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丹

张丹

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妇产科 湖南永州 425006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UA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前无疼痛复发或无效,术后1~12个月,疼痛消失从56.67%降低至5.00%,疼痛缓解43.33%上升至86.67%,疼痛复发从0.00%上升至5.00%;术后月经量、子宫体积小于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高于术前(P<0.05)。结论:针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势,对有生育有求及保宫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临床效果

子宫腺肌症(UAM)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基层,形成局限性、弥漫性病变[1]。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腺肌症常见方法,但局限性大,要求保宫或保留生育能力患者往往无法接受。随着微创技术飞速发展,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广泛应用,可满足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本文收集了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8.77±4.14)岁;病程2个月~12年,平均病程(5.20±2.08)年。纳入标准[2]:均已婚;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症状,妇科检查见子宫增大,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症;处于育龄期,或希望保留子宫;符合手术适应症;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入组研究。排除标准:内科合并症或精神病者;合并心脑器官严重疾病者;智力、认知、沟通障碍者;不同意入组者。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自愿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治疗,全身麻醉成功后,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腹部穿刺,对子宫体积大小、腺肌病病灶大小、位置、形态等进行探查,合并子宫肌瘤者,同时行肌瘤切除术。检查有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于瘤体与子宫交界位置,将6U垂体后叶素于正常子宫组织注射,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初步判断瘤体与子宫界线,根据瘤体大小,选择梭形、环形、线形等切口性状,观察瘤体部位,决定是否举宫[3]。于腺肌瘤最突出部位做切口,采用单极电钩将病灶切净,根据组织外观、质地、血运状况,判断病变组织是否切净。子宫体积正常,创面组织弹性好,血运好,色泽正常,肉眼观察无明显病灶,病灶切除后,采用双极电凝处理创面,电灼肉眼无法清晰判断残留病灶,可采用1号薇乔线间断或连续缝合创面,若患者盆腔有异位病灶,在腹腔镜下进行切除或电灼。盆腔冲洗,放置引流管。将切除的标本及时送病理检查。

1.3评价指标

详细统计手术前后患者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情况,测定患者血红蛋白、子宫体积等。随访1年,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评估痛经情况,规定疼痛消失:评分为0分;疼痛缓解:评分降低2个及以上级别;无效及复发:疼痛评分无明显降低或升高,术后痛经一度减轻或消失一段时间又痛经[4]。

1.4统计学方法

将60例患者研究所得数据完整收集,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中对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n%)处理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时,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手术前后患者月经周期、月经经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患者月经量、子宫体积小于术前,术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详情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3讨论

子宫腺肌症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疾病,好发于30~50岁经产妇,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增生、周围基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等有关,临床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痛经、不孕等,给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症方法较多,如药物、手术等,药物治疗疗效极不理想,副作用大,复发率较高。传统子宫切除术疗效尚可,但需切除子宫,丧失生育能力,且创伤大、恢复慢,患者中接受程度不高[5]。

随着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腹腔镜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腹腔镜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广泛应用,开创了新的微创治疗方法,可避免药物治疗带来的高复发率,及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大、康复慢等不足,满足女性保留子宫的要求,接受程度较高。在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时,应注意以下要点[6]:(1)子宫腺肌瘤病灶与正常组织不清,需尽量切除病灶,并根据组织血运、外观情况,判断病变组织是否切净;(2)采用双极电凝电灼肉眼无法分辨的残留病灶;(3)根据腺肌瘤大小,合理选择切口大小、形状;(4)缝合子宫创面,可恢复子宫形态,降低盆腔粘连率;(5)若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尽量电灼或切除异位病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术后患者子宫体积、月经量较术前较低,血红蛋白高于术前(P<0.05),说明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确切,可减小子宫体积,降低月经量,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血运,加快康复速度。同时术后1~6个月痛经无无效病例及复发病例,术后12个开始逐渐出现复发病例,说明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近期疗效显著。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保留子宫,满足女性患者要求,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洋,王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1):15-17.

[2]袁艳艳,贾海军,王庆一等.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2015,12(3):66-67.

[3]唐淼.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0):77-78.

[4]张彭南,朱杰,薛晓红等.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11(2):135-137.

[5]张俊芳.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40-41.

[6]刘海燕,陶李苏,王家秀等.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9):712-714.

论文作者:张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