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被使用,建筑工程也因此有了飞速跳跃。本文从认识新型建筑材料的内涵为着手点,谈谈其对工程质量以及造价管理的影响。
关键词:新型建筑材料;工程质量;造价管理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被投入使用,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影响前期不太明显,后期却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研究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质量和造价管理的影响,提出拙见,希望对相关人士有帮助。
一、了解新型建筑材料的内涵
想要深刻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质量以及造价管理影响,首先得深入了解新型建筑材料的内涵。区别于传统意义的砖瓦的一种新品种,在建筑行业,怎样判断是否是新型建筑材料是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的,简单来说,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的墙体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以及装饰装修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的制作运用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包含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综合性也会很强,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提高。新型建筑材料不仅仅具有美化、节能环保的功能,还有很好的耐热、耐火、耐酸碱性。因为这些独特的特点,新型建筑材料被很好的运用在建筑工程中,尤其体现在建筑施工方面。其中新型的防水密封材料可以用在工程防水建设中,新型防水密封材料,其具有水密性和气密性,粘着性,耐久性以及无污染性的特点,在工程施工中,浴室的建立有必要引进这仲材料,保障浴室防水。新型建筑材料的投入使用,工程的建设速度被大大提高,但是,由于毕竟是新型建筑材料,对它的应用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矛盾不足,因此,造成了工程造价的一些影响,需要我们抓住这些影响进行仔细分析,加深对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
二、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
1.管理机制不适用
在建筑工程中,虽然运用了新型建筑材料,但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这一块还是沿用的以前的管理机制,这样的管理机制不适用于新型建筑材料的管理,以致于会出现新型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纰漏。继续使用旧的管理机制,就不能为新型建筑材料提供一些明确的指示,例如,合适的指标表格、或者结构图示,这些都会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分配方式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果不能针对新型材料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就会对新型材料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行降低,并且还不能保证其使用率。新型材料在管理与应用上面产生的矛盾,其实都是由于新型材料质量管理机制的不适用造成的影响。针对新型材料应该建立起新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对新型材料的应用进行约束,一方面完善其中涉及的数据管理。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全面调查新型材料在管理机制上面有怎样的需求,逐渐对新型材料的管理机制进行调节和管理,以便适用新型材料的工程质量管理。
2.新型建筑材料工程质量管理信息不全面
新型材料投入建筑使用,很容易使以前在建筑工程中记录的信息不能做出及时更改,不完整。因为需要对新型材料的型号、编号以及规格等信息进行更新,极大增加汇总管理信息的难度,还要花费大量时间,极大程度降低了信息整理统计的效率。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导致了信息不完整,管理难的现象既表现在需要管理零散信息,又表现对后期信息调配的影响。因为信息零散,管理人员需要查询新型材料的管理信息的时候不能第一时间查询得到,降低了管理信息的效率,增加了在新型材料方面的信息管理的负担,管理部门基于此,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进行复杂的工作操作,又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了。
3.没有全面的管理秩序
应用新型建筑材料,不管是在工程质量管理还是造价管理方面都还有一定的秩序缺乏,管理制度不够全面,对工程质量和造价的应用有着直接的影响。新型建筑材料因为具备多个方面的特点,将各种类型的新型材料投入使用中,非常容易影响现在存在的工程质量和造价秩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传统材料的记录都是使用工程清单,对于造价控制这一方面,需要的耗量都是能提供经验数据,较为准确,另外,根据施工方案在质量管理中很容易操作,新型建筑材料的话,是不容易完完全全融入到工程清单中的,外加新型建筑材料现在投入使用还没有多久,很多性能还不能稳定发挥,其耗量也不是很准确,与现在存在的施工方案不是很匹配,导致工程质量控制困难。
三、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1.对数据的准确性有影响
基于传统建筑材料的广泛使用,建筑工程在造价这方面都是采用工程清单计价的管理方法,把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设计图纸作为依据,计算出包括材料的工程量的总的耗量。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的工程清单都是采取定额计价的方式,如果在建筑过程中需要进行材料的临时更换,一般材料的使用量就可以给需要更换的材料的使用量作为一个参考数据,但是,是新型材料的话,就不能利用传统数据的定额计价数据,因为新型材料具有多种型号、规格,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数据,这样一来就影响了定额计价方式中数据的准确性,对工程造价的预算以及管理产生了干预。
2.没有有效的新型建筑材料归纳方案
新型建筑材料虽然可以应用到建筑工程中,但是其性质还不是非常明确,对其的管理缺乏一个有效的归纳方式,在目前的造价管理中不具备符合新型建筑材料的有效归纳方案,形成一系列归类上的问题,比如,在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进行归类时,就不具备与之对应的归纳方案,另外这种材料的规格属性都不明确,很难将其划分到造价工程项目中,新型建筑材料自工程造价归纳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建立起对新型建筑材料的全面归纳工作。
3.造价管理的规范性被降低
新型建筑材料对造价管理的规范性存在一定程度影响,可能会造成进行造价控制的统计表出现一些空缺项目,没有相应的造价管理信息与之对应。对于造价管理规范性这方面,新型建筑材料本身的性质是需要被考虑在内的,需要针对这类材料的指标制定严格的规范管理,以便对造价管理中的缺陷进行弥补。针对新型建筑材料的造价管理,为了避免造价方面的风险,需要对其费用进行规范性计量,可以预留一部分费用,可以用作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过程中的协调费用。
4.新型建筑材料对施工的信息统计以及管理起着制约作用
虽然新型建筑材料用于建筑工程有许多的优点,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型号、规格还有性能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工程施工中造价管理中的一些信息数据的整理和核对造成严重的影响,难以在工程造价中套用有关定额。针对这些问题,造价管理者需要对新型材料的型号、规格等深入了解。新型建筑材料很大程度影响了定额套用,使得造价管理中一些参考数据可靠性偏低,很难将数据直观表达出来,不能准确反映材料管理中的实质性工作,给整个建筑系统带来亚种影响。
四、新型建筑材料的效益
如果光从材料价格方面比较,忽略材料自身价值进行两者比较是不合理的。在工程建筑初期,就价格上面来说,新型建筑材料是没有优势的,但表现在其他方面,例如消耗、人力、效用功能等具有很大优势,能为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不错的整体效益。经过与传统建筑材料的对比,新型建筑材料对社会、工程造价具有整体效益,因此需要了解新型材料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状况,以及它对工程质量以及造价管理的影响,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以便新型建筑材料能够被融合到造价管理控制体系里,用合理的管理手段以及造价控制方法,对新型建筑材料进行保障。
五、结语
新型建筑材料逐渐被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具备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工程质量和造价管理方面都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实施有效管理控制体系,将新型建筑材料与现有的造价工程管理体系进行融合。
参考文献:
[1]陈登科.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J].绿色环保建材.2018(05)
[2]王万里.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及其发展[J].居舍.2017(17)
[3]苗现华.浅析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
论文作者:陈幼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新型建筑材料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新型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