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讲”教育要切实解决党性党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_批评与自我批评论文

“三讲”教育要切实解决党性党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_批评与自我批评论文

“三讲”教育要切实解决党性党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性论文,党风论文,突出问题论文,要切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是迎接新世纪、进行新的伟大创业的思想组织准备,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三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这是“三讲”教育不走过场、防止流于形式的重要标志。如果不触及问题,不解决问题,这样的“三讲”教育就毫无意义和作用,它只能损害党的威信,挫伤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因此,每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三讲”教育,一定要着眼于解决问题,努力做到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

“三讲”教育要切实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正视问题。从总体上看,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是好的,是不断进步的。否则,就无法理解在我们党领导下,20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确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还不适应或者不完全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

有的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据有一个省调查,58.2%的地、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没有通读《邓小平文选》1—3卷,34%的党员领导干部答不出《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谁。有的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满足于一知半解,在工作中就事论事,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理论及其精神实质,甚至断章取义,搞实用主义。

有的对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动摇。 有一个省委党校对300多名学员和部分教职工问卷调查, 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持“怀疑态度”的,占22%;认为“经济私有化、政治自由化的西方模式在中国也行得通”和主张“不妨也试一试”的,占22%;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好、穿好、玩好”和“金钱、名利、权位是人生价值观的”,也占22%。有的看到苏东剧变,心里就嘀咕“社会主义红旗究竟还能打多久”;有的对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一遇到问题和困难就摇来摆去,甚至对党离心离德,利用职权为自己及子女找后路。

有的政治观念淡薄,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是非不分,好坏不辨,对一些时髦的观点或流行的东西任意附和,对明显违背马克思主义、违背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的错误言行不报告、不抵制、不斗争,或者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态度暧昧,回避矛盾,甚至跟着错误的东西跑。

有的违反民主集中制,无视组织纪律,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不惜损害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有的放弃党性原则,奉行好人主义和庸俗的关系学,甚至庇护犯罪。

有的淡忘甚至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官作老爷,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贪图享受,挥霍浪费,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有的“不怕下面不满意,就怕上面不注意”,不对群众负责,只对少数领导负责,甚至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沽名钓誉。有的跑官要官,任人唯亲,热衷于拉关系、走门子,在干部中吹吹拍拍、拉拉扯扯,在班子中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为达到个人目的,甚至不择手段。有的以权谋私,纵容亲属胡作非为,甚至徇私枉法,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等。

领导干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虽然不是主流,情况和程度也各有不同,但都是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放弃世界观改造和党性修养的结果,都严重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关于当前重大决策的贯彻执行,损害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听任这些错误思想作风蔓延下去,将会毁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这次“三讲”学习教育,一定要下决心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央提出这次“三讲”教育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收到实际效果:(一)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大局观念,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全面贯彻民主集中制,正确认识和处理上级与下级、个人与组织、“班长”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团结;(三)认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行使权力,克服官僚主义,反对腐败现象;(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优良作风,纠正和防止各种不良习气。这四条,很好地概括了党性的基本要求,它也就是这次“三讲”教育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然,通过一次集中教育,不可能解决目前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全部问题,但一定要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群众意见大、影响当前改革和建设工作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

首先,每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在这个总的要求之下,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抓住。这就要联系每个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进行自我解剖,从而发现、认识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在问题的查摆上,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对成绩肯定过多、过满,对问题轻描淡写;不能只是谈抽象概念,而不触及实际内容和具体事实;不能纠缠于细枝末节和翻腾历史老帐,而不着眼和着力于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问题。在查找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根据试点经验,为了找准问题,一是要从贯彻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实践中找认识上和工作上的差距。在对待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上,一要方向对,二要坚定不移。现在我们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困难,面对种种新的考验,特别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性。但是,有些同志对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在理解和把握上,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绝对化和简单化。有的甚至思想上政治上漫不经心,顺利的时候拥护正确理论和路线,困难一来就转向,就摇来摆去。在这次“三讲”教育中,应该很好地反思一下,看一看自己是不是保持了理论上和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不是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了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要从领导班子和个人的思想、作风状况中找存在的不足。对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是否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抽象的,而只能以实践的检验为标准。这里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是否能够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服从大局,在大局之下行动,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党、个人与人民的关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是心中装着人民群众,还是只有自己;是做人民的公仆,还是当官作老爷;是廉政勤政,艰苦奋斗,还是贪图安逸,以权谋私,等等。在这一系列关系党的根本宗旨的问题上,也需要认真切实地解剖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三是要从本地区、本部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典型案件中找教训。通过这些事件,看一看自己当时是什么态度,是不是及时察觉,采取了必要措施没有?并且举一反三,从中检查自己在政治敏锐性和思想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四是要从分管的领域或下属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中查领导应负的责任。查找问题力求符合实际,既不夸大,又不缩小。

其次,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要从世界观深处进行剖析,分析危害和根源,总结和吸取教训。要防止以下一些现象: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只停留在一些不痛不痒的空泛议论上;过多地强调客观原因,过多地进行解释,为自己开脱;就事论事,罗列现象,不触及实质和要害。为了真正解决问题,在思想上确有收获,就要着重从主观世界和党性方面进行剖析,既剖析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又剖析思想意识上的根源。比如,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有些同志不是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而是热衷于赶时髦,好刮风,搞“一刀切”;有的不是追求实实在在的效益提高,而是追求不切实际的指标翻番;有的盲目攀比,层层加码,劳命伤财。出现这些问题,从主观原因上检查,应当说既有思想方法问题,也有思想意识问题。从思想方法说,就是思想路线不端正,不从实际出发,搞主观主义,违反唯物辩证法;从思想意识说,恐怕与过多考虑个人得失有关。有的官欲膨胀,为了自己的所谓“政绩”,可以不顾客观实际,公然违背群众意愿,造成严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这里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对人民的事业有高度责任感,正确对待权力,脚踏实地,真心实意地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只有这样剖析,才能切实解决党性党风上存在的问题。

在“三讲”教育中要切实解决党性党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定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能否开展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斗争,是这次“三讲”教育成败的关键环节。为此,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以诚恳的态度和切实的措施,发动党内外群众给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意见,查摆问题。要把“三讲”教育作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矛盾能力、增强整体功能的一个好机会。

我们共产党人的高明之处,不在于没有缺点和错误,而在于能及时认识、勇于承认并坚决改正缺点和错误。由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不同,存在的问题不同,解决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但务必搞好批评和自我批评,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得罪人,敢于对错误言行进行批评以至必要的斗争。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地进行自我批评,又要开展认真的相互批评,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达到增强团结的目的。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花了很大气力纠正“文化大革命”以前一些政治运动中的“左”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类“左”的错误决不允许重犯。但是,不少同志错误地总结历史教训,认为一讲批评和思想斗争就是“左”,走到软弱涣散的另一个极端。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走上领导岗位不久的年轻干部,缺乏与错误言行作斗争的精神。有的信奉好人主义和庸俗关系学,你好我好大家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面对错误的东西,能躲就躲,能让就让,能推就推;有的看到损害党的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有的“批评领导怕遭打击报复,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批评下级怕丢选票,自我批评怕失面子”。结果是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盛行,致使意见不能沟通,矛盾不能化解,小矛盾演化为大问题,严重影响团结和工作。邓小平指出,党章规定,每一个党员都有义务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揭露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且努力加以克服和纠正。“党内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能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页)他说:“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威信建立在什么地方呢?建立在思想、工作、言行的正确上,建立在民主作风上,建立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上。领导人不可能什么事都做得百分之百的正确,不可能一点缺点、错误也没有。问题在于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没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让不让别人批评,听了正确的批评能不能接受和照办。有错误,自己讲,而且讲够,又能倾听别人批评的意见,这就有了主动,就可以使大家心情舒畅。这样做绝不会损害自己的威信,只会提高自己的威信。”(《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09页)我们一定要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克服各种错误思想。每个同志都要勇于解剖自己,热情帮助别人,同时又衷心欢迎别人的批评。要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思想,交流情况。开好民主生活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切实解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党委班子的原则性和战斗性。

标签:;  ;  ;  ;  

“三讲”教育要切实解决党性党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_批评与自我批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