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产业结构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旅游产业成为令世人瞩目的最大新兴产业。旅游产业结构间的协调已成为影响和决定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针对这一新兴产业,其属性特征飘忽不定,优化结构应该有什么样的前提基础?有什么样的支撑体系呢?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应该解决什么问题,目前仍存在什么障碍。
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
(一)确立基础指导思想、大旅游观和知识文化经济观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不能仅以传统产业结构理论作指导,不能仅仅以经济效益为指挥棒,要注意大旅游概念和旅游产业的知识文化特性,并用它作宏观指导,协调各旅游部门、各旅游营销环节的联系,使旅游从始至终,每时每刻都能体现其高层次的精神型消费产品的特征。
(二)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完善旅游部门和旅游统计工作
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的物质基础是旅游部门,只有旅游产业所要求的行业部门存在,旅游产业结构才可能形成;而仅有健全的旅游行业部门,只能形成空洞抽象的旅游产业结构。这就要求旅游统计工作与旅游部门的完善相形并存,形成旅游产业结构现状,从而在现状基础上进行优化,否则优化将成为空谈。
(三)要获得相关部门,尤其旅游主管部门的支持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要涉及众多部门,如园林局、建设厅、统计局、文物景点管理处、餐饮部门、娱乐部门等,因为仅靠旅游局不完善的旅游统计,很难获得优化所需要的基本资料,也无法获得相关信息。因此,必须有旅游主管部门或旅游局的支持,才能完成研究的基础工作。
(四)旅游产业投入产业表的编制
旅游产业投入产业表是分析旅游经济部门间的联系,研究旅游部门间比例和综合比例关系,为结构模型化提供基本框架和轮廓的一种工具,是分析旅游产业结构现状的理想工具。因此,编制旅游产业投入产业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二、目前存在的障碍
(一)旅游部门的不确定性
从理论上确定旅游部门是困难的,因为如果我们规定了某个部门是搞旅游的,那么它就应为旅游者服务,而且它所提供的产品应该是一些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产品,而事实上,旅游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是由性质不同的产品组成。对现有的旅游部门而言,它不仅提供旅游产品,为旅游者服务,还提供非旅游产品为非旅游者服务。旅游部门的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了一种不确定的旅游产业结构。这给优化旅游产业结构造成现状评价的困难。
(二)旅游统计工作偏离旅游科研要求
目前,旅游统计工作很不完善。大部分地区的旅游统计仅有旅游收入,旅游接待能力如旅行社、饭店宾馆等经济指标的统计。而研究旅游产业结构,关键在于部门的指标量值体系的完善程度。按目前仅有的旅行社、饭店宾馆的统计和部分旅游交通统计分析,旅游产业部门仅包括旅行社、饭店宾馆和旅游交通,这在大旅游观的视野里显然是片面的。
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便会产生不同的结构。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基础支撑体系,就是在分析上述两大问题中产生的。根据上述问题的分析,可构建一个多层面的基础支撑体系。
三、多层面的基础支撑体系
(一)概念层面
要分析旅游产业结构必须首先认清几个基本概念,即旅游产业、旅游部门和旅游产业结构。对这几个概念,前人已有很多见解,这里不再一一阐述,本文在这里提一些粗浅看法。
1、旅游产业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什么是旅游产业, 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内涵界定和解释,呈现了界说各异、定义林立的状态,但都没有从“产业”角度,以产业为目的表述旅游产业。若从产业目的出发,旅游产业的内涵应该是这样的:以大旅游观为价值取向,在旅游主管部门指导下,依靠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以旅游生产力六要素吃(旅游饭店业)、住(旅游宾馆业)、行(旅游交通业)、游(旅游资源业)、购(旅游商品业)、娱(旅游娱乐业)为核心,以旅行社为产业龙头,由一系列行业部门组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整合产业,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
2、旅游部门 广义上的旅游部门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它不仅包括旅游活动六要素所涉及的部门,还包括能够提供旅游服务的部门,如园林绿化、邮电、工艺美术、制造、供电供水等。对这些部门而言,只有当它为旅游者提供服务时,才是旅游部门,而且各部门与旅游产业的关联度随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3、旅游产业结构 从旅游角度理解,这是一个新名词, 其内涵不同于传统产业结构。旅游产业的实质是产、供、销旅游劳务,由此理解,旅游产业结构是指稀缺旅游资源配置,首先表现为旅游劳务在不同旅游部门之间所进行的与一定旅游需求(包括潜在旅游需求和实际旅游需求)相适应的分配,分配的直接结果形成旅游要素存量在不同部门间的组合即旅游产业结构,并由旅游部门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和经济技术比例关系来体现。
(二)理论层面
旅游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基础十分薄弱,能够为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作理论指导的寥寥无几。为此,必须完善旅游理论,加强旅游理论的研究工作。重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加强相关概念的统一认识工作;2、研究界定旅游部门的理论方法;3、研究旅游产业结构的特质属性;4、研究旅游投入产出规律(包括知识、 文化及信息的投入产出);5、研究旅游者行为规律;6、完善旅游规划的部门规划原理。
(三)方法层面
方法是处理事务、操作行为的手段和途径,有了它常常能事半功倍。有效、合理的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方法思路。
1、界定旅游产业部门序列程序
界定层理 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把与旅游相关的各行业部门系统看作一沉积岩,则这一沉积岩存在着一个无形层理,即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因为不同国民经济地位的旅游产业有不同的范围边界。
界定原则 界定旅游部门序列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政府和行政支持原则;旅游业可持续原则;旅游业的普遍重要性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协调旅游部门与其它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关系的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坚持动态发展观。
界定基准 包括适度基准和最大收益基准。适度基准是指在旅游产业强盛期前,界定旅游部门时应该尽可能保证旅游产业部门协助供给,使其发展尽可能接近“产业发展可能性边界”,允许其有较大的产业部门范围;当旅游产业强盛期已过或不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客观条件时,应该限制和压缩其产业容量,减少其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边界。最大收益基准是指选择出的各旅游部门产出量的组合,应该使旅游社会总收益的量最大。
界定方法及思路 界定旅游产业部门的方法主要有旅游者消费指标分配法、政府决策的层理方法、特尔菲法、指标体系综合测度法和动力模型鉴别分析法。
2、定量化旅游产业结构的方法
所谓定量化旅游产业结构就是将影响和决定旅游产业结构要素的指标(包括个量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等)量化。因此,定量化旅游产业结构的方法步骤是:分析影响和决定旅游产业结构的因素;各个因素对应的个量指标的量化;经过个量指标组合调整;获得旅游产业结构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及平均指标。
3、分析旅游产业结构现状的方法
通过对旅游收入、旅游从业人员、旅游者花费构成、旅游资源配置、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等个量指标的分析,构建组合旅游产业
总体内某一部分数值
总量相对指标值(注:总量相对指标值=─────────×100 %)
总体全部数值
某一旅游现象报告期指标数值
和动态相对指标(注:动态相对指标值=─────────────
同一旅游现象基期指标数值×100%)。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旅游产业结构现状, 并勾勒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业结构模式。
4、旅游产业结构规划
包括两个基本点,即旅游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是各旅游部门的水准保持不断提高,不断创新;合理化是各旅游生产力要素基本协调,不出现各旅游部门间衔接脱钩。进行旅游产业结构规划,不仅仅要分析其高度化和合理化的过程,还要提炼其结果,进行规划目标内容和目标选择的方法依据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