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与内科治疗70例分析论文_王艳芳

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与内科治疗70例分析论文_王艳芳

王艳芳

拜泉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647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入院治疗的患有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胃镜组和内科组,胃镜组的患者采用胃镜治疗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而内科组则采用内科方法治疗,每组35例,胃镜组患者先给予常规胃镜检查,内科组患者给予每日静注40毫克洛赛克针,不予以其他止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支持与对症治疗、输血以及输液等。结果:经过几天的治疗,胃镜组中治疗结果显示显效和有效的患者数目明显高于内科组,特别是显效的患者更是远远高于内科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相对于内科治疗疗效相差不大,但胃镜治疗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内科治疗,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内科;

前言: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发生在十二指肠和胃的慢性溃疡,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症的一种。溃疡并发生出血现象则表明病变的活动性很高,基低血管或者赫斯溃疡边缘已经被侵蚀了,要立即的采用正确的措施进行止血。消化性溃疡出血为临床常见病,病死率相对较高,但大部分的溃疡病出血可自行停止。内科药物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传统方法,但临床疗效欠佳,随着我国过电子胃镜诊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应用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2年3月到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入院治疗的患有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胃镜组和内科组,胃镜组的患者采用胃镜治疗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而内科组则采用内科方法治疗,每组35例,在胃镜组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三十岁到六十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岁。内科组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三十五岁到六十二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征、职业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胃镜组的患者采用胃镜治疗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而内科组则采用内科方法治疗,每组35例,胃镜组患者先给予常规胃镜检查,内科组患者给予每日静注40毫克洛赛克针的常规内科治疗。在对胃镜组患者治疗时需要预先配制3,65%高渗盐水100ml,瓶装密封备用,用时将肾上腺素1mg加入100ml高渗盐水。发现病灶后立即用配好的高渗盐水肾上腺素液缓慢滴于出血点或可疑出血点上,量约20~30ml,约2~5min观察到出血渐慢以致血凝块形成,再用上液于出血点周围分3~4点作黏膜内注射,再于出血中心注药,每点注射药量为0,5~2ml,注射后可见黏膜肿胀,颜色变苍白或深红色,出血停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射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抽尽,全面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或其他部位有无病变,无其它异常后退镜。在对内科组患者治疗时给予每日静注40mg洛赛克针,不予以其他止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支持与对症治疗、输血以及输液等。

2.结果

经过几天的治疗,胃镜组中治疗结果显示显效和有效的患者数目明显高于内科组,特别是显效的患者更是远远高于内科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下表)

组别 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数

胃镜组35 21 131 34

内科组35 15 14 6 29

3.讨论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近些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周期性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消化性溃疡在诊断时有明显的症状特征,除了中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全身症状可有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症状[1]。

对消化性溃疡出血以往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常用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静脉用药,其止血成功率在55%左右,近年来随着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药物广泛用于临床,因其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并能促进胃窦细胞释放胃泌素而改善胃黏膜血流量,促进溃疡愈合。但其发挥真正治疗作用只是抑制胃酸使胃内pH持续维持在6以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达到部分恢复血小板聚集功能,使凝血反应得以进行,使蛋白酶失活,稳定已形成的血栓,持续阻止胃酸分泌,但对小动脉性出血疗效欠佳。而胃镜可在直视下,对出血点进行直接注射,准确率高,局部药物浓度大。肾上腺能使血管产生强烈收缩,使血流量减少,利于止血。对溃疡面渗血及小动脉性出血,均有止血作用。同时在胃镜治疗消化性溃疡时需要注射局部药物浓度大,高渗盐水使注射局部组织水肿,有压迫血管的作用,并可使注射处血管壁发生纤维变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并能延长肾上腺素作用时间[2]。

内科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时以往常用的方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也有显著的疗效,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少数严重的溃疡出血患者,特别是老年、血管硬化或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疗效不是很理想,对于动脉性出血的疗效欠佳,部份患者需采用手术治疗,且病死率高。相对而言胃镜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优点更多,如胃镜止血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毋需特殊设备,所需的药物源广,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可缩短治疗天数,减少输血量且费用较低。但是,也有其缺点,如在胃镜治疗过程中,对位于十二指肠右侧壁、后壁、胃体小弯及胃后壁的溃疡,常因注射针不能垂直接触溃疡面,难以准确在出血点周围注射药物,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为提高此类溃疡患者的止血成功率,胃镜操作者应具备较娴熟的操作技术[3]。

4.结语: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法,胃镜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但对医生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医生应该尽可能的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状况。

参考文献:

[1]贾志峰,曲立红.7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重症出血的胃镜与内科治疗的疗效比较[J]临床荟萃,2003,02

[2]罗致,农兵.胃镜与内科治疗消化性溃疡大量出血的疗效比较[J]微创医学,2007,08

[3]李晓丽.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05,05

论文作者:王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消化性溃疡出血胃镜与内科治疗70例分析论文_王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