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作文教学论文,农村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是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从教几年来,一直留心调查研究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问题。经过几年的观察与思考,发现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方法陈旧、内容单一的问题。特别是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有些教师为了图省事,走“捷径”,提高应试分数,根本不按照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去做,不是让学生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就是让学生抄袭范文生搬硬套,以至于学生小学毕业还写不好记叙文。这些教学方法,与发展学生思维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背道而驰,也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劳动者素质培养大相径庭。因此,改革这些陈旧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已迫在眉睫。
几年来,笔者在改革农村作文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介绍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一、情感作文教学
人都是有感情的,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思想纯洁而简单,可塑性强,更容易接受感情的感化和熏陶。教师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是这种感化的体现。把情感教育引进作文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992年5月,离小学毕业升初中的考试只有很短的时间了, 师生们都投入了紧张的复习。这时,我却得到了一个非常意外的消息——班里几位女生相约准备在三天后离校出走。我得知后心急如焚,真想将她们喊来狠狠教训一顿。据说她们已拧成了一股绳,并且下了决心。怎么办呢?我左思右想,决定采用情感教育法。于是,我用一下午的时间根据真人真事编写了一个故事,内容是讲一位女学生离家出走后如何被人欺骗拐卖,如何忍辱偷生渴望回家,最后如何被解救的痛苦经历。下午放学前,我在班里用约30分钟的时间声情并茂地把它讲了出来。可以看出,那几位女学生听完后在默默地传递着眼神,慢慢地低下了头。我让大家写一篇听故事后的感想,同学们都很愿意写。第二天,篇篇饱含情感的作文搁在我的案头,其中梅诗荣同学写道:“我们被您所讲的《寻隐者不遇》、《林海》等课文深深地打动了。于是,我们就商量着结伴到东北原始森林去,过一段‘只在此山中,去深不知处’的神仙般悠闲自在的生活……可是听完了您讲的故事,终于明白了:我们当时想的是多么幼稚、天真、可笑哇!我们像着了魔,谁劝阻我们也是无用的。倘若您不由分说批评我们一顿,我们会很反感,说不定会立即就出走。因为我们已经准备好300元钱。现在, 您讲的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懂得:我们的年龄还小,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学习,不应该任性胡来,做出叫老师、家长痛心的事。老师,我错了,我错得很远、很远,您能原谅我吗?”
由于情感教学方法得当,不但避免了一场风波,而且使全班同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后来梅诗荣同学在本乡举行的毕业升学考试中总成绩名列第一。(我根据这件事撰写的《面对出走……》一文,发表于《小学教学》1997年第2期)
二、随机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虽然有计划,但不能完全按计划教。有时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作文教学计划也应该随之调整。特别是临时突然发生了新情况,有了新材料,这时,教师若能抓住稍纵即逝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进行随机作文,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完《课间十分钟》一课后,我刚给学生们总结了写活动要抓特点的写法,正好楼下五年级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搬操场西边的一堆石头。校长也参加了劳动,同学们情绪很高,干得热火朝天。我立即动员同学们走出教室,站在阳台的栏杆旁,观察五年级师生搬石头的劳动场面,特别强调要抓住某位同学的特点做重点观察。同学们思想集中,边看边议,我和同学们一起观察,边观察边指导。五年级同学劳动任务完成了(20分钟左右),我班同学们的作文(片断)也完成了。篇篇作文交上来,都有具体实在的内容,比平时按计划上的作文课效果要好得多。
1994年3月,五年级语文教师因工作调动离开学校, 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由我任该班语文课老师兼班主任。第一节课,我预先做了充分准备。上课铃一响,我就兴冲冲地走进教室,准备自我介绍一番后再大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及方法,以调动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谁知我一踏进教室,就明显地感到班内气氛异常沉闷,同学们个个坐在座位上默不作声,看来对我的到任没有半点欢迎的迹象,甚至有几位女生还趴在座位上哭。我一时心慌意乱,手足无措。猛然想起这是交接班,同学们的感情……我很快从慌乱中镇定下来,缓步走上讲台,用低沉的声音说:“同学们,此刻我的心情跟你们一样难过,因为辛勤教育你们多年的好老师,热心帮助我的好同事,现在就要离开我们了。今天,是我们与他告别的日子,师生情谊长,让我们记住今天——3月26日。 ”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难忘的一天——3月26日”几个字。此时, 同学们大多已抬起头,默默地注视着我。“老师要走了,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情,让我们用笔和纸写出此时此刻的心情、感受和希望吧!同学们要哭就尽情地哭吧,泪水是真情实感的最好见证,和着泪水写成的作文一定会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今天,我们就以《难忘的一天》为题目写篇作文,表达同学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以及分别时的情怀!”这段话也许出乎同学们的意料,也许是我动了真情的语言打动了他们,霎时,如拨云见日,驱散了同学们心头的迷雾。这次随机作文非常成功,同学们一个个把真情注入笔端,写出了老师辛勤教诲他们的一件件往事。梅金梅同学的作文还被《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刊发。
三、直观作文教学
小学生由于受认识水平及年龄等的限制,有些事物或情况教师单纯的讲解或说教,他们难以接受,但如能采用直观教具进行作文教学演示,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得多了。
如在教学写作文《花生》时,我先拿来一粒花生,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说明花生从下种到发芽到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这位同学讲得不准确的地方,下面立即有学生上来纠正。待讲解完之后,学生基本上明白了花生的生长过程。接着我再带学生到野外的一块花生地观察花生的叶、花以及怎样结果的情况。回校之后,学生们因为有了直观的认识,又经口头先说,稍微加工,便写出一篇篇好作文。在中高年级阶段,我还组织学生开展“自己的事自己做”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好的素材。学生们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会了做家务、做实验、做小制作,并把这些活动的过程客观如实地记叙下来,一篇篇符合要求的作文就顺利产生了。
四、想像作文教学
到了高年级,作文要求也就高了。如还停留在单纯的描摹事物形状、颜色、味道、用途或叙事过程上,就不能吸引学生了。这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事物联想和想像。谁能富于联想,谁的想像丰富,谁的作文水平就高。因此,语文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写想像作文。
例如《雨中》一课,写那位姑娘还未来得及说声谢谢,人群就散去了,马路上又恢复了安静。这时,姑娘望着那一大筐红红的苹果一定会心潮起伏,激动不已。这其实也正是作者有意留下的供读者去进行想像的空白。于是,我便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苹果回到货车上以后,姑娘的心情怎样?她脸上的表情怎样?她会想起什么做些什么呢?然后以《苹果回到货车上以后……》为题,让学生进行想像作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作文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目的只有一个,即提高学生掌握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可谓“上山路千条,同仰一轮月”。我们广大教师,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那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并不难提高。
(此文获“第二届全国小学课堂教学征文大赛”一等奖)
标签:升学考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