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但是现如今建筑行业市场不断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激烈。而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企业管理者就必须要不断发挥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来提高管理水平,以增强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下面本文将浅析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创新思维;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是进步飞快、气势磅礴,不少新技术、新材料的诞生为建筑工程锦上添花,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工程的方方面面,优质的管理还能有效提升工程效率,可令人遗憾的是,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人员的思维模式依旧停留在过去,惯用传统僵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导致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工作缺乏创新,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管理工作的优势也无法得以完美体现。
1创新思维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1.1创新思维可加强规范内部管理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属于十分庞大的项目,主要涉及设计、施工、后期竣工和验收等多个环节。而对此项工作,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创新学习的精神予以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企业发展能力,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另外,在创新管理模式中,人员管理创新十分重要,这需要企业指导员工学习创新管理技术,期间,还要注重员工生活与工作的调和性。
1.2创新思维加强内部优化配置
建筑工程对于多个知识面有所涉及,其中不仅包括人员的管理,还有资源的整合利用、机械的分配、控制成本和质量验收等。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优化企业内部的配置,使企业资源分配更加高效。并且开阔灵活创新管理模式,此种模式可以在不同情况和环境下制定出相应的执行策略,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从而节约了时间成本。
1.3通过创新思维可显著提升企业竞争力
随着国家对创业支持力度的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的利润严重压缩。针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需要对其内部结构进行创新,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成本,同时还可有助于对人员工作安排的合理性,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长期发展,就要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但是,在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管理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第一,诸多企业管理体系没有系统化。这个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经济实力薄弱,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管理的重要性造成的。企业管理模式没有系统化、理论化,让企业发展得越来越慢,与其他企业的差距逐渐拉大;第二,仍有部分企业采取传统管理模式。当今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并不容易,而单单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更难以让企业脱颖而出。因为随着当今我国不断发展,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一直采用落后的管理模式企业将难以进步,并且因为市场都是“优胜劣汰”,不积极创新的企业最终则会被市场所淘汰;第三:企业管理者创新意识薄弱。企业管理者的思维理念将会对整个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企业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创新管理意识薄弱,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就照搬传统的管理模式,将会造成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不利于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思维应用
3.1创新管理制度
当前,落后的管理制度是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成效的一大主要因素,很多管理工程还存在人情主义,不能严格遵守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市场规律,导致我国现有的很多建筑工程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趋势,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将创新思维融入到工程管理上,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将工程项目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划分给相应的管理人员,让管理人员在责任的压力下,杜绝出现传统的人情主义,保证工程施工顺利的开展。
3.2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
除管理人员外,施工技术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决定着一个建筑实施的好与坏。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可以说是贯穿于每一个行业中,建筑工程当然也不例外。在大数据的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说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创新机会,对于建筑行业而言,采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利用其创建合适的施工技术管理模式。同时利用网络科技提高施工技术的管理效率。一个建筑质量的好与坏,与施工技术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在用人方面需要注重人才的应用,并且通过人才的培养去学习创新施工技术,从而组建起高水准、高学习能力的施工队伍。
3.3创新管理人才
创新管理人才也是创新思维运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人员对建筑工程的综合管理水平关乎建筑企业发展与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必须具有系统、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现代化管理模式与思维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武装,积极培养与打造高水平、综合型的管理人才团队,引领建筑企业不断地发展。
3.4PDCA循环控制理念的应用
作为建筑企业要想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则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引进PDCA质量循环控制方法。对于这种方法,主要是四个步骤所形成的管理闭环,分别是: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将其应用在工程建设中能够在循环进行的过程中发现并及时改进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提高企业在工程管理中的水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根据具体情况建立较为详细的工程管理计划,在此计划中主要有总体目标、分层分项目标、工程实施计划和管理制度等,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给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是,对整个工程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定期全面检查,期间要根据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在此环节中,若发现循环内所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计划中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在保证的工程建设整体质量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3.5创新管理结构
在商业化逐渐强化的影响下,很多企业将关注过多的放在经济效益上,在建筑工程中只关心建筑成本和施工进度,而对管理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相对薄弱,长此以往,势必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为避免出现这种影响,首先,应设立建筑工程管理相关部门,使各管理机构相对独立,在整体上又统一服从;其次,提升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丰富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完善硬件设备;最后,实行责任制,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结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利好的,为了继续保持这一态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管理人员思维模式的创新,惟有如此,才能为后期的工程施工打下稳定的管理基础,工程也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并顺利验收。管理创新是企业改善自身不足的重要一环,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钧.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06.
[2]吴恒.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8(33):124.
[3]杜凤虹,崔永周.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8(32):114.
论文作者:张雄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企业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