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培养_动物进化论文

基因与培养_动物进化论文

基因与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因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基因与文化有没有联系

基因与文化有没有联系,是目前许多哲学家,人文学者和社会科学家常常提到的话题。最近赵敦华教授[赵敦华,2004]曾为文讨论这个题目,他认为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能够表明,人的基因与他们的行为或文化习俗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同时,他又指出“没有科学上的证据表明人和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共同的来源。”

近年来,影响一些人类行为的基因,已渐次地为科学家们检定。基因的数目虽少,但在这一方面收获的也算可观,在这一方面的科学证据也算足够(孔宪铎,王登峰,2006(a)(b))。譬如说,最近有些学者在新西兰对400多位男童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不是所有受过虐待的男童都会变得具有反抗性的社会行为。只在受过虐待的男童中携带有一种低活性的MAOA基因者身上(Caspi et al,2002(b)),才会发生上述现象。由此可知,促成这种反抗性的社会行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曾受虐待,一是具有改变活性的基因,两者缺一不可,这就证明了,人的基因与他们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另外的一个例子是DRD4基因。带有长型DRD4基因的人,比带短型DRD4基因的人有较多的性伴侣。对一个人寻求新异性的兴趣,也是由基因所主导的(Hamet & Copeland,1998)。BDNF基因的发现,证明了一个人神经质程度的高低,也是由基因控制的(Sen et al.,2003)。

至于人和动物的社会行为是否有共同的来源这一点,也有科学的证据面世(Insel,Wilslow,Wang & Young,1998)。最近也有试验证明,人类和动物间促成配偶的形成和维持,就是由同一个基因促成的。草原地带的田鼠(prairie voles)会结成长期的配对,很像人间的一夫一妻。但是山地田鼠(montane voles)则仅仅是短暂的结合,像猩猩一样,这种长期和短暂结合的差别,是由基因主导的,因为在草原地带田鼠的Oxytocin和vasopressin-receptor基因的启动子(promoter)中,增加了一段有460个碱基之长的DNA片段,这个延长的基因成为促使草原地带田鼠结成长期配对的动力。在人类和草原地带鼠类身上,不但Oxytocin和vasopressin两个荷尔蒙的基因完全相同,都增加了460个碱基的片段,而且它们在脑中生产的部位也都一样。同时,这两个荷尔蒙的接收器(receptor)也完全一样,这是人类和动物的社会行为有共同来源的最佳证明。再者,就是人类和鼠类的肥胖基因的构造和功用也完全相同(Zhang et al,1994; Maffei et al,1995)。

至于在赵文中所提到文化上的变化与基因上的变化不相称、不对应的现象,这种现象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谈到基因的变化,就涉及人种的变化,说到文化上的变化,就触及人文和人格的变化,我们都知道,人种的形成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从古人到新人,最后到现代人的演化过程共经历了数百万年,而人文环境的形成从文字形成的时间到现在,也不过数千年。而影响人文变化的人格则只有几十年,所以,从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来看,人种基本上未变,人文则有一定的变迁。而变化最大的则是近代人的人格,也就是近代的文化。社会文明愈是迅速地发展,代际人格的差异和文化的差异愈大。因此,从基因和文化两个不同角度上来看,是不相称的,也是不相应的,但这并不证明基因与文化是互不相关的。因为对人类而言,文化进化远比生物进化地快速而且威力强大。

二、语言是文化中重要的一环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中重要的一环。现在科学知识告诉我们,人类能够说语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控制了人类能够说语言的能力,但不控制你说那么多种语言或哪种方言,所以才有一个人可以说多种语言或多种方言的才能。人和动物的差别之一,就是在语言上的差别。人类有能说语言的能力,就是人类具有语言的基因,动物没有。因此,有学者说:“人类能够说语言,是因为我们有这个基因和这个文化环境。”在语言上,基因与文化的关系,就被一言道破了,是基因创造了语言,是语言创造了文化。基因和文化是密切相连的。事实上,是基因和文化两个因子的配合或合作,人类才有能力使用语言,光有语言的基因,没有适当的文化环境,人类还不能应用语言。当然,光有文化环境而没有基因更不行,一个刚刚生下来的婴儿,如果没有大人教他们语言,他们还是不会说话的。从前有一位婴儿,生下来之后,就被狼养大,所以称之为狼人,她不会说话,并用四肢爬行,像狼一样。人类从语言上互通信息,互相交流,是从小开始的,起先学的是“卧床”语言,只有简单音节,数月之后,才学单字,到了四岁年龄就会造句,六岁时,已经学会了几千个单字或更多。婴儿学话,首先以模仿为主,但大多数都会早熟,只有人类才有这个能力。

除了语言之外,在人类文化上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笑”。笑是不分国籍,不分人种,在所有不同的文化中都有婴儿在出生后的两、三个月中,就开始会笑,环境对笑的影响很少,在南非洲沙漠地区出生的孩子和在欧美出生的孩子,是生活在两个极端不同的环境之中。可是,他们的笑,却又如出一辙,因为笑是由基因主导的。婴儿开始笑的时间一样,适用的场合一样,目的一样,不仅如此,连聋、瞎的孩子的笑也都一样。笑在人的一生中,使用的都在表达友谊、赞同和欢乐等。是基因创造了笑,是笑充实了文化。基因与笑的文化是一脉相连的。但在不同的文化中,笑有时也会有不同的含意。一般而言,在西方文化中,微笑是人们对所有与自己目光相接的人的一种“礼貌行为”,在面对任何一个个体时,不管认识与否,不管男女老幼,不管国籍与肤色,都鼓励人们有这样的表现,否则,就不礼貌,因此,微笑行为在西方社会和文化中就出现的比较多,和说“谢谢”一样的普遍。可是,在东方文化的中国,一般并不鼓励人们对所有相遇的人,都做出微笑,因为对人微笑,是表示人际关系,所以,只对自己熟悉的人发出微笑,微笑是有选择性的。因此,微笑的含意,出现的频率,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中,有着明显的差异。

笑是由基因主导的文化,微笑是由文化主导的表现,基因与文化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三、饮食文化

中西文化不同,由文化所导致的饮食文化,也就不一样了。因之,才有中西餐之分。在西餐文化中,欧洲的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美洲的美国,南美的墨西哥以及巴西等国也各不相同。其实在亚洲,中国、日本、泰国和印度的饮食文化也不一样。一般来讲,中餐的餐具是碗筷,西餐的餐具是刀叉,在印度是用手指。中餐的主食是米、面,西餐的主食是土豆。中餐讲究色、香、味,西餐注重的是营养。

凡是看过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一片的人,都能领略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在饮食文化中,主要的角色,就是人的味觉,能尝出酸、甜、苦、辣,或者应该说是人类的味觉。因为世界上的人,不分东南西北,也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有,而且是生来就有,是天赋的本能,也就是由基因主导的。基因主导的不仅是人的味觉,还包括人的听觉和视觉等,这就是由基因到文化的好例子,也就是基因与人性一脉相连的好例子。基因与人的管感/感觉的连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婴儿的味觉感应是天生的,生下来不久,婴儿就喜欢糖水而不喜欢白水,对糖水喜欢的顺序是蔗糖、果糖、乳糖和葡萄糖,同时更会拒绝酸的、辣的、咸的和苦的东西。对不喜欢的东西,都能从面部表情上看得出来。这种面部表情,在同一情况下,一生都会应用,这一切都是基因主导的。

婴儿一出生,就有与生俱有的听觉感应,这种天生的听觉感应能够识别一般的声调和杂音,到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喜欢听悦耳的声调,听到不悦耳的杂音,都会在面部上表现出厌恶的表情。

在视觉上,出生两天的婴儿就喜欢盯视自己的母亲,不会盯视别的女性,并能识别母亲的声音。同时,母亲也能很快地听出自己孩子的哭声,甚至闻得出来自己婴儿的味道。

前面提到的语言、笑和管感,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并能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所以是来自基因。这些来自基因的本能,又都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环节,并且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人类文化的进化受阻,甚至停顿。没有笑声的世界,令人难以想象,至少是枯苦无味。人类倘若没有感官包括味觉、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不但是难有文化,而且是回归到连动物都不如的原始世界。因此,这些本能必须与生俱来,又必须来自基因。于是,基因不但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是文化来自基因,或更直接地说,是基因创造了文化。文化既然是由基因所创造的,那么基因与文化协同进化论,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虽然不能证实“文化基因”的存在,但是基因所影响的文化确是屡见不鲜。譬如说,人类具有动物性的一面,在这一面,饮食是其最基本的动物性,“食色性也”,人的三种原欲的第一种就是食欲。因而,人类有了饮食文化,是用文化来包装的饮食,就成了饮食文化。因此,人的饮食活动,就大大不同于其他动物。人类的饮食文化,包括食物的生产,加工制作,以及饮食的习俗。由于饮食有了文化,饮食的功能已不仅仅是维持生命,而是升华到享乐。饮食享乐,起因于食物滋味和口感,人类越是发达,文化越是进步,其追求味美的趋势就越大,渐渐走向要求色、香、味俱佳的境界。人类的饮食文化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以求不断的提高饮食享乐的水平。现在人类的文化已经发展到利用饮食文化来形成社会交际的重要环节,成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手段,家宴、国宴都成了言语交谈和增进情感的重要渠道。这些都成了饮食文化,这些也都是由基因通过人性中的动物性和文化性所主导的。

四、饮酒文化

在树立基因与文化关系上与前述饮食文化同样重要的就是饮酒文化。饮食是人性中动物性的原欲之一,由基因主导“食色性也”。饮酒也是世代相传的,酗酒是一种遗传性的病态。虽然现在还没有找到人类酗酒的基因,但是已经找到在肝脏里把酒精分解的基因——酒精脱氧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基因。主导酗酒和分解酒精都是由基因控制和完成的,而饮酒的文化则构成了基因与文化中间的桥梁。饮酒文化在中国文学中特别是诗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民间流行的饮酒文化和在三字经上“人之初,性本善”一样的普遍,一样的人人都能上口。在人们日常生活谈吐中常说的就有“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醉翁之意不在酒”和“借酒浇愁愁更愁,酒不醉人人自醉”等都是家喻户晓,不论男女老幼都能朗朗上口。

在中国,饮酒文化发源很早,更离不开文人雅士,有关诗仙李白的有:“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诗圣杜甫有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唐诗里也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的酒诗为:“绿纹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近代诗人也与酒难以分家,郁达夫有诗为:“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除了诗以外在词里也有酒味,宋朝有一名词:“而今何为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女词人李清照有:“东篱把酒黄昏后”也有“醉里插花人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到了近代的郑板桥仍有酒的诗句:“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

由此可知中国的饮酒文化史多么的深远,又是多么的流长。因为中国人每逢过年过节、亲到友访、生儿育女、嫁娶寿丧、升官发财、入围中榜、送往迎来、拜神祭祖、开会演讲、交际应酬、消愁解闷、吟诗写文无不以酒来点缀。不但如此,因为中国地大物博饮酒文化形形色色。我是山东人,常去省会济南,领会到了山东的饮酒文化与众不同,一股豪放气概,至少使我招架不了。很多人在很多场合,把敬酒变成劝酒,又把劝酒变成灌酒,软硬兼施,一定要使对方就范,这种陋习若不改变,中国的酒文化就远离文明。

从这里看得出来,饮酒入体和体内酒的分解都由基因主导。由饮酒而产生丰富多彩的文化,因而是以酒为媒,建树了以下基因和文化的密切关系。

基因→饮酒→文化。

五、性行为文化

基因最大的原动力就是复制,复制在动物界包括人类就是繁殖,人类要靠两性繁殖,而偏偏人类两性的繁殖能力有区别。男性的生殖能力可以延长到七、八十岁,每次放射的精子多到上亿。相反,女性的生育能力多不超过四十岁,一生只有卵子四百个左右,能生育成人的也不过十多个。从生物进化和繁殖的观点上看,男性要是完全从性顺情地发挥生殖的潜力,则必须有赖多个年轻的异性伴侣。但这是不为社会法规道德和经济能力所允许的。可是,男性一旦有了权力、地位和钱财就会认为居于万人之上,则可以随心所欲,而出轨、乱理、违法,终归于悲剧。所以,性行为须有文化。

性也是人类三个原欲的一个,食和色是并重的。纯粹的性行为是不存在的,它一直受到了文化严重的影响,一般而言,人类的性行为可以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求偶期(说媒),或是择偶期,择偶的条件,男女不同,但都是由基因主导的。接着择偶期之后的是所谓“交往期”,随后便进入“洞房”期。这个过程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动物性特征,但其过程会因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而异,这就是“性行为文化”。在人类性行为的文化中,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在配偶上的禁忌。父女,母子,兄妹不能匹配,这种匹配不但有违性行为与文化,也有违人伦和法律,更不合于进化的原则。性行为的生殖功能,是繁衍后代而不让种族灭绝的保证,由于性行为的快感而又带来了娱情功能。随着人类文化的进展,性的生殖功能趋向渐减,而性的娱情功能反而渐增。这是性行为文化发展的趋势,这个趋势也要靠性行为文化来克制。不管如何,性行为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动物性,动物要有性行为才能繁衍。繁衍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种族要繁衍后代才会不让种群灭绝。这些都是来自基因自我复制的动力。动物包括人类,要是没有性行为,就不能繁衍,基因就不能复制,也就不能生生不息了。

人类的文化性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并直接生长于本能活动之上。动物的求生本能直接成了文化产生的动力。早期的文化,大都是直接为人的生存服务的,文化创造了谋生的手段。饮食文化、性行为文化、衣着文化、居室文化、保健文化都是最早产生的文化。这些文化被称作本能文化,它们是人的动物性的本能的扩大,是受制于基因。因而,基因也与文化有了联系,基因的生存,也要靠文化的包装。从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基因并不限于只带有遗传的信息,它还会对经验作出反应。因此,还可能有一种从文化而得来的基因,文化基因(Wilson,1998,2002)。

六、人性的双重性

我们正在面临一个研究基因与人性的崭新时代。在这个时代,学者们已公认人性的双重性,在人性中既有动物性(天性),也有文化性(习性)(孔宪铎(2004(b))。两者不但是共存共生,而且还是互相影响,互相消长。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性中的动物性是由基因左右,因而才能世代相传。正因为如此,则人性中的文化性与动物性不仅相互斗争,也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促进。假如基因与文化没有联系,这些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从人性上来看,人=动物+文化。人类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变成纯粹的动物,就会变成禽兽。目前,在研究生物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前沿上,使我们愈来愈坚信,合拢两种科学和两种文化之间鸿沟的时代终于来临了。进入这一个新天地,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基因与人性的种种的因果关系,人性中的动物性,基本上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控制了人性中食欲、性欲和知欲。没有食欲,人类会绝种,没有性欲,基因会绝种,知欲是避免人类和基因绝种的保障,知欲就是人间的文化。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它是人类为了争取生存适应环境所做的一切努力的总成果。在人间没有文化,基因就不能生存,没有基因,也就没有文化,所以人间文化的存在是依靠基因的。因此,在生物人类学上,把文化视作人的第二本性,在人性里,动物性不是独立的纯粹动物性,而是受到文化性制约的动物性。同时,文化性也不是独立的纯粹的文化性,而是受到动物性制约的文化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性和文化性的相互制约是离不开基因的介入的。为了加强支持这个基因介入的信念,Wilson(Wilson,1998,2002)还给文化因素找了一个遗传学的基因,叫做“文化基因”,他提出人的生物进化和文化演进是相互联系的。文化的产生是由于“生物学的无上命令”的作用,而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的因子型。Wilson并没有说明什么是文化基因,但从社会生物学的观点上,是把人的一切都归结到生物本性,再从基因层次上寻找根源,例如认为基因是自私的。自私的基因不但是自私行为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更进一步地认为,人性的自私与生物基因的自私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基因的自私是人性自私之根,正如人类的动物性是人性自然之根一样。

生物人类学家把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活动所产生的巨大成果称为文化,并认为文化是人的第二本性。社会生物学家Wilson说,社会生物学是“一门研究一切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科学”,从他们研究社会生物学的观点上来看,人的本性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人的第二本性——文化,即使不是由基因直接决定的,至少是与基因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哲学人类学家韩民青说:“是人的各种动物本能决定了人的文化结构与形态”(韩民青,2000)。人的各种动物本能都是基因控制的,那么也就是说人的基因控制了人的文化结构与形态。人的动物性是文化性的基础,没有动物性就没有文化性。也就是说,没有基因,就没有文化,在各种文献上,可以找到人们创造文化的根本动机正是为了保障和发展人的动物性,以求种族的繁衍。这里可以了解,为什么文化是起源于动物本能的活动,并直接地生长于本能活动之上。因为,动物求生的本能,直接成了文化产生的动力。从以上各项史实上来分析,文化是不可能与基因没有因果关系的。

再者,目前学者同意,遗传是经由环境而定的,环境就包括文化,也就是说基因和文化密切相连的,两者不能分割。

七、基因和文化同步进化说

近来,有些社会生物学家如Wilson等提倡基因和文化同步进化说,他们指出,人的进化是因为基因的随机突变而形成变种,假如这个新的变种有利于生存和繁衍,就会逐渐扩展而取代旧的种类。同时,这个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程序而演进的变种,会进一步地推动文化的进化。因为文化是经由人的思维而演变的。当然,主宰人的思维的脑子又是受制于遗传的。所以,基因和文化是密切的连在一起的。不过,从进化的速度上来讲,文化是远远地快过基因的。而且还是“文化来自文化”,也是社会创造文化,文化创造社会。Wilson(Wilson,1998,2002)等人深信,文化和基因的进化是相互交织的。一方面是,基因限制和引导着文化的产生和变化,另一方面是,文化通过社会环境的变动影响着基因变动的频率。他们举了许多例子,包括动物的例子,还认为大猿猴也有初期粗糙的文化。这些动物没有言语,却有工具。它们有的用石头打开果核,有的用树干击开果核,还有的用树枝去钩出蚂蚁为食物,有些人猿还用树枝去钩住果实充饥。

目前所提出从基因到文化的观念,难免使得很多人费解。说到从基因到文化,并没有那么单纯,不光是靠遗传,也不光是靠环境,是要靠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两者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以。譬如说,人的体重是受制于基因的,但是适度的节食和运动,可使胖子减肥,相反地,瘦子也可经由食物的调节而发福,这也是基因与文化的关系。最近,一项在美国调查的结果显出,出生的顺序,影响人生的个性。出生最早的孩子,比较孝顺和照顾年长的父母。这与中国的传统非常接近,也就是在中国社会上常说的“老大比较顾家”。晚生的孩子比较冒险并有创业精神,这也和中国人的说法一致“老幺比较能闯”。这种差别,也是基因受到非共享环境/文化的影响所致。非共享的环境包括老大和老幺之间的竞争,老大和老幺结交不同的同学朋友和参与其他不同的社会活动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老大出生后,全家的注意力和关爱都集中在他身上而且又无人和他竞争。老幺则不同了,连父母和亲友为他们所照的照片,都是老大的最多,照相本最厚。这些例子,说明了人类的行为遗传在基因到文化的通道上提供了连接。因此,社会生物学家相信,文化起源于人类的活动,人类的活动又源于文化。这中间的动力,就是来自基因。

八、乱伦回避和禁忌

乱伦回避和禁忌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不仅发生在人间,连动、植物都有。这个现象涉及到基因,也涉及到文化,是一个基因和文化互相影响的又一案例。乱伦回避(Incest Avoidance)是生物现象,源自基因,而乱伦禁忌(Incest Taboo)是社会法规,来自文化。在对乱伦的处理上,不但显示了基因和文化的同步进化,更显示了基因、文化和人的行为交织为一体。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让基因可以安全地复制,其动力都是来自基因。回避和禁忌乱伦的案例很多。先从植物说起,植物为了保持物种优势,产生了许多自交不孕的植物种类,这是遗传现象,是由基因控制的。在动物界,为了避免生理缺陷的发生,也避免近亲繁殖,就以大猩猩和猴子为例,他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动的异族交配,譬如雄性猴子在未长大成年之前,即自动离开其本身出生和生长的族群,而加入其它种群生长和繁殖,也有雌性动物自动离开自己的族群而加入其它族群的,如非洲的大猩猩,也有雌雄同时离开,而后分别加入其它族群的,譬如中南美洲的吼猴。再者,它们赶走出生和生长在一起的异性同类,即使仍然留下来的个体也会避免发生性行为,这些都是一代一代遗传下来的文化特性,是由基因控制的。

人类对乱伦的回避和乱伦的禁忌,是由基因和文化双管齐下确立的。在家族中对乱伦的自然回避,一代一代地是遗传的,是由基因主导的。当然,其中也夹杂着文化的成分。在社会上对乱伦的禁忌,是依赖法规执行的。在两个世纪以前,英国的法理规定,凡是犯乱伦禁忌法的人,要判死刑,直到现在判刑也不轻。近日报载(世界日报,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廿七日),英国有位白人男子,廿五年来强奸两位亲生女儿,使她们怀孕十九次,十次流产,生下九个孩子,两位夭折,事发后被判处二十五年终身监禁。连首相布朗都说:“人民对这一坏不堪言的行径感到愤怒。”这就是文化介入乱伦禁忌遗传的例子。为什么文化会介入,为了基因的复制,是由基因主导的禁止近亲繁殖,不让父女、母子、兄妹和姐弟之间匹配,因为这种匹配,不仅是违反人伦,而且是违反生物进化的原则,把基因送上灭亡之路,基因就会禁止。从中外历史上来看,社会的功用在提升人类生存的进步和种族繁衍的成功,所以,在社会上,乱伦的案例不多,由乱伦而生的孩子更少,长久维持下去的乱伦几乎没有。这些都是因为近亲乱伦所生的孩子都有遗传上的缺陷。避免近亲乱伦的观念,不但是在近亲中存在,即使不是近亲而却从小就生活在一起的男女孩子,也有近亲的观念而避免匹配成亲,这就是促成社会立法的主因,也是文化介入的途径。

另外,还有几个纯为由文化介入的例子,值得一提。Wolf(Wolf,1995)在台湾进行了一项有关童养媳妇的调查。所谓童养媳妇,即是领养一位女婴,让她与自己亲生儿子一起好像兄妹一样地长大成人,然后把领养的这位女孩嫁给自己的儿子为妻。他从在1957到1995的四十年中,调查了14,200件童养媳妇案例中发现,凡是领养的女婴小于30个月,她长大之后,就会反对嫁给那位一起长大成人的兄长,但是事实都与愿违,婚姻还是在家长的强烈的压力下进行。在这样强行的婚姻中,离婚率高于一般婚姻的三倍,三分之一的新娘将来都会红杏出墙,而且生孩子的比率少了百分之四十。Wolf(Wolf,1995)发现,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她们和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起,而且婚前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时间愈久,反抗的力量越强,这种反抗形成了文化。同时,在以色列的许多Kibbtz,Shepher(Hamer & Copeland,1998)在1971年调查了2769件婚姻中发现,在这些生活在一个大环境的当事人中,没有一对夫妻是在童年时曾经生活在同一Kibbtz中的。这个例子说明,在童年的早期,愈是生活在近亲的状况下,性行为发生率愈少。由此可知母子之间的乱伦最少,就是因为他们在婴儿期间与母亲的关系太近所致,这就是文化和基因的交互作用。

九、文化基因

最后,我想谈一谈前面所提到过的“文化基因”。Wilson(Wilson,1998)早在十年以前就率先提出“基因文化同步进化”论。他相信在最近三十年来,许多关心基因与文化的学者们一致认为文化是源自人的大脑,而人的大脑又受制于基因。因之,基因与文化是不可分割地连在一起。近来又有学者相信,基因本身早就具备有接受文化的能力,基因一直是在为接纳文化信息而开着大门,能够接纳文化的基因,一旦接到了文化的信息,就会启动其它的基因。因此,基因的表达就会因为受文化信息的影响而启动。果如此,则凡是直接接受文化因子影响的基因,如语言基因、笑的基因、饮食基因和性行为的基因等,都属于文化基因的范畴,或都可谓之“文化基因”。

Lai和同事们(Lai et al.,2001),近来发现影响语言的失常是由基因突变而引发的。这还是第一次发现基因可能促使经由语言而学习文化的例子。历史上,早有严重的语言失控来自家族的记载。这个突变的基因,位于人类第七条染色体上,一般称之为Forkhead box P2或FOXP2,这个基因的功用是在启动其它的基因。一旦这个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行使正常功能时,受影响的人,则不能发育出完全的语言能力。人类和所有哺乳动物,如人猿、猴子和鼠类等都拥有POXP2基因。但是没有文化因子,如会说话的成人等,光有这个POXP2基因仍然不足。

Enard和同事们(Enard et al,2002)发现,在大约二十万年前,在人类基因中的FOXP2发生两个突变,至少在一个突变中,位于第325位置上的氨基酸由Arginine变成Serine。这个蛋白质共有715个氨基酸,其中的一个变了,会影响这个蛋白质对基因的功能。对这个基因而言,这个改变了的功能是新鲜的。因为在动物进化上来讲,给予现存基因一个新的功能,要比创造一个新的基因的可能性大得多。Ridley(Ridley,2003(b))曾大胆的估计FOXP2功能,就人类而言,FOXP2很可能连接脑部包括这些区域控制口部和喉部发音的部分。在没有确切的证据以前,这个估计也是值得考虑的。

十、结论

总之,从基因的观点来看,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是基因的载体或产物。就人类而言,基因不仅主宰人的躯体,也主宰人的天性。人的天性来自动物又走向文化。所以,人性既有动物性,也有文化性。人性中的动物性相近,文化性相远。正如孔子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此,人就变成了动物加文化。人类既然是来自动物,我们目前所知道的26588个人类基因中,除了300个之外,在动物,如老鼠身上都有。不仅如此,目前科学家已经证明,人和动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的来源——同样的基因。人的基因也与他们的社会行为或文化的习俗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本文指出人类基因与文化之间的诸多因果关系,并提出凡是由文化直接启动的基因,都可称为“文化基因”。基因一直都在为着接纳文化的影响而敞开大门。文化基因,还要启动一连串其它的基因来共同完成生命现象。生物界的很多现象都是由多个基因协同主导的。

基因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是基因创造了文化,又是文化启动和丰富了基因。

标签:;  ;  ;  ;  

基因与培养_动物进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