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_周卫刘文丽杨秋娥曾钊辉

周卫刘文丽杨秋娥曾钊辉

深圳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100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722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21001

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也是危害新生儿健康并且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我国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占新生儿疾病的首位。新生儿感染的病原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其中以细菌感染发生率高,尤其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主要表现为肺炎、腹泻、皮肤化脓性病变、尿路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通常感染患儿不表现出特异症状,仅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嗜睡、反应低下、拒奶等表现[1],这使得临床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必须由实验室或微生物检测结果来支持。经典检查是血、痰、脓性分泌物和脑脊液等标本的细菌分离培养和涂片镜检,但费时较长,需要一周左右。因而早期诊断对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治疗及预后尤其重要。本研究对50例细菌感染及30例非感染新生儿的PCT和CRP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进行检测,以评价PCT和CRP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选择本院2008年2010年儿科收治的新生儿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胎龄38+239+5周,体重26503740g,日龄为214天。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血培养等做出诊断,并分为如下三组:重症感染组32例,包括败血症、化脓性脑膜脑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重症肺炎等严重感染伴全身症状者。局部感染28例,为无全身症状的局部感染,如轻症肺炎、脐炎、脓疱疮、上呼吸道感染等。非感染组30例,为无任何感染依据的新生儿。包括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除外败血症,主要为新生儿ABO溶血病、母乳性黄疸、头颅血肿等),羊水咽下综合征。

12检测方法:患儿入院后取其静脉血,分离血清后置20℃冰箱保存备用,用于PCT、CRP的测定。血清PCT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德国Brahms Diagnostica公司的LUMI test PCT检测试剂盒)。血清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OLYM 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第一化学试剂,批号804RJF)。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新生儿入院后的血清PCT、CRP水平如表1所示。重症感染组PCT的平均值为253μg/L,CRP的平均值为243 mg/L,都远远高于正常值。局部感染组的PCT、CRP的平均值分别为35μg/L及15 mg/L,也高出正常值。非感染组的平均值在正常范围内。三组数据之间的差异采用Friedman检验,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

表1三组新生儿PCT、CRP水平比较

对60名患儿经过正规抗菌治疗后,58例好转,2例重度感染患儿并发多脏器衰竭后死亡。复查患儿血清PCT,其浓度由治疗前的136μg/L降至13μg/L,CRP的浓度由治疗前183 mg/L降至43 mg/L(见表2)。经过两样本t检验,发现治疗前后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1)。2名病情恶化的患儿PCT持续上升,CRP变化不明显。

表2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CRP水平比较

3讨论

CRP是人类急性反应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可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发作后数小时内迅速升高,因此对感染的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并且炎症刺激停止后,肝脏内CRP的合成可持一段时间[1]。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它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在健康人血清中浓度极低。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异常升高,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2]。在病毒感染、肿瘤疾病及手术创伤时则保持低水平。感染后4小时就能在血清中检测到,6小时急剧上升并在624小时维持该水平。它在人体内稳定性较好,不受激素水平的影响[3]。由于PCT应激升高要早于体温、白细胞计数及CRP等指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本研究中对新生儿室的60名细菌感染患儿的PCT、CRP进行动态分析,可以发现在抗生素治疗之前,细菌感染组PCT、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在接受正规抗菌治疗后,除了2名病情恶化的患儿,其余患儿的PCT、CRP水平明显降低。进一步比较两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发现,PCT在鉴别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CRP相似,而PCT得特异性高于CRP。这和以往的文献报道是相似的[4]。此外,重症感染患儿的PCT、CRP水平高于局部感染患儿,某些局部感染患儿的PCT并不升高或者轻度升高。因此有局部感染而全身症状并不明显时,CRP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本研究认为,PCT、CRP联合检测能有效地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有利于及时合理地使用药物治疗。另外,有文献报道,PCT可以作为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时的疗效指标,PCT浓度下降则表明炎症反应逐步消失,PCT浓度的升高标志着炎症反应的加重,暗示预后不良[5]。在本研究也发现好转患儿的PCT水平下降,而病情恶化的患儿PCT持续上升。因此临床医师可以动态检测PCT水平,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过度使用抗生素所致的细菌耐药性增加,使患者尽快康复,同时可以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 苏卫东,徐克,瞿尔力等.新生儿严重感染血清降钙素原监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06,26(4): 6667

[2]Simon L,Gauvin F,Amre DK,et a.l Serum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s marker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lin InfectDis,2004,39(2): 206217

[3]戴佩佩,裘晓乐,徐克.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0,25(11): 858860

[4]杨滨,康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3):596598

[5]Marc E,Menager C,Moulin F,et a1Procalcitonin and viral meningitis: reduction of unnecessary antibiotics by measurement during an outbreak[J].Arch Pediatr,2002,9:358364

论文作者:周卫刘文丽杨秋娥曾钊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  ;  ;  ;  ;  ;  ;  ;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论文_周卫刘文丽杨秋娥曾钊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