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治疗训练对斜弱视患儿视力功能的临床评价论文_刘平

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 湖南娄底 417009

【摘 要】目的:对视觉治疗训练在斜弱视患儿视力功能恢复中运用效果的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斜弱视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儿实施视觉治疗训练,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三个月进行随访,两组患儿视力明显好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儿视力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觉治疗训练在斜弱视患儿治疗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视力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视觉治疗训练;斜弱视;视力功能

斜弱视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仅占3~4%。存在弱视或斜视的患儿,在身体及心理上都远远高于近视带来的伤害。在临床中,必须加强对斜弱视患儿的治疗与护理。视觉治疗训练在传统治疗方式基础上加以改善,临床效果更佳。本次研究中,以我院眼科收治的80例斜弱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眼科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斜弱视患儿,共计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3~9岁,平均年龄(4.9±2.6)岁;观察组患儿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1,年龄区间为3~10岁,平均年龄(5.1±2.3)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存在,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的治疗及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视觉治疗训练方式,每天进行15~20分钟。具体体现在:

第一,让患儿闭上双眼,双手摩擦产生热量,然后迅速将手掌放到双眼的位置上,全身保持放松,并轻轻按压,整个过程大约持续10秒中,每天多次重复上述动作;第二,采用日光刺激法。每天坚持到室外,轻闭双眼,缓缓的尝试让光线刺激眼睛。在阴天可以通过人找灯光对眼睛刺激。每次时间大约为半分钟,休息1~2分钟后重复刺激,每天训练20次左右;第三,采用视觉融合法。在患儿双眼前摆放两支铅笔,距离眼部距离以45厘米为宜,让患儿通过铅笔方向向更远的地方观看,如果双眼视野的清晰度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就需要继续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治疗训练。遮住健康眼,然后重复上述训练操作,每天练习3~4次,每次1~2分钟;第四,进行眼部运动训练。保持全身放松状态,之后快速眨眼,平均每10秒眨眼3~4次,之后通过头部的来回摆动带动眼部运动,注意控制摆动的幅度与频率,避免发生晕眩。在头部摆动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文字或观看视力表等,每天进行3~4次,每次4~5分钟。

1.3 指标观察

根据相关疗效判定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层次。其中,若患者视力恢复正常,同时眼位也恢复健康状态,则判定为显效;若患者眼位恢复正常状态,同时视力有了显著的改善,则可以判定为有效;若患者经过治疗训练,视力及眼位均未发生实质性好转,则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意义

用excel表格对两组患者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录入,用SPSS20.0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数据采用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通过方差及t值进行检验。P<0.05则表示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训练后,对照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13,有效例数为21例,无效例数为6例,临床有效率为85.0%;而观察组患者中,显效例数为23例,有效例数为16例,无效1例,临床有效率为97.5%。可见,观察组患者临促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患者视力功能。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视力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视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对于儿童眼部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相对于儿童近视矫正治疗来说,儿童斜弱视疾病给患儿带来的伤害更大,在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方案尤为重要。视觉功能训练是在视觉技巧及功能形成的原理,通过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在进行视力矫正治疗后实施辅助治疗。

视觉治疗训练操作简单,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让患儿在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完成训练项目,以便于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视觉治疗训练过程中,本质上是通过遮挡治疗方式进行光学矫正,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执行,避免急于求成而起到负面作用。现在,此类视觉治疗训练方法有很多,主治医师需要积极与患儿进行沟通,根据患儿的兴趣、爱好等,让其有选择性的进行。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提升,在训练中逐渐加入了高新科技元素,还提升了视觉训练的趣味性,依据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时的调整方案,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

对于斜视患儿来说,视觉功能训练治疗在光学矫正上效果较差,主要是在矫正手术后的恢复期,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方式。根据患者视觉功能,制定具体的恢复方案,提高眼位的正位。目前,各种先进的仪器、化学药物等出现,但这些方式疗效不够确切,同时还存在一些未知的不良反应。而通过制定实质性的眼部运动功能训练,通过神经可恢复性,发挥自然恢复的效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也需要调整训练的强度与时间,保证功能训练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治医师需要保持与患儿以及家属的沟通,由患儿家属跟踪监督,确保在操作上的规范性。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40例患儿采用视觉治疗训练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显效例数为23例,有效例数为16例,仅一例患儿矫正失败,临床有效率为97.5%,远远高于对照组患儿有效率85.0%。同时,两组患者均比治疗前视觉功能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恢复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视觉治疗训练用于斜弱视患儿视觉功能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儿恢复视觉功能,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莫燕兰.小儿视觉训练对早产斜弱视患儿的智力开发和视力功能的疗效评价[J].全科护理.2015,21(8):114-116.

[2]马丽丽.视觉功能训练在弱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2015,23(12):99-101.

[3]CX Zhang,X Zhang,MU Hong-Mei,WT Zhang,H Zhang. Clinical evaluation of rigid gas-permeable contact le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in children[J].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 Otorhinolar...,2015,88:257-258.

[4]A Siddiqui.Assessment of visual contrast function and effects of citicoline treatment in children with visual impairment[J].Inst F?r Klinisk Neurovetenskap,2014,22913):35-36.

论文作者:刘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视觉治疗训练对斜弱视患儿视力功能的临床评价论文_刘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