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国际化的“五二”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战略论文,五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中国农业将是国际化的农业。在迈向21世纪的行程中,有必要根据世界大形势和我国的国情,进行农业国际化的战略研究,选择迈向21世纪的我国农业战略思路。
一、发展两种结构的农业——内向型农业和外向型农业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给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一个强有力的挑战:即我国农业结构不能单纯发展内向型农业来满足本国人民生活和国内经济的需要,还必须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让农业进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参与国际性商品交换,这已成为世纪之交的历史重任。
外向型农业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而获得比较利益和进行生产要素国际交换来促进本地区农业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经系。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向型农业有很大发展。1980—1990年我国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年平均出口增长率为8.64%,其中1990年的农副产品出口额为1980年的25倍,到1993年年底,全国农副产品出口总值达23.5亿美元,占我国出口商品总值的44.37%。但是我国外向型农业起步晚, 与发达国家比差距还很大,1990年我国农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仅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远远落后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 而处于世界第七位。我国是有10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副产品出口竟落后于象日本这样农业资源贫乏的弹丸小国,究其原因主要有下列几点:其一是出口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如粮食、饲料、绒毛、丝类、棉花等出口比重大,而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制品比重很小;其二是出口农副产品层次低、老产品多、新产品少、质量不够好,如过去传统出口香港的鲜橙,就因质量欠佳而被美国优质的鲜橙所代替;其三是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大宗农产品出口集中于港、澳、日本、美国、西欧,而对东欧、中东、拉美、非洲等市场占有量很少,过分集中的市场容易受到发达国家农业保护主义措施的冲击,从而影响农副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此外,农产品的外贸体系也不尽合理,贸工农分离,产供销脱节,这也一定程度地阻碍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发展外向型农业,必须进一步加快由农工商为序的生产导向型向贸工农为序的市场导向型转移,瞄准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引进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全面推行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型,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出口市场方面,除了要继续巩固发展港、澳、日、美为主的亚太市场外,要大力开拓欧共体、中东、拉美市场,还要选择合适地区,跨国投资,创办乡镇企业的跨国公司,实现农业经营国际化。此外,要重视引进智力、技术和资金,积极发展劳务出口。
在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同时,仍然要重视内向型农业的发展,因为发展内向型农业,不仅是国内人民衣食所赖,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特别象我国这样的十二亿人口的大国,粮食问题只有靠自己才能解决。在发展外向形农业中,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省情,适当地、科学地调整战略布置,决不能盲目草率,做违反科学规律的事。近年来,我国东南地区一些乡镇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名,大量放弃目前经济效益不高的粮食生产,盲目乱砍粮田,片面追求高收入、高产值的项目,这种做法必须及时纠正。
发展并连接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农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后,不仅要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国内市场,更要花大力气发展国际市场,而且要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接起来。这样,才能缩小我国、我省与国际的差距,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总体效益。
发展国内市场,就是要建立国内的统一的大市场。这种大市场既包括农产品的商品市场,也包括劳力、技术、农地、资金、信息等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初级农产品市场,即农贸集市,这是市场体系的基础,必须使之规范化;二是集中的批发市场,这是市场体系的核心,也是国家调控农产品的主要场所;三是期货市场,这是买卖农产品的远期交货合约的一种市场,其作用在于避免因商品从生产到最后出售交货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利的价格变动而带来损失风险,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问题上,当前既存在有利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我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富余劳力资源的优势,但是如何把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还需要做出很大而艰苦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国际竞争中自己的弱势所在。我们的弱势是科技水平低、产品质量不高,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贮藏保鲜等方面,与国外比,差距更大。这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而且在“复关”后,外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将大量进入国内市场,也难于与之竞争。所以,今后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国际竞争,既表现在国外市场上,也表现在国内市场上。如何在国内市场上与外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开展竞争,是我们面临的最现实、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应如何加以保护,必须引起注意。农业国际化决不能让本国农业遭到损害,呈现萎缩,而是要使弱质的本国农业在保护中提高竞争能力,在国际交换中茁壮成长。此外,农产品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接轨、产品质量标准的接轨、商标的接轨、知识产权的接轨、动植物检疫的接轨等,都应走上国际化。联合国《21世纪议程》对环保法规和标准提出更严格要求。据此,各发达国家都不断提高进口产品的环境标准。日本、韩国对进口水产品的细菌指标已开始逐批化验。我国山东荣城市出口日本、韩国的虾仁、鱿鱼均因细菌超标而被提出退货,其他地区一些食品出口,因农药残留和其它有害物质超标问题也受到严重影响。为此我国应按照《21世纪议程》的规定,严格把住生态关,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方面,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食品”。预计绿色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世界各国人民会更倾向于“环境标志”产品或“绿色食品”,它必然成为占领国际贸易市场中的有效武器。
加强两个农业保护——对内农业保护和对外农业保护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又是一种弱质产业,即使单纯在国内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必须采取保护政策。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向工业偏斜政策,对农业取得过多,支持得少。当前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农业由于生产周期长、风险大、比较利益低。农业资源必然会按市场机制调节,盲目地向比较利益高的非农产业转移。如果农业萎缩,农产品供应短缺,农业收入下降,必然会导致工业化的停滞,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受阻。农业的兴衰是关系到整个国际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自立的大事。因此,即使中国农业不走向世界,政府也必须对农业和农民加以保护。
中国农业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后,除了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外,还要参与国际大市场的竞争,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农业的保护。这种保护,一是采取措施,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二是通过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来保障农业免受国际市场的冲击。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所采取的农业保护政策,主要可归纳为三条:(一)农业的国际贸易保护,主要是通过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措施来对本国农产品实行保护,如欧共体对进口农产品规定所谓“门槛价格”,对进口农产品征收差价税,使价格低于“门槛价格”的农产品不能进入欧共体。(二)在国内运用财政手段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如美国对农场主实施价格差额补贴,补足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间的差额,使市场波动中,农场主不遭受损失。(三)通过财政金融政策,诱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如对农用工业实行减免税政策和财政补贴办法来降低农用工业成本,并对农用生产资料规定最高出售价以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产品的比较利益,从而诱导农民增加农业收入。
发达国家对农业保护的经验可供借鉴,在具体做法上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对农业的保护要坚持,不能削弱。鉴于我国过去实行消费者补贴,构成很大财政负担,且效果不佳,所以今后应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交换过程中支持和保护农业,对农产品出口、农业基建、农业科技等方面实行补贴。第二、要做到国内保护与国际保护相协调,国内保护主要处理好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适度保护农业的地位和利益。从国际保护说,应通过关税和非关税等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抑制进口,鼓励出口,推动农业发展和保证国内市场稳定,促进供求平衡。第三、要建立农业保护政策的实施体系,包括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农产品储备、调节制度、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补贴政策,以及完善的农业投入支持与保障政策。在国际贸易方面应制定合理的关税措施,如对进口后会影响国内生产者利益的农产品,在进口时可制定较高的关税,并采取加强农产品检验,制定科学的质量和品种标准;对国内有缺口的农产品,则制定较低的关税,予以适当进口;建立出口农产品免税制度,并制定出口农产品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给出口产品生产者和出口商实行出口补贴,并提供短期和中期优惠贷款。
增加两项农业投入——农业基建投入与农业科技投入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目前我国的问题是投入不足,在投入不足中,更突出地表现在基建投入不足和科技教育投入不足。
从农业基建投资来看,投资总额虽有些增加,但农业基建投资占基建总投资额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五五”时期占10.5%,“六五”时期下降到5%,1990年下降到3%,1993年只剩下1.8%。 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真正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大,1994年福建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105.45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仅13.28亿元,只占12%。
1986年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只有4.866%,而农业国民收入占总国民收入的比重为32.4%,也就是说,我国只用农业自身创造的国民收入1/6不到的资金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是:美国用占农业国民收入74%的资金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法国用占农业国民收入的93%的资金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日本较少,也用占农业国民收入51%的资金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同份量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农业差距越来越大。为此,今后我国必须下大力气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要投入江河根治、水土保持、改善灌溉设施、治理生态环境,以及农业机械化等。
增加农业投必须十分重视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要把农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早在70年代初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贡献率就达到60—80%。在我国80年代前期科技进步对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贡献率为30%,估计现在为40%,到2000年,我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将有一半靠科技进步来实现。
科技兴农,要靠教育、研究、推广三大体系,而三大体系的建立,最重要的要依靠资金的投入。近两年我国有些地区压缩对农业科技投入,采取“断奶”和“经费自给”的错误做法,因而造成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网破人散”,各地农作物病虫害猖獗和畜禽疫病流行,这同农业科技资金不足,有很大关系。
21世纪将是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的世纪。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应大力推行支持、鼓励农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其内容有三:一是投入,政府要提供资金、人力、技术的帮助,以建立科技研究的基础设施,并对科技研究中提供各方面资助。二是需求,政府应出资购买,或要求各部门采用某些新产品,政府购买起着“需求拉动”作用,从而推动技术市场的形成。三是环境,包括税收、信贷、专利等,政府要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利用两种资金来源——国内资金来源和国外资金来源
过去我国农业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国内各条渠道,其中绝大部分是靠财政投入、金融投入和农民自身资金投入三条渠道。农业对外开放后,我国有条件充分利用国外资金的投入,这是世界上各发展中国家解决农业资金问题的一条重要渠道。
利用国外资金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农业对外开放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取得资金来源,如多边或双边中长期低息贷款,无偿援助,无偿粮食援助,合资经营,外商直接投资等,其中以中长期低息贷款和无偿援助为主。世界银行贷款是农业利用外资的最大来源,世界粮食计划署则是农业利用外资的第二个主要来源。世界粮食计划署已累计向我国承诺7.3亿多美元的援助,项目遍及全国160多个县市,涉及农村各个开发领域。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无息或低息贷款主要用于贫困地区和农业开发活动,累计贷款总额已达2.18亿美元。欧共体财政提供援助是用于受援地区农业生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增加农民收入,每个项目的援助额在250—350万欧洲货币单位,对我国已累计援助约1.4亿美元。 亚洲银行贷款项目规模一般在5000万美元以上,也是一条优惠的农业资金来源。至于双边渠道利用外资主要有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丹麦、比利时等国政府贷款和赠款。目前农业系统利用这一渠道的外资金额累计已达5亿多美元。
总之,通过国际合作方式引进资金,对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和扶助贫困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是最为有利、最优惠的国外资金来源。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今后多边和双边渠道对我国农业的贷款和援助增加的可能性将很小。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人、企业家、金融家鉴于我国巨大的农产品市场,都有兴趣来华投资。预计今后国际资本将大量流入我国。这给我国农业利用外资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我们在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农业方面,应重视战略研究,首先,应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域,以大开放的优势吸引更多外资。从全国来说,应抓紧开放西部地区,很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希望参与西部地区和和山区自然资源开发,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其次,应通过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争取外商多投入农业基础性产业、高新技术农业,要延长投资期限,发展一批合资合作10年、20年、甚至50年的跨世纪项目,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其三、应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把吸引外商与巩固外资统一起来,除了硬环境外,更要改进软环境。要在用活政策、简化手续、方便客商上下功夫;创造条件,使我们的办事程序与国际惯例接轨,把引进外资纳入法制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