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学龄前儿童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论文_王玉霞 高玉光(通讯作者)

王玉霞 高玉光(通讯作者)

(滨州医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3)

【摘要】目的:了解阳信县3-5岁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情况,为阳信县学龄前儿童龋齿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1860名3~5岁学龄前儿童分别从影响龋病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本县区3~5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66.8%,治疗率仅为6.1%,患龋率随儿童年龄增大而增高。结论:本地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高,治疗率低,口腔保健意识差,不刷牙儿童呈普遍现象,主要是大部分家长普遍对乳牙龋病的危害缺乏认识,医疗保健机构对口腔保健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不够。要控制学龄前儿童龋齿,首先要增强家长们的保健意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是从根本上改善本地区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的关键。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6-0251-02

儿童龋齿是儿童口腔科常见的疾病。该疾病主要发病原因为细菌及食物残渣在患儿口腔内,与宿主经较长时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导致的牙硬组织受到破坏及崩解的疾病,该疾病呈进行性发展,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导致儿童牙齿出现剧烈疼痛、甚至导致其丧失咀嚼功能。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龋齿列为世界范围需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排在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研究表明,该疾病不仅可导致牙齿聚类疼痛及根尖周组织病变等症状,患儿口腔内的细菌及其毒素还能够通过变态反应等方式,诱发其出现肾小球肾炎、心内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全身性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损伤[1]。为了解阳信县学龄前儿童乳牙发病特点及龋病发病水平及特征,为制定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山东省阳信县1860名3岁~5岁儿童进行龋病相应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阳信县1860名学龄前儿童,其中男959例,女901例,年龄3~5岁,平均(4.12±0.74)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WHO公布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四版)调查龋病的诊断标准,于自然光下对儿童口腔情况进行视诊和探诊。统计并分析受调查儿童的年龄、性别、患龋数、填充数情况,同时对受调查儿童早晚刷牙等口腔习惯进行记录。

2.调查结果

2.1 患龋情况及年龄分布

受检儿童中患龋者1243名,占全部受调查儿童的66.83%;且其中以3岁组患龋率最低,为51.54%,5岁组患龋率最高,为84.13。患龋率水平随着受调查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年龄段患龋率差异显著 (P<0.01)见表1。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阳信县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约为66.83%,且乳牙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高,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各患儿患龋情况存在一定差异,且以下颌第一乳磨牙患龋率最高,之后为上颌中切牙。另外,该县儿童龋齿充填率较低,1243名患龋儿童中,已进行填充治疗例数仅为76人,填充率为6.10%,表明该县儿童口腔保健意识较差,且经对其口腔卫生清洁情况调查可知,该县儿童按时进行有效刷牙情况较差,幼儿口腔状况严重不良。经调查分析原因总结如下:

第1,由于儿童在乳牙解剖形态肯牙列存在生理间隙,容易造成食物残留导致大量牙菌斑聚集,同时乳牙牙釉质较薄,牙齿矿化程度较低,发生龋齿的可能性更大。

第2,儿童饮食含糖量很高,没有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餐后睡前刷牙的卫生习惯,从而增加了乳牙龋在发生率。

第3,家长对龋齿的认知和防龋意识不强,对口腔保健知识和乳牙龋病的危害缺乏认识,对乳牙的重视程度不够,家长不能指导儿童正确刷牙方法,未采取有效的防龋措施。

第4,儿童心智发育不成熟,对口腔就诊有恐惧心理,不配合治疗等原因,造成乳牙龋治疗率低。

第5,儿童的口腔保健预防机构不健全,未能对儿童龋病的危害性及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等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宣传,加之该县农村医生对口腔保健知识,尤其是儿童口腔卫生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进而导致本地龋病发病率较高,且多数儿童未能进行有效治疗。

综上所述,儿童口腔保健工作任重而道远,需通过进一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宣传,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提高该辖区儿童及其家长对龋病及口腔卫生的认识,同时加强对儿童口腔卫生知识宣教工作,通过开展多层次的口腔教育工作,促进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对口腔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1)培养家长、幼儿教师及保育人员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儿童家长和幼儿老师的口腔保健知识,对儿童采取有效的龋病防治措施,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2)鼓励家长指导并协助儿童进行正确的刷牙等口腔卫生保洁方法,提高儿童的有效刷牙率,从而避免该类疾病的发生。(3)对儿童进行有效培养,从小开始,由口腔保健医生向其讲述防龋知识,可通过动画等形式做好儿童防龋及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患儿了解龋病的早期充填和窝沟封闭工作[2]。进而达到早防早治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控制儿童患龋率,促进儿童的口腔的健康水平,避免该类疾病对患儿造成的生长发育及心理的损伤。

【参考文献】

[1]李雪莲 3~6岁学龄前儿童龋齿调查分析,2010,8(15):105.

[2]杨是,石四箴.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1.58.

论文作者:王玉霞 高玉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3~5岁学龄前儿童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论文_王玉霞 高玉光(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