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利工程渠道防渗工程的建设,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等多个方面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在积极推进水利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施工工作时,相关的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充分的了解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以便于从根本上确保施工的效率以及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渠道;防渗工程;技术
一、水利渠道防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渠道工程中,防渗施工合理的实行,可从根本上确保水利渠道工程的整体质量。然而,现阶段我国水利渠道工程中防渗施工,通常会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施工,传统施工存在很多不足,计算方面并不完整、施工工艺还比较明确,施工工艺比较简单,现针对下述的几方面,针对水利渠道防渗施工的当前发展状况加以探析。
1、传统施工方式的缺陷问题
传统防渗施工的方式并不完善,而现阶段,水利渠道工程的防渗施工,很多企业依然会使用传统的防渗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技术方面有较大的缺陷,对于施工的材料和施工工序等多方面内容的要求均非常高,所以致使水利渠道工程常会出现渗漏的问题。
2、计算方面的不精确问题
正确、精准的计算,对于水利渠道工程来讲非常关键,其可确保防渗方面的工作有效实行。一般来讲,水利渠道工程防渗施工应实行精准的计算,并应保证数据的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很多水利渠道工程中,实行防渗施工的时候,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给予计算工作更多的关注。所以,对计算的准确度方面并没有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去执行,进而很大程度上能够对计算精度造成直接的影响,进而产生防渗施工的纰漏。
3、施工工艺形式简单的问题
防渗施工工艺,应确保丰富及多样性,这一部分亦为水利渠道防渗施工有效实行的部分。一般情况,水利渠道防渗施工均有很多不同的施工工艺,这样工作人员也有更多不同的选择。然而,现阶段很多水利渠道防渗在进行施工时,防渗施工工艺大多比较简单,同时会受到天气、温度或是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而过于简单的施工工艺不能够充分地发挥较好的施工效果,很容易造成水利渠道防渗施工进度的问题,以及施工质量的问题,致使水利渠道工程整体的质量下降。
二、常用的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
1、土料防渗
目前,随着防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大型碾压设备的应用,传统的土料防渗法依然被广为应用。土料防渗可以就地取材,具有成本低、投资少的优点,但会因反复的冻融造成防渗层剥蚀、疏松而丧失功能,因而耐久性较差。使用土料防渗发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土料原料选取时必须筛选、粉碎,土料混合时先干拌再湿拌,同时严格控制配置比及含水率;三合土、灰土、四合土施工时应按照由渠坡到渠底的顺序,当防渗层厚度超过15cm时,应分层施工;施工完成后,必须减少风吹、日晒、冻融等自然因素土料防渗层的破坏,加强养护。
2、砌石防渗
与土料防渗法相似,砌石防渗法也具备取材方便、施工成本低的优点,因而得到了普遍应用。由于所采用的石头原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蚀性,砌石防渗法在流量大、流速快的水利渠道中具有很好的防渗效果。花岗岩、石灰岩、玄武岩等一般石料都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只需经过简单加工成条石、板石、块石就可用于浆砌石衬砌施工。一般选择水泥砂浆作为胶凝材料,同时还会用掺合烧结土的水泥混合砂浆作为胶凝材料来降低成本。另外,通过在砌石结构下增加铺垫层可以提高砌石防渗技术的防渗效果,有效防止水利渠道水资源渗漏。
3、沥青防渗
水利渠道沥青防渗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沥青青席防渗法,在麻布、苇席及石棉毡等材料上反复喷洒加热后的沥青制成卷材并进行水利渠道铺设以达到防渗目的,铺设时应注意用沥青连接好卷材接缝,防止接缝渗漏;埋藏式沥青薄膜防渗法,压实渠道并进行除草平整、洒水,加热沥青后用机器反复喷洒形成沥青保护膜,之后铺设素土保护层防止沥青破坏、老化;沥青混凝土防渗法,在加热条件下将沥青、碎砾石和砂子进行搅拌、捣压,从而形成防渗层,可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调整防护层厚度,具有耐久性好、性能稳定的特点。
4、混凝土防渗
混凝土防渗技术防渗效果好,应用广泛。水利工程混凝土渠道依据施工方式不同可划分为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及喷射混凝土:现浇混凝土与渠床结合性好,不会出现较多的衬砌接缝;应用预制混凝土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减少环境因素的干扰;喷射混凝土质量好,效率高。在混凝土拌合时,可以加入一些添加剂以保证施工质量:添加粉煤灰,可以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抗裂性;添加引气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及抗盐渍性。实践表明,混凝土防渗技术适应性好,便于管理,具有渠道断面小、占地面积小及耐久性好等一系列的优势,同时粗糙率低,可以加快渠道流速。温和地区与寒冷地区混凝体防渗层及厚度最小值,见表1。
表1混凝土防渗层及最小厚度
5、膜料防渗
膜料防渗法,即将不透水膜料作为防渗层铺设在水利渠床上来达到防渗目的,它具有成本低、施工难度小、环境适应性好及防水效果优异等特点。同时,膜料防渗技术的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较差,因此,膜层防渗施工时必须保证膜层的完整性,掌握膜料与渠道边坡附着的施工技术要领:渠道平整作业需在渠道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并清理干净杂草、树皮等异物;在渠道下游向上游及一边向另一边铺设膜料时,应注意将膜料保留适当的小褶并平贴渠床来增强其抗冲击能力,更好地防止水资源渗漏;膜料搭接过程中需要对重叠范围进行合理确定,一般维系在10~15cm。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同时伴随着科技进步及高分子化学工业的发展,膜料防渗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束语
水利建筑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够带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如果要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渠道防渗工程的建筑效率和建筑质量,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对水利渠道防渗工程的每一个建筑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在整个建筑工作推进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机器设备和全新的科学技术,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促进水利渠道防渗工程建筑工作的正常进展,从而也能够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留锋.防渗渠道及衬砌设计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6):78-79.
[2]于泳,焦洋.水利工程中渠道防渗技术的设计特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216.
[3]郑红利.水利渠道渗漏的处理方法[J].价值工程,2016(01):126-127.
论文作者:左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防渗论文; 渠道论文; 水利论文; 混凝土论文; 沥青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