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管理管理处
摘要:桥梁工程是当前的公共交通系统中比较特殊的项目,通过建设桥梁可以帮助疏通水上交通系统。相比道路施工建设活动,桥梁施工工作难度更高,施工者一方面需要针对桥梁施工需求建设桥梁体系,在另一个层面上还需克服各种来自于水环境的施工困难,为了提升桥梁施工的工作效率,管理者需根据桥梁建设需要全方位地协助施工者,施工管理质量直接关系着桥梁建设活动,同时还需适当应用桥梁预应力要素。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管理;预应力;应用方法
我国的交通建设水平提升速度极快,各种不同的交通系统都被以相对新颖的形式呈现到城市中,从桥梁施工活动来看,现代桥梁系统的功能被完善,桥梁系统也变得更加完整,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桥梁的质量也是极其可靠的,预应力给桥梁建设工作带来的影响是相对明显的,桥梁建设方可以从桥梁建设工作出发,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来提升桥梁建设工作的可行性,本文结合预应力应用工作,探讨桥梁施工管理相关的工作事项,借此来提升桥梁项目的建设效率。
1 工程案例分析
某施工路段要建造一所跨江桥梁,整体桥梁的斜交角度为30°,基本的桥梁宽度 10m,护栏 1m,机动车道 8m,另一侧护栏1m。并且要求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和柱式台,主要采用的措施是钻孔灌注桩基技术。桥梁上部采取 5m×20m 的先张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另外,也要利用简支板和桥面连续结构对桥梁进行有效的管控,从而建立桥面横坡为双向 1.5%。针对相应的工程项目,相关人员要利用预应力管理措施进行集中的管控。
2 桥梁工程管理与应用预应力环节中的问题
2.1 张拉问题
在运行预应力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要集中处理筋张拉问题,若是基础的张拉不到位,就会导致其张拉方式出现错误或者是张拉力控制力度不足等问题。在实际桥梁预应力施工管理过程中,主要利用的张拉方式包括:一端张拉、两端张拉或者是张拉方式相同,若是没有进行数据和实际建筑情况的分析,就会导致张拉缺乏均匀性。张拉缺乏均匀性会直接导致桥梁跨中部的承载力下降,甚至会导致桥梁结构主线裂缝,严重会发生倒塌。另外,在实际施工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应的工程人员并没有接受正规的张拉项目培训,相应的专业化知识缺乏也是相应操作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相应施工人员对于张拉情况的基础应力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会导致相应的张拉伸长值计算失误,相应的伸长量不能控制在标准的 6%范围内。
2.2 孔道施工问题
为了更好的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施工中的预应力筋同时高效的进行施工操作,也为了规避钢筋被不良腐蚀,在整体桥梁施工过程中会集中进行孔道压浆操作。但是,若是在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相关研究人员和施工人员没有进行规范化的项目运行机制,就会导致整体施工项目中压浆结构不密实不饱满,甚至出现漏浆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究其原因,就在于整体施工项目中基本施工材料不符合相应的施工标准,相关人员在压浆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违规操作,没有对留孔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由于浆体的实际水灰比误差过大,也会导致相应问题的出现,例如,浆体渗水、孔道裂缝等。
2.3 堵管问题
在实际的桥梁预应力施工项目中,管堵现象十分普遍,也是需要相关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特别注意的问题。常见的问题主要有钢筋孔道发生堵塞或者是波纹管道出现堵塞。究其原因,多数都是由于实际施工的项目施工人员工作不规范造成的,在实际施工项目运行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保证对波纹管进行标准化安装,有效的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若是发生违规操作或者是工作行为不规范,就会导致波纹管的实际定位发生偏差,接头出现松动,甚至是管道出现弯曲,相应的堵管问题接踵而来。
3 管理方法与应用手段
3.1 处理桥梁结构张拉问题
在桥梁施工建设活动中,施工者需要通过各种集中化的工作手段来解决各种来自于桥梁结构系统上的问题。工程管理者首先需要针对桥梁具有的特殊化的结构特点来正确认识这方面的问题,通过解决张拉结构问题来加强桥梁的稳固性。工程管理者要了解桥梁结构的具体张拉方式,控制好结构张拉幅度,同时管理者必须做好张拉施工活动的监管工作,确保施工者采用了规范化的张拉方式,在具体的工程控制环节中,需优先处理参数问题,所有的施工处理与控制行为均需要遵照施工标准。在此质量管理环节中,需重点处理预应力筋材料,确保其拉伸长度达到相应的标准。
3.2 处理桥梁堵管问题
在实际桥梁建设过程中,相关项目施工人员要按照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进行有效的施工行为,保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施工理念,强化对于相应项目和材料的检查力度,并且进行有效的波纹管更换和纠察。特别是在整体浇筑混凝土之前,相关人员要集中处理相应的安装位置以及安装牢固程度,对于连接部位的牢固性和封闭性进行集中的处理。其次,在振捣过程中,相应的人员要清晰的标注振捣位置,并且保证振捣操作的密实性,规避过振和漏振现象。最后,在拆模操作中,相关施工人员要对相应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掌控,并且调节相应的环境温度,以适应和制定拆模的最有时间。若是施工环境的温度不高,就要合理化的延长拆模时间,并且配合操作保温措施。
3.3 处理桥梁孔道压浆问题
管理者在桥梁工程管理系统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基础结构,在结构检查环节也需重点核查基础结构,管理者要通过适时的施工教育活动,来改变施工者的施工理念,进而增强施工自觉性,可以在完成结构施工任务之后,主动进行自我核查,消除各类桥梁问题。
在对施工工艺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保证质量控制结构的完整性,并且利用运转速度较高的搅拌机,实现整体施工项目的稳定运行。
3.4 处理桥梁裂缝问题
通过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与工程管理结合,可以帮助处理桥梁多处于部位存在的结构性裂缝问题,基于结构性裂缝形成的时间,管理者必须重视现场的温度,浇筑温度因素是影响桥梁建设质量的重点因素,在调节浇筑温度时,可以从水泥处理以及冷水管应用工作入手,更多地应用低热型水泥,优先做好冷水管的预埋工作,这些施工措施可以帮助消除混凝土材质的构件存在的裂缝问题,进而给施工现场提供更多完整的构件。在质量管控环节中,管理者如果发现了裂缝占有的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可以采用喷射的技术手段来应用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应用方法可以帮助强化结构系统的加固效果,控制裂缝,避免出现结构性裂缝蔓延的情况。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桥梁施工工作的背景,解析了相关的工程管理活动,并探讨了应用预应力的相关情况,合理使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帮助解决桥梁存有的各类质量隐患问题,同时还可以缩短桥梁施工建设消耗的时间,本文除了介绍应用预应力技术的相关事项之外,还提供了一些技术性建议,管理者可以通过协同化的管理手段来充分发挥出预应力技术的作用。管理者除了需要充分熟悉桥梁施工流程之外,还需通过技术性学习活动,掌握多种综合管理技术,给桥梁工程建设更具针对性的工程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齐光远. (2017).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知识(13).
[2]董海权, & 赵尹. (2017). 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中国房地产业(2).
[3]李保红, & 王选宏. (2017). 解析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决策探索:中(20).
论文作者:王俭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桥梁论文; 预应力论文; 结构论文; 裂缝论文; 管理者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