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君
(宁波市康复医院神经康复二科监护室 浙江 宁波 315040)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率。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基础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两个月的护理及观察,治疗组在护理后改善尤为显著,各项疗效标准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 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关键词】 脑梗死;康复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223-02
脑梗死是指患者的脑组织因血液供应障碍、缺血和缺氧而发生坏死、软化,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瘫痪、失语等后遗症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治愈后大部分患者会存在运动功能障碍与神经功能障碍等后遗症[1-2]。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困扰,提高生活质量。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入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全部患者均经临床确诊,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女性患者45例,男性患者3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50至75岁,平均年龄为(58.7±6.6)岁;对照组女性患者占41例,男性患者占39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45至72周岁,年龄平均值在(57.1±4.1)之间。两组患者病情、性别、年龄等差异都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以及必要的健康知识教育,观察组患者在此护理基础上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早期康复护理。
1.2.1 常规心理护理:脑梗死患者常表现为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的损伤,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不断鼓励患者,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1.2.2 常规健康教育:明确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禁忌,需禁烟酒、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控制动物脂肪,糖,盐的摄入[3]。
1.2.3 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护理:日常生活能力护理主要包括患者是否能够自行穿脱衣服,大小便以及饮食等。护理需要逐一进行指导训练,训练时间控制在每天45min左右,不易过长[4]。
1.2.4 语言功能的康复护理:语言障碍的练习主要是针对失语的患者进行发音训练或鼓励其进行语言沟通,以使其克服语言障碍。对于失语的患者,在其生命体征平稳2天左右进行发声练习,帮助患者进行鼓腮、撅嘴、弹舌等发生训练,直至患者能够准确发音[5]。
1.2.5 肢体训练的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每天按摩患者肢软组织,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被动活动,并采取坐起训练[5]。在患者慢慢恢复肢体肌力以后,指导患者进行自主运动,主要包括站立、挺胸、洗脸以及更衣等训练内容。
1.2.6 步行训练的康复护理:从患者逐步适应了离床站立开始才能进行迈步练习,首先应扶持站立步行,并且需要慢慢延长练习时间,扩大行走的活动范围,每天至少要练习2次,然后再进行抬腿迈步练习,如迈门槛、爬台阶等[6]。
1.2.7 吞咽功能的康复护理: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吞咽训练方法,循序渐进,通过合理的刺激促进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6]。
1.2.8 神经功能的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外在环境来感染患者,例如通过播放音乐、诗歌、电视来刺激患者的听觉、视觉;通过放置一些食物、书籍、生活用品来刺激患者的触觉[7]。
1.2.9 出院指导的护理:出院后坚持恢复性练习对于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家人做家务,以及独立进行洗刷、穿衣、吃饭等。注意不可过度劳累以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定期回医院复查,听从医生和护士的指导,缩短康复周期。
1.3 疗效标准
1.3.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采用改良Berthel 指数进行评定,低于40分为差,41~60分为中,高于60分为良[8]。
1.3.2 肢体运动功能评定
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进行评定,低于50分为严重,50~84分为明显,85~94分为中度,95~99分为轻度[8]。
1.3.3 神经功能评定
通常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来进行评定,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8]。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每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 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对照组和治疗组护理前后各疗效标准的评分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评分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在护理后改善尤为显著,各项疗效标准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3.63、5.84,P<0.05)。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容易造成脑组织坏死、软化,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瘫痪、偏盲、失读、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信心[9]。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其进行的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语言训练、步行训练、日常活动功能护理、心理护理、吞咽训练等,旨在通过我们专业的、有针对性的以及有规律性的护理弥补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改善其脑组织坏死、软化的情况,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尽力恢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更好发挥患者的潜能,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廉殿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27-129.
[2] 王强,李铁山.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
[3] 刘丽娟,李虹,杨万英.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2,13(2):103-104.
[4] 邓敏玲.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 ,2012,08(1):134-135.
[5]任凤梅.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25),1170-1172.
[6] 刘蓉,钟婷.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15,8(1c):143-144.
[7]黎瑞仪,陈树娣,蓝小玲.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218;220.
[8]杨微,刘欢利.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28(4B):26-27.
[9]徐晓霞.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J].基础医学论坛,2015,19(6):808-809.
论文作者:张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肢体论文; 统计学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效果论文; 功能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