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郑淋,黄晓铃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 福建宁德 352100)

【摘要】目的:就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室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所接诊80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之后按照急救中所采取护理措施差异而将他们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40例患者给予急诊护理干预,后者则为常规护理措施。随后借助于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效果以及住院时间三项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并经统计分析后,其结果为:(1)两组心肺复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实验组以7.5%(3/40)远远低于对照组30%(12/40);(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中,实验组92.5%(37/40)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28/40);(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对比中,实验组平均时间为9.4±2.1d少于对照组14.1±3.6d。同时以上三项对比均构成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心肺复苏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干预地应用显然相比于常规护理措施更具有效果,它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以及降低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而促使患者更早康复。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诊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37-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室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所接诊80例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他们一般资料如下:男性31例,女性4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48.3±8.5岁;患者病因及例数是急性心肌梗死25例,一氧化碳中毒17例,脑出血11例,农药中毒7例,电击5例,其他15例。由此可见,对比两组心肺复苏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发现,其差异不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第一,对照组 采取普通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进行实时观察,并遵医嘱来监护心电图,合理用药等。

第二,实验组 实施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第一,脑部复苏干预。要想确保术后患者能够正常生活,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其大脑健康,所以,心肺复苏成功后,护理人员应当要指导患者家属在患者的额头、颈部等部位敷上湿毛巾,且维持室内温度在18~20℃,以将患者脑部氧代谢率减小,减少脑再灌注的损伤。第二,气道管理。护理人员应当要在插管附近采用胶带将其固定,避免患者将其咬变形;并且需维持气管湿润;此外,应当要将胶带进行定期更换;在给予患者2~3min的纯氧后在进行吸痰,在吸痰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是否出现发绀等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则需立即进行处理。第三,心电监护干预。护理人员极大巡察患者心电监护的频率,以便于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室性早博、传导阻滞等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第四,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当要增进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正确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且将相关医疗技术水平向患者进行详细介绍,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让其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播放舒缓的音乐来帮助患者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让其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并积极配合治疗。

1.3 效果观察指标

第一,临床护理效果。其中,显效:患者的体征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且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有效:患者体征症状有改善,心理与精神状态良好,出现轻微并发症;无效:患者体征与症状都没有改善。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第二,住院时间。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平均时长进行统计;第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抽搐、恐惧、记忆减退、反应迟缓等。

2.结果

2.1 两组心肺复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在两组心肺复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实验组以7.5%(3/40)远远低于对照组30%(12/40),并且对比构成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肺复苏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讨论

在急诊危重病症中一个较为常见的病症是心跳骤停,其可能会造成患者心脏、大脑出现不可逆性损伤。导致心跳骤停的原因较多,可能是由疾病因素引起也有可能是因为外界因素导致。通常情况下,心肺复苏法是对心跳骤停患者进行抢救的重要方式,其能够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受损的脑细胞,防止由于长时间缺氧而致使脑细胞坏死。心肺复苏成功后需要采取急诊护理干预措施方可以切实提升患者复苏后的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所以由此可知,对心肺复苏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干预地应用显然相比于常规护理措施更具有效果,它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以及降低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而促使患者更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燕红.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3):17-18.

[2]张艳梅.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73-174.

[3]封娜.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0).

论文作者:郑淋,黄晓铃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论文_郑淋,黄晓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