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一区 广东 汕头 515063)
(3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微创医学科 广东 汕头 51504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的原因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92例患者中,32例出现穿刺点渗液,发生率为34.78%,其中7例为置管后维护因素,占21.88%,17例为置管操作因素,占53.13%,8例为患者自身因素,占25.0%。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的原因有很多,应该掌握穿刺技巧,加强置管后维护,使穿刺点渗液发生率降低。
【关键词】穿刺点渗液;血管超声引导;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0-0186-0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为具有安全性好、痛苦小、周期长以及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有研究发现,在输注刺激性、高渗药物及长期静脉治疗的患者中,运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US+MST)PICC置管,虽然可以使穿刺成功率提高,使患者舒适度增加,但是也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穿刺点渗液、导管堵塞、静脉炎等,尤其是穿刺点渗液,会使计划外维护次数增加,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从而加重患者经济负担[1]。因此,本文对US+MST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的原因及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42.5±9.7)岁,其中56例为女性、36例为男性。疾病类型:35例为乳腺癌、26例为大肠癌、5例为白血病、4例为胃癌、3例为重度营养不良、2例为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为短肠综合征、2例为鼻咽癌、2例为胰腺炎胆道感染、1例为肝挫伤出血、1例为卵巢癌、1例为壶腹癌、1例为胰腺癌、1例为子宫癌、1例为阑尾癌、1例为颅脑外伤、1例为脑出血、1例为肺癌、1例为多发性骨髓瘤、1例为急性肠梗阻并化脓性腹膜炎。
1.2 方法
分析PICC置管患者的资料,并且对穿刺点渗液的原因进行分析,包括置管操作因素、置管后维护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本组的92例患者中,32例出现穿刺点渗液,发生率为34.78%,其中7例为置管后维护因素,占21.88%,17例为置管操作因素,占53.13%,8例为患者自身因素,占25.0%。
3.讨论
3.1 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
本次研究发现,穿刺点渗液的原因包括以下3点:①患者自身因素。在PICC置管患者中,血液病和肿瘤患者占有较高的比例,其自身营养状况较差,往往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和低蛋白血症,血小板计数下降,并且周围组织出现水肿[2]。因为患者的体质特殊,而导管作为一种异物,容易使机体出现排斥反应,从而发生渗液;②置管操作因素。a.在PICC置管中,因为血管多位于皮下0.5~2.5cm深处,使导管、血管鞘以及穿刺针在皮下走形的距离较长,容易损伤皮下组织,渗出组织间液或淋巴液,修复难度大,从而诱发穿刺点渗液[3];b.在置管时,需要运用2%利多卡因0.2ml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并且顺着穿刺点运用扩皮刀进行扩皮,顺着导丝将置管鞘旋入皮下至静脉,再送入导管内。所以置管鞘旋入、皮下注射麻醉剂以及扩皮深浅、范围也与穿刺点渗液有关;c.置管时动作过于粗暴,对血管内壁造成损伤,将凝血系统激活,对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使内皮细胞上黏附大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并且激活凝血因子还能生成大量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化,使纤维蛋白鞘形成,对导管尖端进行包饶,从而导致穿刺点反流[4]。
3.2 护理措施
为了减少和预防穿刺点渗液,护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注意观察。置管后,要对穿刺点进行观察,查看有无渗血或渗液情况,每24h对敷料进行1次更换,一旦发现穿刺点出现渗液或渗血,应该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并且使穿刺处皮肤保持干燥和清洁,预防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渗液较多的患者,应该每天进行2~3次敷料更换,运用无菌纱布包扎加压,并且对敷料进行更换时,要对穿刺处有无脓性分泌物、红肿等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感染征象;②渗液处理。由于一些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应该适当延长穿刺点的按压时间,通常为5~10min,如果发现穿刺点渗液,首先将透明贴膜揭开,动作轻柔,避免带出导管,常规消毒后,在穿刺点上方放置2cm×2cm纱布,外贴透明贴膜,然后运用弹力绷带进行24h加压包扎。期间每2h放松1次,一般为30min,并且对肢体远端感觉变化、臂围以及皮肤颜色等进行观察,预防血液循环障碍诱发的手指和前臂肿胀;③预防穿刺点渗液。a.穿刺前,要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安慰和疏导,使患者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血管痉挛解除,并且对患者的血管和病情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穿刺静脉,一般为无静脉瓣、弹性好、直、粗的静脉,尤其是贵要静脉;b.由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PICC专科护士负责置管,动作轻柔,掌握好技巧,使一次置管成功率提高,避免反复穿刺;c.扩皮时,切口不能过深过大,一般为0.2~0.3cm,尽量一次到位,避免扩皮不全使管鞘置入难度增加;d.送鞘时,顺着导丝方向平行送入,一边旋转一边用力朝前推进,不能暴力送鞘,避免置管鞘变粗糙或弯曲而对血管和组织造成损伤[5]。
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穿刺点渗液与穿刺方法、过程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有关,应该掌握操作技巧,使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减少操作不安全因素,并且加强导管维护,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从而确保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爱敏,张莹,孙巧枝,郝晓莉,史小丽.不同切口方法对超声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减少渗液的效果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7,30(01):49-51.
[2]伍佳雯.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75-76.
[3]吴秀玲,潘玉芹.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对化疗患者不同深度血管PICC置管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7):4-6.
[4]魏晓辉,张妍琰.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9):211-212.
[5]童瑾,冯丽娟,韩学惠,孙杉杉,余琪,赵洁.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3,28(21):46-47
论文作者:陈佳丽1,谢少真2,陈雪芳3(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患者论文; 超声论文; 导管论文; 因素论文; 技术论文; 静脉论文; 血管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0期论文;