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血液中心机采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酸钙在预防机采成分血反应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自愿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前未给予献血者口服葡萄糖酸钙,观察组在采前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钙进行预防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枸橼酸钠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采血小板后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7.5%(3/40)低于对照组27.5%(11/4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葡萄糖酸钙对于机采血小板后出现的枸橼酸钠反应具有预防作用,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囗服葡萄糖酸钙;机采血小板;枸橼酸钠反应;预防作用
随着我国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采血小板因具有纯度高、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血小板的采集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枸橼酸钠反应是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常见的献血反应,为了使血小板采集过程可顺利进行,对献血者的有效监护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机采前给予献血者口服葡萄糖酸钙对枸橼酸钠反应发生情况的预防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自愿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区间在23~41岁,平均年龄为(34.29±4.26)岁,其中第1次捐献血小板者14例,二次捐献者15例,3次以上(包括3次)捐献者11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区间在21~45岁,平均年龄为(32.17±4.19)岁,其中第1次捐献血小板者16例,二次捐献者18例,3次以上(包括3次)捐献者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与献血小板次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根据献血者血小板计数、血比积、体重、身高等指标,对献血者采集机采血小板的治疗量1个单位或者2个单位,并将献血者信息资料输入,抗凝剂与全血比例为1:11。进行血小板采集前,观察组献血者均口服10%葡萄糖酸钙20ml,对照组患者机采前未给予葡萄糖酸钙口服预防。穿刺时选择粗大有弹性的单侧静脉,穿刺成功后,将10~20ml血流入备用袋后,按下采血键对献血者的血小板进行采集,采集速度为80~90ml/min,还输速度为85~95ml/min,机采治疗量1个单位的血小板大约需要1h采集时间,收集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计数不小于2.5×1011个/袋[2]。采集过程中对于献血者进行密切观察,若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需及早发现并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献血者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行卡方检验,组间比较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献血者中出现枸橼酸钠反应者11例(27.5%),其中女性8例,男性3例,枸橼酸钠反应发生时间多在机采运行3个循环后出现。观察组献血者中出现枸橼酸钠反应者3例(7.5%),均为女性患者,反应发生时间多在运行最后循环时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献血者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献血者枸橼酸钠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2 献血者在采集过程中出现口唇发麻、畏寒、肢体麻木、疼痛等表现时,均为枸橼酸钠反应的低血钙症状的具体表现,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后立即给予献血者口服10%葡萄糖酸钙20ml,即可使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有效减轻,部分献血者可恢复正常。
3.讨论
机采血小板过程中每个循环回输血液中输入的ACD-A血液保养液约占8.33%~12.2%[3],正常情况下枸橼酸与血液中钙离子会出现螯合作用,预防血液凝固。当回输速度过快时,机体内的枸橼酸与枸橼酸钠无法经肝脏进行分解代谢,而直接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参与到钙离子螯合作用中,而导致血液中钙离子快速降低,当血钙降低至正常值下时,献血者会出现低钙反应[4]。对于血小板计数较低的献血者而言,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采集时间需要延长,所应用的枸橼酸钠抗凝剂也会增多,血小板计数在150~200×109个/L间,采集1个治疗量或1.5个治疗量的血小板需要花费1h或者1.5h左右,枸橼酸钠的使用量在450ml左右,因此,献血者在进行机采血小板献血时易出现枸橼酸钠反应的低血钙症状。对于枸橼酸钠反应低血钙症状的有效预防措施是在采血前,口服20ml的10%葡萄糖酸钙,或者在采集过程中再次给予患者20ml的10%葡萄糖酸钙,口服给药[5]。
在进行机采血小板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随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口唇麻木症状,对于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口唇麻醉等异常表现时,降低回输速度,即可有效预防严重低血钙反应的发生。若献血者在机采血小板过程出现严重低血钙反应时,需要立即停止回输,使献血者得到良好保护,避免献血者因四肢抽搐而造成损伤。推注10ml的10%葡萄糖酸钙时最佳路径为静脉管路[6],避免在采集血小板的管路中进行推注,以防管路出现凝血反应,对献血者造成较大危害,使临床机采血液成分得到有效保障,使临床血液采集需要得以有效满足。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献血者在献血前给予口服10%葡萄糖酸钙20ml,对照组献血者未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观察组献血者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献血者的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为27.5%,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机采血小板前给予献血者口服10%葡萄糖酸钙20ml进行预防干预,可有效降低枸橼酸钠反应发生,避免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出现严重低血钙症状,使机采成分血反应得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机采血小板前给予献血者口服10%葡萄糖酸钙20ml,可有效预防枸橼酸钠反应的发生,避免出现严重低血钙症状,有效保障临床机采血液成分,使临床需求得以满足。
参考文献:
[1]骆海燕,方放,骆圣楠等.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联合心理干预预防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7):308-309,312.
[2]欧阳克梅.机采血小板献血轻微反应的诱因及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4):276-277.
[3]陈月宽,颜利江,费良芬等.176例输血不良反应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12):1504-1506.
[4]熊贤兵,张增珠,陈集志等.38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1):66-67.
[5]黄海平,刘丽,丁卫良等.葡萄糖酸钙口服方式对采血小板献血者甲状旁腺素及钙磷浓度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6):680-682.
[6]孙革,熊恺轩,田怡等.葡萄糖酸钙对多次男性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影响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3):282-283.
论文作者:谭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枸橼论文; 献血者论文; 葡萄糖论文; 血小板论文; 酸钠论文; 小板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