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薛宝亮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薛宝亮

薛宝亮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模板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的应用,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在运用模板技术时,模板系统的选用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以便能够在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实现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该文将先对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的要求进行简要的介绍,再在此基础上讨论模板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概述

20 世纪70 年代,我国建设部提出了“以钢代木”的新技术政策,在该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模板技术逐渐由散支散拆木模板和定型木模块转化为新型模板技术,模板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建筑结构也由砖混结构转化为现浇混凝土结构,现浇混凝土结构因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较好的整体性,较强的抗震性以及较少的钢用量等特点而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建筑业中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模板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适应模板技术不断创新,以新代旧的新形势,在我国相关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各种新型模板技术应运而生,并分别针对竖向和水平结构构件施工特点及工艺要求研发了工具式模板和永久式模板。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的模板技术逐步朝着标准化、多样化、商品化和系列化方向发展。模板施工是混凝土成型施工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其施工目的是保证工程结构及构件的形状及尺寸,并确保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因此要求模板首先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足够的稳定性且便于安装和拆除,另外还需具有表面光滑整齐且拼接缝严密不漏浆等特点。高层建筑中的模板施工要求更多,更为复杂,因此要对模板施工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

2.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配置技术

在模板配置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机构的模板要有不同的考虑,最基本的就是按照图纸的尺寸大小进行模板配置,但是根据模板的构造不同,在配置尺寸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另外一些方面,例如,再在对于横档、楞木的断面以及他们中的距离支撑系统进行配置的时候,要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在一些构造比较复杂的模板工程中需要采用放大样的方法,如在楼梯的模板配置中就需要采用这种方法,根据图纸中楼梯的结构,在工程地面上画出对应的实体图形,然后对实体图形进行测量,从而确定模板的尺寸,配置模板。但是放大样的方法在一些工程量比较大施工中用起来比较繁琐,所以需要结合各种计算方法确定模板的尺寸。

2.2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模板施工主要包括:垫层模板、承台及基础梁模板、柱模板、墙板模板、梁模板、楼板模板、模板拆除等类型。

2.2.1 垫层模板

一般情况下,垫层模板的体积很大,但是高度一般,在进行安装之前,必须先要对基础的中心线和标高进行核实,轴线和周围边线也要提前弹出,在安装过程中,侧面模板先要根据边线大小进行对准,再校正垂直度和标高,最后使用支撑固定模板。

2.2.2 承台及基础梁模板

承台及基础梁底的土方压实之后,用砖来砌胎模,同时配置1∶3水泥砂浆,方便砼浇捣。当基础梁的跨度较大而梁宽较小时,可以先在垫层上弹出梁两侧边线,然后在保证标高尺寸准确的基础上,拼装外侧模板并用支撑稳固即可。

2.2.3 柱模板

在一个完整的建筑中,柱子的尺寸较小而高度较高,在安装柱模板时就应先弹出交叉纵横线和边线,再从两边和柱断面长边相同的板,加两块柱断面短边尺寸的板,拼装成组合定型模板。如果需要设置清理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口,就设置在柱模底部。如果必要设置柱箍,就需在模板外面加设箍牢,其间距通常为45 cm。安装柱模板时,井字形钢管架先搭设好,井字形钢管架横管以及柱模外边一定要预留空间,间距以50 mm为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4 墙体模板

安装墙体模板时,一般情况下是使用两侧模板进行拼装,具体的施工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先在基层中心线上找出两侧墙体边线,再把侧模对准找出的边线,在侧模板垂直度和标高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利用斜撑和支撑来稳固模板;(2)根据长和高的尺寸来决定距离加固穿墙螺杆,钢管夹板架搭设,在沿墙体两侧模板外留出大约50 mm的空隙;(3)使用锤球来校正墙体模板是否垂直,如果不垂直,就先要用木楔上下塞紧模板,再使用斜撑进行固定,同时模板上口还要加设水平拉子进行固定,还可以用钢管桁架夹紧模板的支撑,确保墙面的垂直和平整。

2.2.5 梁模板

梁的特点是跨度较大而宽度较小,根据这个特点,梁模板由侧模、底模、夹木和支撑体系组成,其中底模板和侧模板是由18 mm厚的胶合板加木档拼制而成。在进行梁模板的安装时,应该先在基层上弹出梁的中心线,然后向两侧量出边线,再根据边线尺寸把侧模对准边线垂直竖立起来,之后在侧模板垂直度和标高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利用斜撑和支撑来稳固模板,以能够让侧压力保持刚度和稳定性。如果钢管模架是使用梁底板支撑搭设的话,钢管承重架的搭设就应该按上部梁、板和柱的位置一次性完成搭设,而下部使用短钢管进行搭设,关于梁底模板下的间距,框架梁为1 200 mm左右,井字梁为1 500 mm左右,为了拆梁侧摸和现浇板的方便,还要使用独立的钢管架顶住。当使用门式钢管架对梁模板进行支承时,应在其上40 cm处放置楞木,还要在立柱钢管下面加铺垫板,在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垫板的连续性不做严格要求,但其长度、宽度和厚度应至少为60 cm、20 cm和5 cm。

2.2.6 楼板模板

对于楼板模板来说,先要在主、次梁模板两侧和板外侧弹出水平线,同时要注意到,水平线的标高为楼板标高减去楼板底模厚度和楞木高度后的数值,然后在参照水平线的基础上钉托木,要保证托木上皮和水平线是平齐的,之后再摆上靠梁模的楞木,其距离要依据楼板模板图需求分别定位,最后把楼板底模板铺钉在楞木上,为了便于拆除工作,尽量在端部或接头处钉牢。

2.3模板的拆除

2.3.1拆除模板时必须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已达到相应要求,防止因模板的过早拆除而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

2.3.2模板的拆除工作要有一定的顺序――先拆除后支的模板,再拆先支模板;先拆除非承重位置模板,再拆除承重位置模板;先拆除柱模板,再拆除楼板梁侧和底模模板;

2.3.3模板的拆除工作还应先将支撑件和连接件拆除,再从上到下继续进行拆除工作;

2.3.4如果模板是预拼的,就应该先拆除对角的卡件,再拆除另外对角的卡件;

2.3.5对于墙模板的拆除,要特别注意单块的组拼,先拆除连接件、大小钢楞和对拉螺栓,再从上到下继续进行拆除工作;

2.3.6如果是欲组拼的模板,就需要先挂好挂钩,再检查连接件是否已经全部拆除,如果没有全部拆除,就不能起吊脱模;

2.3.7在对对拉螺栓进行拆除时,可以切断凹进墙面5 mm的部分,还可以先把套管加埋到混凝土中,再从套管中抽出对拉螺栓进行再次使用;

2.3.8在进行多层楼的支柱和模板的拆除时,要保证当上层楼板在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没有进行模板支柱的拆除工作,再下一层也仅能进行小范围的拆除工作;

2.3.9对于跨度至少是4 m的梁,在拆除模板时要留下支柱,且每个支柱间的距离要小于3 m。

参考文献:

[1]周威.探析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06):52-54.

[2]叶永明.谈谈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3(28):226.

[3]何军.试论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J].中国外资,2013(15):305-307.

论文作者:薛宝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薛宝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