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正德育首要位置,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论文_聂涌

摆正德育首要位置,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论文_聂涌

【摘 要】首重德育是教育的基本准则,德才兼备是人才的基本要求。无论时代发展到一个怎样的高度,教育始终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科教才能兴国。德育是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关系着教育的质量和人才的优劣。如何冲破巨大的升学压力,将德育至于教育之首的地位,并与主体道德需求相结合,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当下尤为重要。

【关键词】德育 本质 重智育轻德育 新模式

一、摆正德育首要位置

1、“德育”顾名思义,指的是道德教育。

早在 18 世纪 70、80 年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西方社会在 18世纪后期渐渐形成了“德育”这一概念,不久之后,英国著名学者斯宾塞在其著作《教育论》一书中,将教育划分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由此,“德育”作为一个基本学术概念在教育界中广为流传。20 世纪初,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有一位享有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用“德”“知育”、“美誉”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更加加深了国人对“德育”一词的认知。“德育”虽是近现代的学术术语,但并非凭空出现的事物。中国自远古社会就产生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确教育主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这样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他指出“君子怀德”的思想理念,认为应当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道:“聪明强毅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并非只有我国如此,首重德育也是世界各地的教育学家的思想共识。康德在他的《教育论》中指出,教育应该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通过养护、管教、教导等环节,最终以发展儿童的向善的倾向,使之成为道德的存在为目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的外延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对各自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认知和界定。古代并不存在独立意识形态的“德育”,“古代德育”其范围十分广泛,同于“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但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进一步深化,社会关系日益复杂,浑然一体的社会意识逐步分化,“德育”的外延在不同时期也有着不一样的体现。20 世纪 80 年代,德育经历了从“德育即政治思想教育”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90 年代,道德教育的地位日益提升,从思想教育中分离出来;目前,普遍来说,我国学校的德育外延已经超越了“社会意识教育”的范畴,由当初的仅指道德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甚至包括法制、心理、纪律、环境、人口、劳动、国防、审美、理想教育在内的广大范畴。

2、重智育轻德育的体现

德育地位的历史演变。近千年的教育历史演变中,德育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简述之,由最初的“教育的唯一目的”到“教育的最高目的”,再由“教育的最高目的”到“教育的普通目的”,最终由“教育目的”到“教育工作”。我国古代的教育,实质上就是以道德为唯一目的的,所以,古代教育的实质就是德育。但是,纵观古代教育不难发现,大多是由非理性德育组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工业文明以来更加倡导理性基础。而学校作为社会道德文化传播的中心,被社会成员广泛认为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因此,相比较于社会和家庭,以传递科学知识为中心任务的学校教育更是获得了国家和个人的高度认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成为年轻一代主要的知识来源,成为他们形成兴趣、标准、态度和看法的地方,学校教育的权威不容置疑。

二、改变“重智轻德”观念

1、转变以智育衡量学校优劣的现状、树立正确德育观。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认知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越来越多,就导致了教育体系内各育之间发生了明显的消长,即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我们下一阶段必须克服的难题,因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全方位多领域高素质的人才,一个人如果有很高的专业技能但没有品德也不能称之为才,反言之,这样的“高分低能”在利益的驱使下极有可能会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赫尔巴特就明确地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大力批判应试教育提倡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但想改变“重智育轻德育”一枝独秀的局面并非易事,首先就必须扭转当下高中、中学片面的把考试分数、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唯一评判标准。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就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的想法强调人的主体性发展需要,要注重德育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灵活性、多样性,走出僵化的德育模式、摒弃以单一讲课为主的理论灌输,坚持德育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客观实际,注重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应该从大学精神的构筑和培育中寻找创新与发展的新契机,确立大学师生共同的价值信仰,用大学精神唤醒学生成长发展内在的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在大学精神的理性激情之中明辨是非,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要理解教育是分层的,根据不同年龄段来制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尊重各个年龄层次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青少年社会化程度的变化,制定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的德育目标,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今后的德育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2、走出“德育工作说”误区。

体育早已被“工作化”了,德育、智育其实在暗中也被“工作化”了,纵观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不难发现教育目的有被全面“工作化”的趋势。德育“工作化”实则也将实践引入误区,把德育当做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学校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德育工作队伍。这样的分工,表面上看上去是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实际上妨碍了全校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工作,反而削弱了学校德育,导致德育工作越来越难做。从大学的学工部到中小学的政教处,学校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专门的老师来负责学生的德育工作,看上去德育工作确实落到实处,但实则德育依然只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德育工作置之不管,非德育部门在德育教育中也不担当任何责任。探究原因,正是我们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将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一分为二,一部分从事教学工作,一部分从事德育工作,将二者的关联性相割裂。所以,要想处理好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就必须对德育工作重新定位,明确德育的根本目的。将德育工作的宗旨切实贯彻到每个教育工作者身上,每个教育工作者也都应当重新审视我们现行的教育思想。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无论何时都不能培养出光有知识没有理想与追求的精神文盲。同时“德育即教育的目的”的概念,应予以恢复加以明确,建立和完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德育教学的机制,德育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 考 文 献]

[1]瞿菊农译:康德教育论[M],商务印书馆,1940.

[2]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59—260.

[3]王世凤.“德育”概念源流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4]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101105.

[5]赫尔巴特著、陈书译:《论世界的美的启示为教育的主要工作》(1804 年),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年版.

论文作者:聂涌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摆正德育首要位置,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论文_聂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