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杨秀梅

6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杨秀梅

(大庆油田乘风医院内科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老年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86.7%有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最多见。老年肺炎患者咳嗽、咳痰不明显,仅占28. 3%,而以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多见,占38.3%;93.3%出现并发症,最多见电解质紊乱、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呼吸衰竭,43.3%的患者有两种以上并发症;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致病菌以G +球菌为主,而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结论 老年肺炎起病隐袭,呼吸道症状不典型,受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等多种因素影响,重视CRP、血气分析等检查,临床使用抗生素应能够覆盖常见病原体,及时的抗感染治疗和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并发症可以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老年肺炎;临床特点;影响因素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机体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且同时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易被其他疾病的临床表现所掩盖。同时,老年患者多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对其他系统疾病的不典型表现容易忽视,就诊不及时,极易漏诊和误诊,从而对治疗造成影响,为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科2015 年11月~ 2016 年12 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肺炎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1 月~ 2016 年11 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60例(年龄>65岁),其中男性38 例,女性22 例,年龄65~89岁,平均71.6岁,其中65~75岁34例,75~85岁20例,85岁以上者6例。60例患者中,社区获得性肺炎42例,院内获得性肺炎18例,病例选择均符合社区获得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标准。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的分析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结果对病例进行系统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60例患者中有基础疾病者52例,其中基础病症有支气管扩张、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52%的患者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有3例患者身体留置胃管、导尿管。4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有11例长期居住养老院,16例入院前使用过抗生素治疗。

2.2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老年肺炎患者临床咳嗽、咳痰症状相对不明显,而以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多见,占38.3%。体征特点:肺部听诊有干、湿性啰音13例,呼吸音减弱者15例,呼吸频率增快者10例,心脏听诊心律失常者16例,下肢水肿者14例。

3 辅助检查

3.1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者26 例(43. 3%),超过20×109 / L者4例,中性粒细胞增高在80%以上者11 例;CRP增高者49例(81.7%)。

3.2血生化结果

电解质紊乱18例(30%),钾<3. 5mmol /L 者17例,钠<133 mmol /L 者9例,氯<90 mmol /L者12例,35例患者重叠有低钾、低钠或低氯。肝功能损害16例(26.7%):谷丙转苷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者5例(8.3%),低蛋白血症者12例(20%),肾功能损害者5 例(10%)。血气分析:呼吸衰竭11例(18. 3%),酸碱平衡紊乱3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细菌培养

12例发热患者全部行血培养均无细菌生长。痰培养:4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共送检标本55例,培养菌株10株,以G + 为主;18例医院获得性肺炎,培养菌株9 例,以G-为主。

3.4 X线检查。本组60例患者全部通过X 线或胸部CT确诊,左侧病变21例,右侧病变28例,双侧病变10例,多现表现为斑片状高密度影,浓淡不一,多分布在两肺中下野;合并胸腔积液7例,8例单侧积液,2例双侧胸腔积液。原有COPD 患者可见肺纹理增重、肺气肿、肺大泡等征象;支气管扩张可见单侧或双侧支气管囊状或柱状扩张[1]。

4、治疗

4.1 抗感染治疗

全部病人入院后3天连续送检痰病原学,在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尚未出结果前,4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选用第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或阿莫西林舒巴坦或单独选用莫西沙星,联用阿奇霉素38例,联用左氧氟沙星41例,再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医院获得性肺炎23例,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加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四代头孢菌素或哌拉西林舒巴坦,联用硫酸依替米星6例,联用阿奇霉素4 例,联用氨曲南3例。其中MRSA患者在确诊后,采取病房隔离,先后选用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等药物治疗[2]。

4.2 其他相关治疗

积极治疗原有的基础病及并发症,低氧血症者给予吸氧、6例患者给予无创机械通气,1例行有创机械通气;加强营养支持、控制血糖、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利尿、纠正心律失常、心衰、保肝、改善低蛋白血症等治疗,对卧床及留置胃管、导尿管的患者加强护理,预防胃管脱出和泌尿系感染,注意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吸痰。

5、预后

60例老年肺炎患者住院时间为6~35 d,平均为19 天;好转出院为40例,未愈自动出院2例,死亡为2 例。51例出现并发症,包括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呼吸衰竭等,同时有两种以上并发症者32例。消化道出血为1 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休克为1 例。2例死亡患者均有3 种以上基础疾病,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多器官功能衰竭、肿瘤晚期全身衰竭。

6 讨论

肺炎是呼吸科病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通过对本组老年患者的病例回顾,老年肺炎有以下特点及影响因素,对治疗及预后产生影响:(1)起病隐匿:与普通人群比较,老年肺炎起病隐袭,非呼吸道症状多见。担心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基础疾病,忽视了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易错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时机。(2)老龄:随着人体衰老,肺脏的生理结构和肺功能也呈进行性减退,呼吸道粘膜防御能力降低,纤毛运动减弱,排痰困难,病原菌定植,容易引起肺炎[3]。(3)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本组大多数老年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多数同时有两种以上疾病,这与国内的研究报告相似,上述患者因为疾病可能频繁出入医院就诊,甚至长期住院,罹患医院获得性肺50%以上有并发,并发症越多,对肺炎的治疗及预后的影响越大。(4)居住养老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许多人选择入住养老院,这类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组织器官功能退化,带菌机会增多,原发慢性疾病病程迁延漫长,极易发生肺部感染。(5)留置导管和卧床等危险因素:很多慢性疾病及长期卧床患者接受留置导尿管、胃管及中心静脉导管等侵入性治疗,这些操作对机体内部粘膜造成机械性损伤,防御功能下降,机会性感染增多。(6)营养不良:老年人胃肠功能退化,脂肪、蛋白类食物摄入减少,大部分患者患病后食欲下降,水、电解质和蛋白、脂肪摄入进一步减少,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容易合并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而这些疾病又会影响炎症的吸收,延长病程。

参考文献

[1]周兵. 老年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9):120-122.

[2]吴能杰. 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对其进行综合治疗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1):276-277.

[3]高学祯. 226例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医疗前沿,2011,(01):42+39.

论文作者:杨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  ;  ;  ;  ;  ;  ;  ;  

6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杨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