表演就会变得夸张造作,极具不真实性,也就无法将观众带入情景之中,观众就不能感同身受,就达不到理想的演出效果。所以控制好情绪是每一个演员的必修课。

结语

任何的表演过程中都离不开节奏和控制,好的语言节奏心理节奏节奏能传神的表现出剧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人物的灵魂,展现人物的内心和情感。情绪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演员要掌握的技巧之一,节奏感准确,有控制的表演才是高级的表演。

参考文献

[1]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角色的基调 1986

[2]陈凌:《电影表演控制论方法》154页

[3]谭霈生:《论戏剧性》 戏与抒情 243—244页

论文作者:赵越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试论表演中节奏与控制论文_赵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