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中的功能短语分析_语法分析论文

话题之功能短语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短语论文,话题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0-06;H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429(2002)04-0248-7

本刊修订稿,2002-4-16

1.引言

近年来,在“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的语言学研究,集中在功能语类(functional category)是否能引导(head )自己独立的映射(projection)这一假说上。例如,过去一直作为屈折结点(Inflection node)一个组成部分的时态(Tense)现在被认为是引导自己的映射TP(见Moro 1987; Pollock 1989; Haegeman 1994和Radford 1997)。对体(Aspect)的分析,人们也持同样的观点,即它可以引导自己独立的映射AspP(见Kinyalolo & Carstens 1988; Chiu 1993; Ernst 1995和Li 1999)。本文在这一背景下,讨论建立话题(Topic)语类之假设,并用现代汉语中的话题-论述结构论证这一假设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我们认为本假设不仅从理论上为功能语类假说的探讨从现代汉语方面提供了佐证,而且使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话题句结构有了统一的解释。

2.现有的话题分析法

这里介绍两种有关话题句法分析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话题为IP的嫁接(adjunction),即话题处在IP的附加位置上。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话题在必然替换移动(obligatory substitution movement)后占据功能话题短语TopP上的Spec位置。

2.1 IP嫁接

请看下面例句。为演绎方便,例句中话题置于括号内。

(1)a.Lee said that she is going to put the yellow dishes on the table.

b.Lee said that,(on the table),she is going to put the yellow dishes.(Hatakeyama 1998:343)

例(1)中,介词短语on the table从其原来位于VP 后的位置(1a)上提至本句主语前的位置(1b),成为话题。

对于诸如例(1)中on the table 话题化后该占据句法结构的哪个位置,语言学家们观点不一。总体而论,有两种假设。第一种假设认为:on the table这个话题经历的是IP嫁接过程,即它上提后着落在IP的附加位置上。例(1b)的这一过程可用下面的树形图来表示(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树形图中与讨论无直接关系的最大映射及层次略去)。

图(2)清楚展示了话题on the table的嫁接, 它实际上所占据的是一个边缘位置,即它既不在嫁接上的那个最大映射IP的内部,也不在其外部。我们不妨将这一位置比做一个阳台:您身处阳台时,虽已不在房间内,但又未完全离开这个房间。

持话题为IP 嫁接这种观点的不乏其人, 如Baltin (1982 ), Culicover(1991)和Lasnik & Saito(1992)等。在他们提出的诸多证据中,一个有力证据来自如例(1b)中话题的孤岛效应(island effect)(如Culicover 1990,1991)。请看下面例句(摘自Culicover 1991:47-48):

(3)a.*Which dishes are,on the table,you going to put?

b.*Lee forgot which dishes,(on the table) ,you are going to put.Culicover(1991)称例(3)的不合语法是因为话题起着相当于孤岛的作用。我们注意到在这两句中,wh-短语which dishes从原位提取到目前位置时越过了话题化的成分on the table。为什么这一穿越使该句的语法性出现了偏差?在“原则与参数”框架下的“管辖与约束理论”中,wh-移动是受“孤岛制约”(Island Constraints)条件限制的。当wh-短语从孤岛中提取时,所构成的句子便会有语法错误。常见的孤岛为(i)复杂名词,如有定语从句修饰的名词;(ii)间接疑问句,即由wh-成分引导的子句(参见Haegeman 1994第7章以及该处引用的文章)。请看下面两对例子的说明。为方便演绎,用括号法标出其结构。

在上述例(4)中,当wh-短语从由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中提取时,所生成的句子(4a)合乎语法。但当wh-短语从复杂名词claim中提取时,所构成句子(4b)不合语法。同样,在例(5)中,当wh-短语从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中提取时,所形成的句子(5a)可以接受;而当wh-短语从以which problem引导的间接疑问句中提取时,所构成的句子(5b)不可接受。由此可见,复杂名词和间接疑问句为wh-移动造成阻碍,这个阻碍称为“孤岛”。既为孤岛,它们便要遵守孤岛制约。故当(4b)与(5b)犯规时,便不可接受。

现在让我们回到有关话题的讨论上来。例(3)中的wh-移动并未越过什么复杂名词或间接疑问句之类的孤岛,但为什么句(3 )不可接受呢?Culicover(1991)的回答是该wh-移动虽未越过什么复杂名词或间接疑问句之类的孤岛,但却越过了话题化的成分on the table。此话题对wh-短语的上提移动构成障碍,其作用相当于“孤岛”。为进一步解释该孤岛效应的产生,Culicover(1991)作出如下假设:(i)话题化为一嫁接过程;(ii)嫁接移动产生的不是一个分枝(segment), 而是一个新语类;(iii )一个不为语类选择的最大映射构成一个障碍物(barrier)(Cinque 1990)。根据这些假设,我们再来看一下例(3)的句子结构。(3a)的句子结构可形象地表示为(6)。因(3b)的句子结构与(6)相仿,故其树形图在此略去。

在图(6)中,on the table通过话题化之过程上提到IP的附加位置IP[,1]上。IP[,1]是由IP嫁接后而产生的一个语类。它不是一个分枝而是一个新语类。IP[,2]则是一个原语类。按照Culicover(1991)的分析,IP[,1]没有构成障碍物,但是IP[,2]却构成障碍物:IP[,1]为功能语类Comp(limentiser)选择,但IP[,2]却没有为任何语类所选择。于是,IP[,2]没能满足Culicover(1991)以上假设中的第三个条件。也就是说,在例(3)中,wh-短语是从一个障碍物IP[,2]中提取的,而这个障碍物是由于话题on the table的形成而产生的。这样,将话题分析为IP的嫁接便成功地解释了句(3)为什么不合语法。

简言之,话题的一种句法分析为IP嫁接。话题占据IP附加位置的可行性从这里演示的它所造成的孤岛效应可见一斑。

2.2 必然替换移入Spec TopP位置

另一种话题句法分析观点认为话题应分析为必然替换移动后占据Spec TopP的位置(Müller & Sternefeld 1993; Hatakeyama 1998)。针对话题为IP嫁接观点中Culicover(1991 )提出的话题孤岛效应,他们反驳道,虽然话题为IP嫁接之假说从表面上看来成功抓住了话题化的孤岛效应这一现象,但这一句法过程的分析却在解释下面的德语句子时遇到了困难(Hatakeyama 1998:343ff)。

例(7)中,dieser Frau上提后嫁接在子句IP上。如果Culicover(1991)的假设成立,IP[,2]应构成一个障碍物,因为它没有为任何语类所选择。故此,按Culicover(1991)的分析推论,从IP[,2] 子句中的提取所构成的句子应不可以接受。然而,事实却相反,例(7 )完全符合语法,是一个可接受的句子(注:作者赞成编者的观点,即德语有scrambling和topicalization之别,情况比英语复杂些。由于篇幅关系,此处作者只是援引Hatakeyama(1998)的论述,对topicalization不作深入探讨。)。由此看来,话题为IP嫁接这一假设有经验上的问题,要合理解释话题必须另辟途径。

Müller & Sternfeld(1993:485ff)提出在功能短语IP和CP 之间设立另一功能短语Top(ic)P(hrase)。该短语中的标志语(Specifier)位置为话题化成分显性上提后的落脚点。这种假设使话题句(8)有(9)这样的句子结构。

(8)A pony,John gave to his son.

(9)

图(9)中,话题化的成分a pony已显性地上提到Müller & Sternefeld(1993)所假设的功能短语TopP的标志语Spec的位置,以满足Top中心词(head)所要求的Spec-head一致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分析法中话题为必然移动的结果。如(9)所示,它源于t[,i]的位置,上提话题的过程使它落在现在的Spec TopP位置上。 因为必然操作为替换移动(Chomsky 1995),Hatakeyama进而提出话题的必然上提为替换移动,其证据如下(引自Hatakeyama 1998:350):

(10)a.John gave a bunch of flowers to Mary.

b.A bunch of flowers,John gave to Mary.

c.*? John gave,a bunch of flowers,to Mary.A bunch of flowers在(10a )中不是话题,因为它没有上提移动;在(10b)中它是话题,因为它已上提移入Spec TopP位置;而对于它在(10c)中是否为话题则有争议。有人认为因为它没有经历移动之过程,所以不是话题,否则该句不成立(*表示不可接受)。 但也有人提出疑义,认为可将它看成经历了移入话题这一过程(这里的话题不在IP之前,而在其之后),故不妨视其为话题(?表示不肯定)。

假设功能短语话题的存在,对IP 嫁接分析造成麻烦的德语实例(7)就有了自然的解释:话题dieser Frau上提后落在Spec TopP的位置上。它没有违反任何规则,所以合乎语法。这种分析在理论上也更受欢迎:它为自Pollock(1989)之后盛行的功能短语之设立提供了又一根据。

以上我们介绍了两种话题的结构分析,即IP嫁接和必然替换移入Spec TopP,我们同时演示了当IP嫁接无法解释一些自然语言现象[如德语例(7)所示]时,功能短语TopP的假设却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因此,我们认为设立TopP较之IP嫁接能更好地解释话题结构。下面我们从现代汉语的角度进一步考证TopP这一功能短语的设立。

3.话题源于TopP之假设

我们首先介绍现代汉语中的两种典型话题结构,然后分析用必然替换移入Spec TopP之假设来解释这两种话题结构的可能性。 我们将证明该假设只能部分地而不能全面地解决话题句法结构问题。我们因此提出话题并非必然替换Spec TopP,而是源于Spec TopP这一假设。这一假设的合理性体现在它可以对上述两种话题结构作出解释。

3.1 必然替换移入Spec TopP面临的问题

自Li & Thompson(1981 )提出汉语与印欧语系中大多数以主语优先为特征的语言如英、法、俄语等不同,汉语为话题优先语言以来,这一论述在语言学界已被普遍接受(见Xu & Langendoen 1985; Shi 1992; Huang 1996和Gasde & Paul 1996等)。因此,从现代汉语角度对话题结构作进一步探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很有意义。

由于人们对话题的定义和性质持不同观点(如Chao 1968; Li & Thompson 1981; Shi 1992),所划分的话题类型也不尽相同(徐烈炯、刘丹青1998;石定栩1998)。尽管如此,大家对下列两种典型的话题结构均无异议。

(11)那件事,王力知道。

(12)中国,幅员辽阔。

有人主张话题句(11)的形成是宾语上提的结果(比较徐烈炯、刘丹青1998所持的相反意见)。于是(11)的句法结构便可用上文所讨论的必然替换移入Spec TopP来解释。这种解释可用(13 )中的树型图来形象地表达。

图(13)向我们清楚展示了句(11)的构成:话题“那件事”源于V“知道”后的NP位置。如果说必然替换移入Spec TopP之假设可为话题句(11)提供一圆满诠释的话,那么这种假设在话题句(12)面前则有些束手无策了。句(12)与句(11)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中的话题有可能是动词宾语上提的结果,而前者中的话题却根本没有可能是某个语法成分上提而生成的结果,因为句中的谓语“辽阔”为单论元谓语(oneplace predicate),而该单论元已由主语“幅员”充当。不难看出,话题“中国”与该句谓语间无直接语法关系,这就意味着“中国”只能为一个源生的话题成分,而不可能为一个衍生成分。于是,将话题的句法结构处理为必然替换移入Spec TopP之假设便不攻自破。类似句(12)的话题句在现代汉语中俯拾皆是,其中最经典的应为Li & Thompson (1976)的“消防队”句了:

(14)那场火,幸亏消防队来得快。该句中“那场火”为话题。它的句首位置只能解释为源生而不是衍生,因为它与论述部分中的任何论元都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不可能从任何其它位置移出至现在的话题位置(见Li 1999;20-23)。这样的话题为汉语所独有,故也被称为汉语式话题(Chafe 1976)。显然,诸如(12)和(14)这样拥有汉语式话题的句子,将其话题视为必然替换移入Spec TopP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必须从其他角度解释汉语式话题。

3.2 另一种假设:话题源生于Spec TopP

在如何解释话题句的句法结构这场讨论中,我们支持建立功能短语TopP,且话题位于Spec TopP而不是TopP的中心词位置这一观点(Müller & Sternfeld 1993; Gasde & Paul 1996; Rizzi 1997; Hatakeyama 1998;徐烈炯、刘丹青1998)。但是,我们反对话题为必然替换移入Spec TopP一说,而主张话题源生于Spec TopP位置(注:这一观点与徐烈炯、刘丹青(1998)一致,所不同的是他们是以话题与主语的结构位置区别来证明的。详见徐烈炯、刘丹青(1998:57-58)。),这样象(12)和(14)这样的汉语式话题句便有了自然而合理的解释。根据这种观点,句(12)便可用(15)来形象表达。

图(15 )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句法位置:该话题源生于Spec TopP,而不是从别处移入Spec TopP。句(14)的树形图与(15 )类似,由于篇幅关系,在此略去。

至于本章前面提到的以例(11)为代表的另一种话题结构,我们主张也用话题源生之假设

来解释,即该句的话题并非从宾语位置上移出而形成,而是源生于TopP这一功能短语。这种解释有以下三点优势:a )它可以对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话题结构作出一个统一的解释;b )汉语作为一种话题优先的语言,其话题源于话题短语位置较之衍生于另一位置更合理;c )根据“原则与参数”框架下的“最简理论”,移动应在满足语素要求时才能进行(Chomsky 1995)。而例(11)中的话题移动并不为语素因素所诱发,故话题移动之说在最简理论中显得站不住脚。

至此,我们对汉语话题句句法结构的讨论已表明,建立话题这一功能短语并假设话题源生于话题短语的标志语,即Spec TopP位置, 可成功地解释不同的话题结构。然而,我们还没有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话题短语的中心词位置由什么成分来占据。如话题短语的中心词位置为空语类,根据X'理论两层投射的原理,该功能短语在某种意义来说便不能视为圆满建立,因为它的建立在理论上存在漏洞。究竟何种成分可能占据TopP的中心词的位置呢?请看下面的例句:

(16)那件事啊,我一直没提。

(17)南京路呀,人多极了。这两个例句中的话题“那件事”与“南京路”后分别带上了“啊”与“呀”之类的词。我们姑且将它们称为话题指示词(topic particle)。根据Gasde & Paul(1996)的提议,我们假设是话题指示词占据了TopP的中心词位置(参见Gasde & Paul 1996:268;徐烈炯、 刘丹青1998:57-58)。这样,以(16)为例功能短语TopP便有了下面完整的映射:

(18)所示的TopP的建立完全符合X ”理论的要求:该短语的中心词位置可以由话题指示词来显性占据;它所映射的Spec位置由话题来填充;同时,它选择IP来作为其补语。从实践上来看,(18)正确地预测出话题与话题指示词的位序关系:即话题位于话题指示词之前而不是之后。

4.结语

本文在讨论了现有的两种话题分析法之后,从现代汉语角度论证了建立TopP的必要性。我们认为话题应分析为源生于TopP这一功能短语,而不是衍生于别处而由位移所形成。这一话题源生于TopP之假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使TopP的建立更加合理。一方面,它符合X ”理论对建立短语所需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不同的话题结构作出统一的解释。

标签:;  ;  

主题词中的功能短语分析_语法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