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与新形势下的民族统战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形势下论文,西部开发论文,民族论文,统战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85(2000)04-0044-05
1999年9月22日,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新年伊始,国务院西部开发会议正式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的新战略。少数民族的发展繁荣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题中的应有之义,因为我国西部的多数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分布在西部的就有27个。因此,西部大开发不仅是新世纪全国经济发展的大战略,而且也应成为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开展民族工作的大视野和新思路。客观、深入、科学地就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民族问题将要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前瞻性研究,是统战部门能够主动、高效地开展民族工作的理论保障。
一、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
1.西部开发提供了缓解民族问题的新契机
民族、阶级、国家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问题要经过民族的大融合达到民族消亡时才会消失。只要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既不能忽视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也不能人为地扩大民族差别”(注: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9月29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东西差距已明显地加大了。在东部逐步实现经济社会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陷入了经济滞后、文化事业落伍,观念陈旧,心理定势保守的恶性循环之中。为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注:江泽民,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为缩小东西差距,为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从世界各国的宏观历史进程来看,各国现代化的方式通常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内源的现代化,这是一种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渐进的过程,其经济与社会的变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另一种是外源的现代化,它是在自身内部因素软弱或不足的条件下,在外来因素的冲击和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其经济与社会的变革是集中的、急速的、大幅度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基本上遵循的是以外源性变迁为主的社会发展模式,在短短20年的时间内经济与文化均产生巨大的变化,其主要推动力就在于因地利之便而获得的外在因素的冲击、压力与支持。在外在因素的冲击下,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经济体制与社会文化也获得较好的转换。相比较而言,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则主要遵循以内源性变迁为主的社会发展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外源性变迁动力不足,其原因又是多方面的:(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放较晚,加之一些相背于市场精神的为少数民族所特有的传统观念、宗教习俗的强大约束力,使得许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至今仍处于半封闭状态。(2)虽然我国的陆地边境线多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但相邻国家多为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技术难以对这些地区形成直接的、较大的影响。(3)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虽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基础设施和人文环境相对落后,因此很难吸引国内外和港台的资金、技术、人才来开发。(4)改革开放之初,国家财力有限,暂时不可能“腾出手来”,重点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基于此,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不是快速的,社会变革是缓慢渐进地展开的。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最大的差异在于东部沿海的快速发展,已经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有能力通过经济、行政的手段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外源性变迁的力度。江泽民明确指出,要通过转移支付,逐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要通过政策引导,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投入开发,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西部开发战略将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身积极性的基础上,增强西部地区外源性变迁的广度和深度,这是当代世界各国快速发展的基本模式。因此,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差异的缩小、民族矛盾的化解,将成为西部开发可以预测的成果之一。
2.西部开发对缓解民族问题提出的现代化挑战
西部开发旨在将西部地区导入以确立市场经济和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现代化轨道。在根本意义上,它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以及民族问题的解决。但现代化是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其中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往往旧患新忧并存,社会关系复杂、微妙而脆弱,必须承受相当高的危险与代价。伴随着我国西部开发而掀起现代化浪潮的西部少数民族社会也不能例外。首先,经济问题仍将是民族问题的核心因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迫切愿望,而且对于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国家的稳定,各民族的大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经济问题一向被作为解决民族问题,落实民族政策的关键。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他明确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西部开发为落实“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为加快西部内地的发展而启动,但它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刺激、推动作用只能是分层次、分阶段、渐进的一个过程,因为:
(1)从发展目标来看,西部开发有两个目标,最高目标是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从而最终实现现代化。有限目标是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使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能够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西部地区普遍存在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以及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薄弱等客观条件,决定了西部开发是一个需要几代人长期奋斗的过程。即便从有限目标出发,有专家估计,也需要持续3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短期内东部与西部、汉族与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整体经济差异仍将存在。
(2)从发展战略来看,由于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整个西部的均衡发展是不可能的。西部地区内部只能采取非均衡的布局,走由不同区域非均衡发展逐步过渡到所有区域大致均衡的道路。从我国少数民族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地理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他们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只能有某些基础条件较好、战略意义重大、带动作用强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才能成为西部开发战略的优先受益对象。鉴此,可以预测,短期内不仅仅汉族与少数民族整体经济差异无法持平,即使是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也可能进一步拉大。
(3)从少数民族经济的具体发展来看,西部开发虽然增强了民族地区外源性变迁的力度,但无论是何种变迁方式,只有在社会内部的发展潜力被广泛有效的动员起来后才有现实可行性。实践已经证明,单纯的输血照顾式的帮扶方式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无异于扬扬止沸。只有少数民族能够在国家宏观指导,必要的行政干预之下,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挖掘各民族自身的自主活力,才是发展民族经济的根本道路。但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多数地区还囿于农耕社会的经济关系和价值观念,因此要适应商品市场的要求,发现本民族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同时还要兼顾经济发展的速度、效益、结构问题,无论对于少数民族的干部或群众都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不待以时日,难以发挥内外优势,取得经济成效。综上所述,经济水平的差异仍将是民族问题的重大隐患。
其次,社会失范是现代化条件下民族问题的新课题。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存观念,使我国少数民族社会保留了浓厚的传统色彩。这种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强烈的差异与冲突,可能导致民族社会产生阶段性的社会紊乱与价值失落。这种“现代化的阵痛”可能产生于这样一些领域:
(1)社会生活层面的比较利益引发的冲突。传统民族社会的大多数群众生活在较为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缺乏与其他民族及主流社会的沟通,依靠粗放的农耕和畜牧生计,满足于低层次的生活需求。而现代文明是一种高度开放性的社会文明,它要求少数民族成员走出山门、寨门。其结果是强烈的民族和国际对比反差不仅唤醒了民族群体和个人的利益意识,而且使人们对经济的期望远远高于对其它需要的期望。但是社会性的资源是有限的,机会也是有限的,由此必然增加社会冲突的可能性:一是民族之间冲突的导火线将不仅是文化的冲突,更多地表现为利益的矛盾。大量的“孔雀西南飞”,降低了民族地区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可能导致迁入人口和当地民族利益上的矛盾。二是民族内部因利益的需求极为强烈而致富机会相对短缺,也可能导致侵害他人利益的越轨行为的大量发生。
(2)社会结构层面的转型而引发的冲突。传统的少数民族社会具有较高的社会整合能力。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要求社区成员互助共济来共同维持生存。与此相适应的是权力(宗亲权力或行政权力)支配社会的大一统状态和封闭的、世代相传的、单一的本民族文化风俗。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出集中、统一、封闭的特征,并决定了民族冲突不可能超越社会整合的能力范围。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启动,社会结构将全面转型;经济领域内社会成员的利益结构重新分化、调整;政治领域内民主化、法制化的展开,打开了僵死的思想禁锢的枷锁,新的理论、观点大量发生;文化领域内构筑于不同利益基础的非主导文化得以自由发展,并被相当社会成员所接受。由此,旧的民族社会整合机制受到冲击,新机制不可能马上确立。在这种转型的不规范环境中,诸多民族之间或民族内部的矛盾冲突可能因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调解而频繁爆发。
(3)观念的变迁而产生的紊乱。我国多数少数民族社区内社会稳定,民风淳朴,这应归功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优良的习俗文化,如提倡敬老意识、互助意识,提倡不拾遗、不闭户、不偷、不盗、不抢的社会风尚等。这部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得到保留和发扬,这符合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规律,也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但是多数少数民族在单一的生存环境中已养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单一、线性的思维方式。因此,他们在接受现代文明,抛弃某些落后、陈旧的观念,如弱商品意识、弱竞争意识、强依赖心理、反积累和再生产行为的同时,也极可能同时丢失掉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最终导致民族经济重获生机要以社会失范行为的大规模存在为代价。
总之,西部开发在推进西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既为民族社会的发展、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生机、活力和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它同时也置民族社会于社会震动的痛苦现实之中,民族问题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适应民族现代化新形势的统战工作
因西部开发而引起的少数民族社会的震动是不可避免的,但现代化必须在稳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才能顺利进行。因此,西部开发决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战略,同时也应是社会稳定的战略。统战部作为党委在民族工作方面的职能部门,应全面认识当前民族工作的形势,摆正自身的位置,发挥统一战线的职能、优势,与党和国家的各级其他部门密切配合,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将民族社会的震动控制在可能的最小范围之内。
1.统战工作的战略地位
建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统战部,一直把民族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工作卓有成效。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西部开发给民族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统战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发展,不能停顿。因为:
(1)加强统战工作是民族地区稳定的需要。西部开发增强了民族社会自身震动和少数国内外敌对势力乘虚而入的双重可能性,因此,民族社会的稳定将经受巨大的挑战,而民族社会的稳定,在西部开发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首先,没有民族地区的稳定,也没有全国的稳定。近年来,由于经济的民族和国际对比,民族冲突、摩擦日益增加。因此,维护民族社会的稳定本身是启动西部现代化、缩小民族差距的目的之一。其次,民族社会的稳定是西部开发有关路线、方针、政策连续性、一贯性的保证。这对于迫切需要外力支持现代化的西部地区发展而言尤为重要。最后,随着90年代以来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抬头,民族地区的稳定还紧密相连于祖国的统一和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因此,西部开发中,统战部门应在党的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发扬党的统战工作的优良传统,运用长期积累的统战工作的经验,发挥统一战线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体现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特征,为防止、发现、缓解、转化民族内外不安定因素作出积极的贡献。
(2)加强统战工作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虽然西部开发是继东部现代化之后我国又一局部现代化的过程,东部现代化过程中的许多经验、教训都可以引以为鉴。但东西部现代化毕竟是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的两个不同的过程:西部经济现代化不具有东部的体制、区位、市场和国际环境,西部的社会现代化不具有东部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等人文环境,因此,幻想通过照搬东部沿海地区的做法,在短期内快速催生出一个经济发展、地区繁荣的西部社会是不可能的。这对于经济、文化双重滞后的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尤其不现实。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寻求“新思路”。另一方面,外源性变迁的社会发展模式也需要国内外资金、人才的支持。由于我国统一战线内部聚集着一批有较高文化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科技人才、专家、学者或经营管理方面的行家,他们中许多人还同港澳、台湾、国外华侨、华商及至外国的各界人士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历史联系。因此,加强统战工作有利于团结调动这部分人士,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总结国内外、历史与现实现代化的经验教训,为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言献策、注资出力。
2.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
西部开发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系统的社会现代化工程,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它同时也给民族工作带来了纷繁复杂的形势。千头万绪从何抓起?1999年9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是中央基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而作出的面向21世纪的关于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江泽民在讲话中贯穿了两条基本精神:一是加快发展,二是保持稳定。由于统一战线历来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一部分,党的总路线、总政策规定着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因此,当前统战部门的民族工作也必须以此为基本指针而展开部署。根据党中央确立的关于西部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现实条件,近期,统战部门应脚踏实地地履行自身职能,完成几项主要任务:
(1)作为党委的参谋机构,要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增强创新意识,为党委的决策提供政策性的建议。当前,我国西部开发的大政方针已定,但它的细化落实还需要大量细致深入的工作。江泽民同志提出“西部开发应有新思路”。而何为“新思路”,目前理论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如果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这一情况势必更为纷繁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一线调研材料,是确定正确、合理的“新思路”的基本依据,是抓住机遇、实现优势转换的首要条件。统战部调研的任务,首先在于确定开发的“广度”。由于西部开发不可能均衡推进,因此首先必须确定开发的范围。这是对我国各民族的民族经济、民族关系、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干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广泛的调研、综合比较的结果。确定的标准不应只考虑其现有基础,还必须顾及其战略地位和意义。其次要确定开发的可能性思路。也就是确定民族比较优势的问题。这需要对具体民族的传统产业、基础设施、资源状况、发展水平、人文条件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调研要有创新意识。西部开发对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冲击具有不同于东部社会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色。因此,调研形成的建议和参考不能囿于固有的传统和模式,它在客观上要求理论上要有新突破,政策上要有新补充。
(2)作为党委的协调机构,要充分发挥沟通协调职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工作。统战部门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努力加强工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由于民族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靠单一的民族工作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因此,统战部门应充分发挥连接桥梁作用,使各相关部门密切联系,加强沟通,共同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贡献。目前,随着第三次中央民族会议的闭幕,已有十几个中央部委按照有关要求,从各自职能出发,结合西部开发战略,开始制定比较具体的规划。这是统战部门发挥其沟通协调职能的最佳时机,其工作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民族地区开发的整体成效。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预测、协调社会矛盾。西部开发初期阶段,民族经济与社会矛盾既有旧患,也有新忧,民族问题的形势依然严峻。统一战线要发挥其群众基础广、人才层次高的双重优势,及时洞悉各种矛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的积极力量,将矛盾解决于萌发状态,防止其激化变质。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对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联络、培养、考察和安排工作尤为重要。因为某些少数民族由于历史传统的原因,对于法定权力并不十分看重,相反,非权力影响往往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因此,作好一个代表人士的工作,在某些地区也就意味着解决了一群人的问题。这在矛盾迭出,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有限的现实条件下,无疑是发现、协调、解决矛盾的最具效能的方式。
(3)作为党委的办事机构,统战部门要尽力多办实事好事,为民族地区现代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根据西部开发给民族工作带来的新形势,在当前条件下,民族统战部门应着力继续开展好两项工作:其一,要加大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力度。西部开发作为政府推进型的现代化模式,国家的宏观政策能否得到落实是西部开发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而熟悉本民族情况的少数民族干部是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纽带,从这层意义上讲,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现代化的关键。因此,西部开发中,统战部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协同党委组织部门和有关部门,作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举荐工作。根据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干部结构和素质的现状,今后一个时期,党委统战部应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举荐的重点放在各种科技和经济管理的人才上,注意力应放在提高少数干部的整体素质上,争取在他们中产生出一批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高层次的、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代表人物。其二,要继续积极推进光彩事业的发展。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少数民族目前还处于全民族贫困状态,某些民族连基本的生存需要都难以保障,因此,在这些地区隐藏着诸多不安定因素。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家的宏观政策经常难以惠及这些地区。针对与此,近年来,由统战部牵头的光彩事业已经为一定程度解决这部分人的生存发展问题,为安定这部分人的民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西部开发而导致利益分化加剧的特殊历史时期,这部分人的生存发展更需要特殊的关怀。统战部应发挥光彩事业一贯的优良传统,继续动员一批有能力的企业家、知识界人士到这些地区开发资源、开办企业、培训人才、兴办教育,为实现少数民族的整体脱贫,为尽可能缩小区域差距,为保持少数民族的整体稳定发挥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
收稿日期:200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