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木太[1]2001年在《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东部的主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目前普遍面临着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采收率低等难题和巨大压力。微生物采油技术较传统的叁次采油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经济效益好,成为目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采油技术。它的应用和推广对我国老油田的“挖潜增效”和“稳产战略”意义重大,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59974014)“采油微生物代谢作用及产物对采收率影响的研究”、中国石油中青年科技创新基金(批号:中油科技字[1999]第39号)“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和大港油田重点科技项目(批号:99KG05-05)“微生物驱油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的联合资助。 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微生物代谢产物作用及生物作用;第叁部分是微生物驱油实验室物理模拟研究。第四部分是结论与认识。 本论文针对微生物驱油技术的核心理论问题,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目标,第一次深入研究了以烃类为唯一碳源、嗜热、兼性厌氧微生物与原油的作用,代谢作用及产物对界面性质的影响,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生长繁殖与运移规律以及代谢产物组分和产量对采收率的贡献。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是: 1)建立了系统的、以现代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手段相结合为特征的微生物驱油机理的研究方法,解决了该须域在研究方法上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 2)提出了N80菌代谢产生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的假想结构。 3)针对以烃类为唯一碳源、嗜热、兼性厌氧的采油微生物,确定了与提高采收率直接相关的代谢产物的类型,并建立了代谢产物组分和产量对提高采收率贡献的模型。 4)通过对色谱进样系统的改进,系统地研究了微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的组分变化以及凝固点和粘度的影响。
马继业, 郭省学, 雷光伦, 汪卫东[2]2008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微生物驱油微观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采用微观透明可视仿真刻蚀储层模型,研究了3株产表面活性剂较多的好氧菌W18、DM-2和SH-1,2株产生物气较多的厌氧菌L1、4F,在高温高压条件下(65℃,10 MPa)驱油时形成的残余油状态,结合大量微观照相图讨论了驱油机理。5株菌在高温高压油藏中均能存活,驱油性能较好。生物气驱机理包括:气驱,气液界面滑动,原油膨胀降黏,气泡贾敏效应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及气体进入盲端驱油。生物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包括:乳化分散剩余油,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剥离油膜。微生物降解原油也是驱油机理之一。图28表1参4。
李苗[3]2007年在《CO_2-微生物交替驱油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多数油田属于陆相沉积,油层复杂,水驱采收率较低。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叁次采油技术包括注气驱、化学驱、微生物采油等在油田应用日益广泛。但是,每种采油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经济有效地开采残留在地层中的大量剩余油,已成为油藏工程专家努力攻关的课题。本文将注气驱和微生物驱这两种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结合在一起,提出CO_2—微生物复合驱技术新模式。一方面发挥CO_2驱的作用,原油中溶解CO_2后使粘度、界面张力降低,同时也发挥微生物的作用,选用可降解重有机质的微生物作为注入菌种,可以解决注气过程中固体有机质的沉积,生物代谢产物还可进一步降低原油粘度和界面张力,形成优势互补,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但此项技术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事实是否如前所述可以更好的提高原油采收率,可以解决注气过程中固相沉积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室内实验研究。本文筛选了七组混合菌,讨论和评价了菌种主要的生理特性,选用胜利牛20-15井的死油作为实验用油,在较宽松的实验条件(温度60℃,压力15MPa)下,进行了叁组人造长岩心驱替实验;微生物驱、CO_2—水交替驱和CO_2—微生物交替驱,最后讨论和分析了实验的结果并得到一些结论和认识。研究结果表明;(1)微生物作用前后原油的烃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短链烷烃含量相对增加,而长链烷烃含量则相对减少,所筛选的微生物对原油有较好的降解作用;(2)叁组实验的采收率均高于水驱采收率,总采收率分别为55.25%、58.06%和67.07%,注入的流体均是有效的驱油剂;(3)从采收率上可以看出,气微生物交替驱实验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较气水交替实验和微生物驱实验的效果好。(4)交替注入阶段气突破后含水率大幅下降。
张俊会[4]2015年在《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采油技术,对于高含水的枯竭油藏开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从陕北安塞及志丹油田筛选出一批性能优良的真菌和细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真菌酶制剂及细菌固态菌剂,研究酶制剂与细菌固态菌剂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从原油与石蜡的组分变化、产酸、产气以及脱附性等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时对3株优势细菌进行了清防蜡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对真菌粗酶制剂、固态细菌制剂及细菌菌体提高原油采收率与清防蜡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于微生物采油的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驱油真菌筛选鉴定从陕北安塞油田的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6株真菌,其编号分别为PJ1,PJ2,PJ3,PJ4,PJ5,PJ6。通过菌落形态特征、显微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将其鉴定到种,6株驱油真菌PJ1、PJ2、PJ3、PJ5均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PJ4为黄曲霉(A.flavus),PJ6为土曲霉(A.terreus)。研究发现,这6株真菌对原油及石蜡具有很强的降解作用,其最大降解率分别为79.4%及38.3%,表明这6株真菌具有高活性的烃类物质降解酶系。2.真菌粗酶制剂酶活性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将6株真菌制成粗酶粉,测定其脱氢酶和2,3双加氧酶活性,并进行粗酶制剂活性影响因素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结果表明:6株真菌均能合成脱氢酶和加氧酶,活性分别为29.68~93.57 mg·g-1·h-1和21.06~25.40 mmol·g-1·h-1,不同菌株酶活性差异较大,菌株PJ5合成的脱氢酶和加氧酶活性较高。在对脱氢酶的耐受性试验中,E1和E5两种粗酶制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和耐酸碱性,当NaCl浓度升高到50 g/L、含油地层水矿化度升高到92.43 g/L时,脱氢酶活性才显着下降;pH对脱氢酶活性影响较小,在pH值6.0~10.0这个范围内,两种粗酶制剂均具有较强活性。表明这两种真菌粗酶制剂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原油与酶液配比试验中,从使用效果及经济性综合考虑,在酶液浓度8 g/L及原油与酶液配比为1:15进行反应时,原油的脱附性及乳化性均较好。3.真菌酶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真菌胞外酶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对胶质及沥青质的最大降解率达到38.9%及24.7%;酶降解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各组分总含量较对照增加5.6%~28.8%,40℃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降低40.5%~59.0%;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发酵液体积的21.3%~53.3%和38.3%~100%;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使酶解液的ph也较对照下降22.7%~29.4%,产酸总量为22.25~24.13mmol/l,酸值达到1335~1448mg/l。供试6株真菌酶制剂均能够产生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原油脱附:供试酶液对原油在滤纸上的脱附率达到83.4%~87.8%,为对照的7.37~7.75倍。真菌胞外酶也能够大幅度降解石蜡,经酶降解处理,固体石蜡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其中,18℃时在正己烷中的可溶组分占石蜡总量的78.6%~86.2%,较对照增加31.9%~44.6%;18℃时正己烷可溶组分中230℃可气化成分中保留时间较短的小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减少3.7%~26.9%,保留时间较长的大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增加5.5%~19.6%;石蜡固液态转化时的初始相变点提高4℃;并在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26.7%~66.7%和50.0%~125.0%;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酶解液ph也较对照下降22.3%~28.5%,产酸总量为21.44~23.25mmol/l,酸值达到1327.8~1395.0mg/l。4.驱油细菌筛选鉴定从陕北安塞油田、志丹油田的原油及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细菌,其编号分别为5-2a、6-2a及2a。通过形态特征及16srdna全序列分析,将这3株降解菌株鉴定到种:5-2a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atrophaeus);6-2a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2a为墨西哥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mexicanum)。这3株细菌均为好氧菌,不运动,在30~80℃温度范围及0~100g/l这个浓度区间内,能够存活。研究发现这3株细菌的发酵液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其降解率分别为30.0%~57.8%、47.4%~73.1%、61.4%~72.8%及42.1%~57.9%。细菌降解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轻质组分总含量较对照增加27.4%~61.0%,原油粘度降低7.4%~11.1%。发酵液对原油的脱附率达到66.5%~94.2%,为对照的5.32~7.53倍。5.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影响细菌菌剂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其降解率分别为12.5%~15.1%、23.7%~39.3%、19.8%~24.2%及53.1%~56.2%;菌剂降解能够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各组分的总相对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08.0%~62.6%,40℃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降低24.7%~29.4%;菌剂在降解原油过程中能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74.0%~81.0%和138.3%~152.3%;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酶解液的ph也较对照下降26.47%~36.03%,产酸总量为23.5~26.0mmol/l,酸值达到1410~1560mg/l。细菌菌剂对固态石蜡也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经过菌剂降解,固态石蜡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经过菌剂降解作用,18℃时,在正己烷中可溶解的石蜡量已达到石蜡总量的68.6%~77.2%,较对照增加15.0%~29.5%;18℃时正己烷可溶组分中230℃可气化成分中保留时间较短的小分子烃的相对含量较对照减少6.9%~14.9%,保留时间较长的大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增加18.4%~25.7%;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65.0%~80.0%和120.0%~150.0%;并产生草酸、丙酸和甲酸等小分子有机酸,反应液ph也较对照下降27.3%~36.8%,产酸总量为22.88~25.75mmol/l,酸值达到1373~1545mg/l;同时改变了石蜡的蜡晶形态。6.细菌清防蜡效果及作用研究经过细菌发酵液处理,石蜡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其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18℃时可在正己烷中溶解的石蜡达到石蜡总量的57.7%~62.0%,较对照增加1.5%~9.0%。细菌发酵液对固体石蜡具有很好的脱附作用,脱附率达到及36.2%~100.0%。3株细菌具有很好的防蜡、清蜡作用,其中防蜡率达到了94.6%~98.1%,清蜡率达到了69.1%~89.3%。此外,3株细菌均能附着在玻璃质及钢质载体表面生长,细胞密度大,结合紧密,其在玻璃及钢片表面的附着密度分别达到了1.95×106~7.67×108cfu/cm2及8.67×104~7.48×108cfu/cm2,其中,紧结合态细胞附着密度达到3.22×104~6.81×106cfu/cm2及6.67×103~2.00×108cfu/cm2。7.萎缩芽孢杆菌所产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对原油脱附效果本研究筛选出的萎缩芽孢杆菌能以尿素为氮源合成脂肽类阳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该表面活性物质具有以下特性:良好的排油活性、乳化活性及较低的表面张力值,其排油圈达19.1cm,乳化指数达59.49%,表面张力值为25.43mn/m,液态发酵所得表面活性物质粗干品收率为0.77g/l;能够耐受高温及高盐,在20~100℃温度范围及10g/l~90g/l盐浓度时,排油圈直径、乳化指数及表面张力值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ph适应性,适应范围为6~13,耐碱性较强;对滤纸及细沙上附着的原油均具有良好的脱附作用,其脱附率分别为93.1%及90.0%。8.真菌粗酶制剂与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影响的作用机理真菌胞外酶与固态细菌制剂均可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①降解作用:可降解固体石蜡及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使石蜡及原油中的重质组分分解为轻质组分,降低原油黏度,减少可沉积的石蜡量,有效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及石蜡的蜡晶形态。②产气:酶及菌剂在降解原油及石蜡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这些气体能够增加油层内部压力,气体溶入原油会降低原油黏度,改善原油流动性。③产酸:酶及菌剂在降解原油及石蜡过程中产生大量草酸、丙酸等有机酸,可有效溶解储油岩层孔隙中的碳酸盐,增加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同时还能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油水乳浊液,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④产生表面活性物质:6株真菌及3株细菌均能够产生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原油脱附,同时对石蜡具有一定的乳化、分散作用,改变蜡晶颗粒,使其变细变小而被采出液带出油井,从而起到清蜡作用。9.细菌清防蜡作用机理①降解作用:供试细菌对石蜡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可降低重质组分在原油中的含量,减少可沉积的石蜡量。②在载体表面形成菌膜:供试细菌可较牢固地附着在金属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由微生物细胞组成的具有很强的抗流体冲刷能力的细胞膜,可阻止蜡质在载体表面结晶沉积。③合成表面活性物质:供试细菌代谢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等粘附在金属表面,改变其表面湿润性,使非极性的蜡晶难以在金属表面沉积;供试细菌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对石蜡具有一定的乳化、分散作用,使蜡晶颗粒变细变小而随采出液流出油井,从而起到清蜡作用。
冯庆贤, 邰庐山, 滕克孟, 牟伯中, 杨怀军[5]2001年在《应用微观透明模型研究微生物驱油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在模拟大港油田官 69断块油藏条件下 ,在微观透明仿真蚀刻模型上进行了该断块候选嗜热驱油菌种的驱油实验 ,在孔隙级别考察了微生物驱油机理。模型孔隙最大直径为 80 0 μm ,最小直径为 8μm ,渗透率 0 .3— 0 .6μm2 。由实验观测得到该菌液的驱油机理如下 :①乳化、携带并启动剩余油 ;②剥离油膜 ;③不动生物气的Jamin效应导致液流转向 ,可动生物气泡与粘附的细小油滴一起流动。在非均质透明薄板夹砂模型上进行菌液驱油 ,观察到显着的重力作用 (菌液下移 ,气体上移 )。
刘岩[6]2012年在《胜利油田沾3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意识到了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的优势,进而加大研究力度。为了进一步发挥内源微生物驱油优势并完善内源微生物驱油理论体系,开展了此项研究。以胜利油田沾3区块的内源微生物为研究对象,在油藏温度和压力下,主要通过物理模拟的方法考察了激活剂的配方以及不同的激活剂注入量、注入方式和配气量情况下的注入工艺,最后分析了驱油机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为建立室内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评价体系,尤其是利用物理模拟方法建立的内源微生物驱油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此外,本论文是针对沾3区块进行研究,也为该区块的现场驱油方案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筛选出沾3区块作为实验研究区块。胜利油田沾3区块的开发情况、储层和地层地质情况等指标符合区块筛选原则,并且有适合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要求的油藏条件,通过地层水化学分析和内源微生物分析表明,该区块地层中的离子条件不会限制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存在各类具有驱油潜力的功能菌群,有激活潜力,因此确定其为实验研究区块。2、通过室内培养后检测分析确定激活剂配方。根据激活剂配方的成分、筛选方法和思路以及激活培养过程中对总菌数、pH值、产气量、扩油圈和表面张力的分析,确定配方5(0.3%玉米浆干粉+0.7%面粉+0.05%木糖+0.2%硝酸钠+0.3%磷酸氢二铵)为内源微生物激活配方。激活后,总菌数最高到4.1×10~9个/mL;第五天的产气量达到9.2mL;扩油圈直径第叁天就达到了36mm;表面张力降为38.2mN/m。3、通过物理模拟考察了不同激活剂注入量、注入方式和空气配注量对注入工艺的影响。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实验是综合研究和评价微生物驱油技术提高采收率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手段。通过沾3内源微生物物理模拟驱油和配气实验发现,最佳的注入工艺为激活剂注入量为0.40PV,注入方式0.20PV激活剂+0.40PV地层水+0.20PV激活剂,在空气配注量15:1时,对油藏的内源微生物激活效果最好。此时总菌数达到了4.5×10~8个/mL,HOB和TGB的含量为4.0×10~8个/mL和4.1×10~7个/mL,乙酸含量达到了386.5mg/L,微生物提高采收率达到8.1%。4、设计实验总结分析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通过封堵实验,模拟激活剂注入岩心后的情况,考察岩心在恒温箱中培养前后水驱时压差和水相渗透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激活剂注入激活了内源微生物群落,使其对小于600×10~(-3) m~2均质岩心有一定的封堵作用,而且对高于600×10~(-3) m~2以上的地层没有显着的封堵作用;取岩心不同位置的石英砂测菌浓分析表明,从进口到中间再到出口的菌浓大体呈现出依次降低的趋势;通过表活剂驱油实验表明,内源微生物的封堵作用和代谢产物表面活性物质的驱油作用是主要的驱油机理,二者相比较,后者起主导作用。
修建龙[7]2011年在《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国内外典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根据微生物反应动力学特征和内源微生物驱油机理,从好氧、厌氧两步激活理论出发,建立了一个全新的能够综合反应流体流动造成物质分布变化规律和微生物群落间的级联代谢过程的数学模型。实现了从侧重于描述单一渗流场到多场耦合模型的发展历程,更全面和准确地描述了生物场和渗流场,该模型为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将建立的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离散,把偏微分方程转化成有限差分方程组,利用隐压显饱法求出压力和饱和度的大小,然后将水相饱和度、渗流速度、孔隙度等耦合参数代入微生物场,隐式得到微生物、营养液及代谢产物的浓度分布。根据上述方法编制了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该软件基本实现了内源微生物驱油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为微生物采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拟方法,对微生物驱油数学模型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开展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可以为油田开发建立一套合理的开发方案,降低微生物采油现场实施的风险,确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以一维两相内源微生物两步激活过程为例,运用编制的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对该区块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方案进行了设计。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微生物驱油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方案设计与优化,最终得到的优化方案是营养液浓度为1.5%(m/v),注入段塞为0.1PV,营养物与氧气浓度比为2:1(m/m);在该方案下数值模拟软件的预测结果表明,内源微生物驱油可增加采油量2029.69 t,提高采收率8.46%。
李珂[8]2005年在《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目前世界上的常规石油开采技术(注水、注气等)一般只能采出石油储量的30—50%。为了开采出大量残留在油藏中的剩余油,提高采收率,自50年代起,至今人们已经研究出了许多方法。但是,由于这些方法自身都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影响了最终的采油效果。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兴于近二十年的一项新兴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该项技术以其成本低、适应性强、作业简单、对地层无伤害和无环境问题等优势,已经为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全球范围内有40~45%的油藏具有微生物采油的巨大潜力。应用和推广微生物采油技术对我国东部老油田的“挖潜增效”和“稳产战略”意义重大;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微生物驱油机理和数模方面,国内外油田、院校、科研单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微生物驱油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就我国来说,现在大都使用其他国家的菌种和技术,这就产生了一些问题。一是进口微生物产品价格昂贵,导致操作成本较高;二是建立数学模型需要微生物体系参数和物质间关系的量化表达方法,而使用外国的菌种和技术不利于我国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研究。所以,尽管我国在微生物驱油的室内研究和矿场实验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理论研究和本地菌种开发等方面仍然有所不足,且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微生物采油模拟软件。因此,当务之急是筛选并建立起适合我国油田地层条件的微生物菌种数据库和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对微生物驱油的参数获取、驱油机理、油藏应用条件以及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合考虑,并在多孔介质中微生物体系运移动力学、营养需求、生长繁殖等机理的基础之上,开发出了新的微生物调驱叁维数值模拟模型和软件(MES)。其中包含了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生长、繁殖、衰亡过程:营养;代谢产物;运移动力学以及以微生物调驱为主的微生物体系驱油机理。通过叁维油藏模型对建立的数学方程组、计算方法和模拟软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编制的软件真实、详细地模拟了微生物体系在地层中的生长、运移和提高采出程度的过程。为微生物采油,特别是调驱过程提供了一套可靠的理论研究方法,对实际使用微生物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王世杰[9]2015年在《微生物代谢及驱油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微生物驱油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活动及代谢物来改变原油物性,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该技术自提出以来,无论在提高原油采收率,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仍有提高空间,尚存不足,如微生物采油机理大多集中对微生物自身及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关于定量描述的研究比较少;另外从微生物驱油技术概念可知,代谢产物对微生物驱油至关重要。因此,开展了微生物代谢及驱油机理的研究,可系统掌握影响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因素及驱油机理,具有实际研究意义及价值。本文利用物质守恒定律和室内试验对油藏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浓度、油层孔道中剩余油的分布及菌体在油层孔道中的滞留聚集现象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提高采油率和驱油力的贡献比,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找到了适合微生物驱的油藏方法。目的是为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微生物驱油机理及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1.通过对微生物代谢产物及所需营养液的组成成分的研究,并运用物质守恒定理和室内试验的方法,对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浓度和驱油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层中微生物代谢生成的CO2、N2气量较少,且不易游离出来,同时氧原子的含量制约了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成量。2.利用微观仿真模型对微生物菌体在剩余油中的分布和微断塞驱油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量微生物菌体滞留聚集在剩余油附近,使代谢物的浓度不断增加,在代谢产物浓度较高的区域形成了微小段塞,利用微小段塞机理驱油,可最大限度的驱出孔道盲端中的剩余油。3.在遵循微生物生长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微生物驱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要合理选择注入方式、注入速度。同时微生物所需的营养液粘度与水相似,导致营养液波及体积有限,建议与其他技术联用。科学合理控制驱替时机和方法,确保微生物代谢产物浓度的有效积累。
程海鹰[10]2006年在《油藏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是一项低成本、不伤害地层、施工方便、环境友好的叁次采油方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无论利用外源微生物,还是利用油藏内源微生物来提高采收率,微生物在油藏多孔介质中有效地运移与生长是整个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成功的关键。目前的微生物驱油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油、水理化性质的影响方面,而对于菌体在油藏多孔介质环境中的运移、生长与代谢作用研究较少。全文通过不同多孔介质模型(天然岩心、长7m的填装岩心管)的驱替实验考察了油藏微生物在模拟油藏高温、高压和厌氧条件下的运移与生长作用,确定了微生物可有效运移的多孔介质渗透率与水力条件,并研究了在微生物可运移的岩心条件下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对采收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总结如下:1在实验室模拟的油藏高温、厌氧条件下筛选出一株可培养的油藏微生物;并通过菌种16S rRNA基因测序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考察了不同温度、盐度和pH值对油藏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优的生长条件;分析了菌种以葡萄糖为基质时的代谢产物。沾3区块水样中微生物群落的MPN计数分析表明,烃类氧化菌、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产甲烷菌和脱氮菌等是油藏中存在的主要微生物群落;利用亨盖特厌氧操作技术从沾3区块油藏环境中分离出一株高温发酵细菌A3,属于严格厌氧菌,呈杆形,长×宽为3.5~4.0μm×0.6~1.0μm,革兰氏阴性。生长温度范围为45~75℃,最优为50~65℃;生长盐度范围为5~80g/L NaCl,最优10~70g/L;pH值范围为4.5~9.8,最优6.8。严格厌氧,能代谢葡萄糖产酸和表面活性物质以及大量气体,能还原硝酸盐为氮气。其16S rRNA基因的序列对比结果表明与Halomonas boliviensis (AY245449)有91%相似性。
参考文献:
[1]. 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D]. 包木太. 青岛海洋大学. 2001
[2]. 高温高压条件下微生物驱油微观机理研究[J]. 马继业, 郭省学, 雷光伦, 汪卫东. 油田化学. 2008
[3]. CO_2-微生物交替驱油实验研究[D]. 李苗. 西南石油大学. 2007
[4]. 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张俊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5]. 应用微观透明模型研究微生物驱油机理[J]. 冯庆贤, 邰庐山, 滕克孟, 牟伯中, 杨怀军. 油田化学. 2001
[6]. 胜利油田沾3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研究[D]. 刘岩. 中国海洋大学. 2012
[7]. 内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D]. 修建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1
[8]. 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研究[D]. 李珂. 西南石油学院. 2005
[9]. 微生物代谢及驱油机理的研究[D]. 王世杰. 东北石油大学. 2015
[10]. 油藏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研究[D]. 程海鹰. 中国海洋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